峰峦如聚,波涛如怒,浪江奔腾于群山之间,仿若一条巨龙。而抽水蓄能电站,则是驯服这条巨龙的关键法宝,其中的引水竖井,更是承载巨龙能量的核心通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该电站坐落于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境内,是肇庆市首座抽水蓄能电站,也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变速抽水蓄能电站。电站规划装机容量120万千瓦,计划安装四台30万千瓦机组,其中一台为中国自主研制的变速抽水蓄能机组。电站建成后,将在当地电力系统中承担起当地电力调峰填谷、电网调频调相、事故备用、黑启动等重要任务,具有支撑全省可再生资源大规模发展,增强全省新能源消纳能力以及电网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意义。
开拓创新 攻克技术难题
广东肇庆浪江抽水蓄能电站引水竖井是水电行业首条井深超450米、岩石抗压强度最大超200兆帕的深大竖井反井工程。自2023年10月开始施工以来,技术团队深入项目一线,广泛收集数据,对竖井的开挖位置及地质条件展开了深入的探测。经过多次勘探,技术人员巧妙的将引水调压井与引水竖井结合布局,使原本的“两条竖井”合二为一,进一步优化了施工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正反井施工法,创新提出大断面深竖井正反井结合施工方法。
该工法在井口布置矿山V型正井井架、提升系统及设施悬吊稳车群,有效确保洞内施工安全,井内采用先进的伞钻凿岩技术、通过提升机吊运渣料、并配吊桶座钩翻渣,后续还对调压井提升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保障系统安全高效的运行。目前,该工法已取得省级工法证书。
在“一洞双井”的复杂情况下,竖井总深度超过533米,最大直径超15米。为应对这一挑战,项目团队采用正井与反井同步施工策略,并创新性引入矿山快速正井法设备,大幅缩短工期。在V型井架受力计算满足要求的前提下,研发竖井开挖出渣水平运输装置。井架上设置操作平台,支架一端安装双滑轮,罐桶经双滑轮与卷扬机相连,实现罐桶水平循环替代,极大节省出料时间,提升施工效率。
以人为本 筑牢安全防线
安全是工程建设的生命线,为提升施工安全性,采用伞钻钻孔替代人员钻孔,选用的伞钻直径覆盖调压井工作面,避免伞钻频繁移动,有效降低了安全风险。同时。对提升系统进行优化改造并新增罐笼,实现人员与货物分载提升,确保钻孔、爆破、装运、掘进等各道工序高效有序衔接、快速推进。
项目部全力打造全方位安全保障体系。针对吊桶自重较大的情况,在吊桶四周安装电梯感应设备,一旦发生异常,立即自动报警,提醒施工人员远离,降低坠落伤害风险。提升系统配备专用卷扬机及发电机,并设置手摇式提升装置,确保停电或发电机故障时人员可安全撤离。电气控制系统集成工作吊盘荷载传感器与角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吊盘稳定性与安全性。施工现场部署具备安全违章自动化识别功能的摄像头,对平台、掌子面及工作盘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发现异常立即报警。此外,平台建设采用工厂化模式,场地内设有安全体验馆与矿用行人通道,主副提升稳车群也实现工厂化制作,全力打造安全施工标准化样板。
党建引领 推动工程进展项目积极开展“党建+”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项目部党支部根据引水竖井的建设进度,精心梳理工程节点清单,党员干部们身先士卒,克服恶劣施工环境,坚持“党旗飘扬在一线、堡垒筑牢在一线、党员冲锋在一线、示范带动在一线”的“四个一线”要求,依托“党员红旗岗”“党员先锋号”“党员攻关小组”三维堡垒作战矩阵,助力生产施工,确保竖井如期贯通。
施工期间,党支部组织党员联合安环部开展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排查、联合技术部进行“五小”创新活动,有效解决诸多安全问题与技术难题。如在一次日常安全检查中发现临边防护网破损,党支部迅速响应,及时上报并组织更换,确保施工安全;在技术创新领域,成功发明用于竖井开挖的吊盘辅助盘等多项“五小”成果,有力推动工程建设。
新的起点 迈向辉煌未来
该竖井采用了我国自主研发的BMC600型反井钻机一次扩孔成井,刷新了水电行业反井钻机一次成井深度及岩石强度的纪录,并应用超硬岩滚刀提高破岩效率,最高日进尺达12米。引水调压井最大月进尺30米,引水竖井最大月进尺110米。
在贯通仪式上,全体参建人员表示将以此次为契机,乘胜追击,高质量、高效率履约,努力成为行业典范之作,向着最终胜利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