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他们,奋战在重庆科学会堂的细处、深处、高处
  9月30日,众人听到科学会堂主体完工即将试运营的消息还没来得及庆贺,便迎来国庆后三次展会、需要移交给运营的通知。项目在国庆来临前夕紧急召开部署会,重整行装、昂起斗志、拿起图纸,继续在科学会堂的细处、深处、高处努力着。
  

从0到100+, 雕琢了会堂的每个细节


  当日工程量、累计工程量、现场施工人数……将一系列数据整理汇总上报便是刘亚军。除此之外,他还要负责对接监理、总包、公司的三份不同周报。
  刘亚军从项目2021年开工便进了场,直接从土建到质量管控到现在的内业管理。他的角色转换不仅体现了个人的职业成长,更是项目从奠基到逐渐成形的生动写照。
  但统计数据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活,他就像一位精细的工匠,细心雕琢着这些数字,确保它们准确无误地反映出工程的真实面貌。特别是在劳动竞赛大干期间,涉及的队伍近30家,每个队伍完成时间不一致,19点之后才能收到当日的全部数据,再将数据汇总,形成上百个数据的总表。每个数据都必须真实有效才能确保现场的真实施工在可控的范围内。也是从大干开始,他便成为无休的陀螺。
  “数据完成后需要对比进度的超前和滞后情况,对施工班组进行通报,同时以便现场管理人员及时对进度概况进行分析、调整。”他解释道。数据的真实性是他坚守的底线。为此他每周三、周六都会亲自深入工地,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用眼睛审视每一处细节,确保每一个上报的数据都能真实反映现场情况。随着主体工程完工,各队伍退场如今汇总完五六十个数据便完成了表格。“终于可以休息了。”想到日夜的奋斗终于有了结果,他满脸的笑意,“终于可以回家看看了。”从0到100+,再到现在的50+,每一个数字的跳跃都记录着项目与他个人的共同成长。

从施工到修饰, 扫描出会堂的铁骨芙蓉面


  从施工到修饰,每一个细节都见证了会堂从钢筋水泥的骨架逐渐蜕变成拥有铁骨芙蓉面的过程。王亮,一直坚守一线的他身影在炎炎夏日的高温中穿梭,仿佛与这片热土融为一体。37度的高温下,他的衣衫早已被汗水浸透,紧贴着皮肤,而帽子下的头发则被汗水濡湿成一缕缕,顺着额头滑落。
  尽管如此他依然穿梭于施工队伍之间,耐心地指导着每一项工作,从外围两层瓷砖的精准铺贴到绿化施工的细致规划,再到会堂内部每一个细节的精心处理,都有他的身影。国庆节期间,连绵的细雨带来了久违的凉爽,但王亮望着窗外的雨丝连声叹息:“这场雨来得真不是时候,要是昨天没下雨,我们外围的道路早就铺完了,现在绿化工作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王亮是今年三四月份来到这个项目的。分管土建的安全总监郭凯对他赞不绝口:“王亮是个技术过硬、能干肯干的人。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执行力强,你安排的工作,他都会落实到位,根本不用你督促。”
  谈及自己的工作,王亮却显得格外谦逊:“其实这都是些很平常的工作,没什么亮点。我就是按照时间节点协调各个施工队伍的施工进度,因为和空调、消防、机电等专业有交叉施工,所以需要协调好作业面的移交问题。再就是做好现场的质量管理工作,确保每一项工作都符合标准。”
  然而,王亮每天都要从会堂内部跑遍六层的每一个角落,检查每一处细节,同时还要时刻关注外围边坡绿化的进展情况。刘亚军感慨地说:“连续三个月的高温天气,他每天都要这么跑一趟,很让人佩服。”
  在返回一层后,王亮又立即走向旁边的施工区域:“这边的活儿很细致,无论是空调管道的封堵、机电线路的开洞,还是设备用房的地面修饰,我们都要干。为了跟上销项的步伐,随时都有班组在旁边等着。”
  听他们这么描述,我仿佛看到了科学会堂的“CT图片”,看到了他们精心捏造的骨架、一点点填满的血肉,以及外围绿化工作如同描眉上妆般的细致与精致。这群看似粗犷的汉子们,其实都拥有一双巧手,他们塑造了一座美人般的风骨——这座铁骨芙蓉面的会堂。

从临电到高空, 守护着会堂的安全高度


  国庆节的夜晚应该是什么呢,是公路上绵延不绝的车流,是餐桌上热气腾腾的团圆饭。然而,在这举国同庆的时刻,科学会堂里的人们以另一种方式见证着节日的不同意义。
  夜幕低垂,科学会堂的幕墙在夜色中滚动着为祖国庆生的祝福语。展君,作为会堂安全团队的一员,此刻正穿梭于三楼的走廊与房间之间,仔细检查每一处临电线路与高空作业,守护着安全的高度。对他而言,国庆节的夜晚与往常并无二致,因为守护安全,是他全年无休的使命。
  走进三楼,只见宽敞明亮的空间内,精心装饰的铝板与大门在柔和的灯光下泛着温暖的黄晕,地面一尘不染,展现出一种井然有序的美。展君边走边自豪地介绍:“多好看,最初只有裸露的龙骨和几盏简易大灯,现在已灯光璀璨、装饰一新。”
  响应劳动竞赛的号角,展君与众多来自不同项目的同仁汇聚于此,共同投入到科学会堂的建设中。初来乍到,面对全新的环境和复杂的安全管理挑战,他迅速调整状态,积极与各部门沟通协调,逐一梳理出现场管控的重难点。本来有点担心的部门主任谈起他一脸骄傲:“展君经验丰富、适应也快,完全不用操心的一个人。”回忆起那段日子,展君感慨道:“那时的压力真大,好在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我逐渐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三楼及三夹层,作为会堂的核心区域,因其交叉施工频繁、高空作业密集、机械设备众多而成为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展君深知责任重大,他不仅要确保高空作业的安全,还要防止机械设备因操作不当或电量过载而引发事故,更要提升工人的安全意识,确保每一环节都万无一失。
  “最多的时候,现场有300多台设备同时作业,那场面真是壮观。”展君回忆起那段忙碌的日子,耳边似乎还回响着设备的轰鸣与警报的呼啸,“我们几乎每晚都要陪着队伍熬夜,检查每一处细节,生怕出现任何疏漏。”
  三楼区域广阔,东西两区、十二个轴线,大小房间数十间,每一处都留下了展君巡逻的足迹。夜间施工是常态,而展君的身影总是伴随着每一次的灯火通明,守护着会堂的每一个夜晚。他坚信:“只有细心,才能做好安全。”随着一圈巡视的结束,展君带着我领略了会堂效果图上的真实场景,那份从图纸到现实的转变,让人不禁感叹于建设的奇迹与团队的努力。
  回望过去三个月的日夜奋战,展君觉得仿佛做了一场梦,但梦醒时分,眼前却是焕然一新的科学会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