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40万千瓦的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有多大?
—— 定子、转子、上下机架、转轮等各部分共同组成一台水轮发电机组,最大部件直径可达18米,发电机总重1950吨,相当于10.83头180吨的成年蓝鲸。
一台40万千瓦的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能发多少电?
—— 满发转速下,每年可输出超 能够满足157.73万个年用电量3000千瓦时的家庭的正常用电需求。
明珠璀璨,功当代利千秋。在青海这片被誉为“江河之源”“中华水塔”的广袤大地上,黄河以其雄浑之势滋养了无数生灵,也孕育了黄河上游水电事业的辉煌篇章。随着羊曲水电站首台( 2号)机组顺利完成72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式投产发电,这座全国首个采用清洁能源建设的水电站,正逐步揭开其神秘面纱,向着成为黄河上游又一颗璀璨明珠的目标奋力冲刺。
逐·梦
“还记得曾经那片荒凉而萧瑟的羊曲景象吗?”
这句话如同一把钥匙,轻轻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将大家的思绪瞬间拉回到了2022年的冬天,那个他们初到羊曲的日子。
2022年11月,在这片寂静的天边草原上,寒风像千万把钢锥,往人的骨缝里钻,厂房温度低至零下三十摄氏度,工人们手脚都被冻得麻木,牙床不由自主地瑟瑟发抖。
项目部周密部署,迅速完成工装制作、工器具准备及临时营地改造。在图纸未全时,技术人员已细分设计前期方案,迅速开展工作。根据实际提出“保安全、促生产”工作思路,制定实施计划并逐日分解,指定专人监督。
2023年1月5日,项目部顺利完成首台(2号)机组尾水锥管吊装。
2023年1月28日,春节复工入场以来,项目部顺利完成2号机尾水锥管吊装、调整、焊接,并移交土建浇筑。
傍晚时分,黄河边寒风凛冽,厂房施工现场灯火通明。电工在保温,电焊工在焊接,打磨工在打磨焊缝……所有人都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他们深知时间紧迫,分秒必争。
追·梦
2023年4月29日,项目部全面启动2023年“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劳动竞赛活动。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2023年9月,项目部因提前完成1号、2号蜗壳安装获业主表扬。同年10月,荣获了青海省2022—2023年度劳动竞赛先进单位称号。
当2024年元旦的钟声敲响时,项目部又收到了业主的表扬信,肯定了2023年的成绩:提前17天完成三台机蜗壳安装,检测一次性合格率均100%,超计划完成2号机组定子吊装,圆满达成年度重大施工目标。
一封封表扬信,不仅是一份份荣誉,更是一份份责任和担当。羊曲项目部在项目经理的带领下,各部门各司其职,共同创造了2号机组蜗壳交面提前7天;定子圆度0.33毫米,转子圆度0.34毫米,远超国标优良标准1.08毫米等优异成绩。
2024年8月14日,电站成功下闸蓄水,为后续机组调试争取了宝贵时间。公司下闸蓄水总指挥张文山感慨:“这次下闸很成功,止水效果非常好,是我遇到最顺利的一次!”
圆·梦
“ 2号机组尾水充水正式开始。”
“收到!”
“ 2号机组尾水管、蜗壳和引水流道下平段充水完成。”
“经检查,一切正常,均无渗漏情况。”
“各部位压力正常。”
2号机组尾水管充水一次性成功,首台机组冲刺发电迎来重大进展。
9月29日,2号机组手动开机试验一次性成功。
10月31日,2号机组满负荷并网发电。
11月8日,顺利完成72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式投产发电。
“从机组首次开机,到机组并网调试前试验工作全部完成共历时24天,本阶段试验检验了机组安装质量,验证了机组各部振动、摆度、温升等运行数据均优于国标要求,经各项测试发电机、变压器机及附属设备运行稳定,具备投入商业运行要求。”试验室负责人表示。
大干献礼,喜迎国庆,“四局机电”品牌再次在雪域高原擦亮。
时间是常量,也是奋进者的变量。
2021年12月26日开工建设;2023年11月30日首台机组定子顺利吊装成功;2023 年 12月14日大坝填筑完成;2024年8月14日成功下闸蓄水;2024年9月23日3台机组转子全部吊装完成……历经近三年时间,水电四局建设者在高原峡谷抗缺氧、战严寒,勇毅前行。如今,终于迎来了首台机组并网发电的重要时刻。
这一刻,等的不易,干的艰辛。一幕幕挥汗如雨的画面,一次次经受的考验和磨砺,一组组不断刷新的数据,离不开全体四局人的不懈努力与默默耕耘,是他们用智慧和汗水共同成就了羊曲水电站的华丽蜕变。
羊曲水电站,必将以它那震撼人心的力量,照亮青海的夜空,成为这片广袤土地上的一座永恒灯塔,照亮青海人民走向绿色未来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