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坚持问题导向 提升管理质效 以实干笃行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在公司2024年工作会暨十二届三次职代会上的工作报告(摘要)
庞旭
  (上接第三版)预防纠正标前和标后利润测算偏差问题,从严开展投资评审,精准预期收益指标。加强与集团区域总部对接沟通,做好重大重点投资项目的跟踪落地,通过获取优质资源换取EPC、施工总承包或大比例施工份额的方式,在确保合法合规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坚持优中选优,引导推进公司在新能源、抽水蓄能和绿色建材三大领域实现投资项目落地。
  二是积极推动资产经营。严格落实集团“降减防”工作要求,锚定投资项目资产盘活不低于投资计划35%的工作目标,盘点存量投资项目实际经营状况,寻求盘活路径,策划可行方案,完善资产盘活退出机制。筹划参股投资项目股权处置,做到尽快盘活、应退尽退。
  三是加大清欠回收力度。超前策划建设转运营工作,想方设法督促政府方将支出责任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和中长期财政规划。加快已运营项目的决算审计、总投资确认,为项目可用性服务费和可行性缺口补贴计算提供依据。强化投资运营能力建设,加大清欠力度,确保投资按期如约收回,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强化财资管控,提升高质量保障能力
  一是深入推进预算管理。做实做细预算批复执行和纠偏分析,提升预算管理管控力和价值创造力。贯通投资和融资,统筹当期和长远,完善价值创造型预算管理体系,严控非生产性费用支出,紧盯营销、履约、分包、采购、运营等关键环节,强化过程监控,健全完善“全员、全要素、全价值链、全生命周期”成本费用管控机制、预算预警机制和预算支持约束机制。
  二是全面优化考核体系。积极研究集团公司经营业绩考核体系,以“适应集团业绩考核新导向和新要求的需要、适应公司战略转型升级的需要、适应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为原则,紧紧围绕“一利五率”考核指标,突出不同考核重点,变业务板块分类考核为“一企一策”“一业一策”精准考核,完善业绩考核激励政策,对指标任务高、贡献力度大的单位给予政策和资源倾斜,构建“更加突出战略支撑作用、更加立足高质量发展导向、更加强化防范重大风险、更加引领补短板锻长板、更加鼓励主动加压、更加严格实施考核奖惩、更加规范考核工作机制”三维业绩考核体系,引领公司改革发展取得新成效。
  三是抓好“两金”压降管理。强化“两金”源头管理,坚持“压存量”与“控增量”并重,加强制度执行、合同实施全过程管控,进一步提高项目经营质量、资产流动效率。树立资产经营意识,贯彻“清收就是创效”理念,落实“谁经手、谁负责,谁形成、谁催收”清收目标责任机制,严格年度经营业绩考核、“两金”压降专项考核、季度管理评价三重考核,不断提升公司“两金”系统治理能力。
  四是持续推进“降减防”工作。依据新金融工具准则与长期股权投资准则,持续做好公司金融资产管理,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切实加强风险监管和防范。提升保证金管控力度,摸清保证金扣留缴纳和到期时间,积极对接发包人和金融机构,切实降低现金保证金比例。加强债权债务管理,加大债权催收和债务清理,提高债权周转次数,提升资产运营效率。严格执行财经纪律,遵守资金决策程序,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六)聚焦改革创新,激活高质量发展引擎
  一是深入推进改革提升行动。系统推进公司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巩固深化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成果,全面增强公司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持续抓好公司价值创造行动实施方案落地执行,提升董事会建设质量,从“一利五率”内涵强化董事会作用发挥。
  二是加快信息化建设。推动公司管理、项目管理标准化、流程化,建设项目数字化管理平台和公司数字化管理平台,与财务共享等信息化工具贯通融合。整合公司各类信息系统及IT设备,以“主数据→数据仓库→数据中心”为思路,建立公司数据从多点采集到统一调用的数字化生命体系。
  三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强公司核心技术储备,加大在水环境治理、新能源、装配式建筑、先进装备制造等方面的研究。大力选育科技领军人才,推动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落实科技考核加分、专业总工、首席专家评聘等激励措施。
  (七)防范化解风险,堵塞高质量发展漏洞
  一是持续强化合规管理。坚持依法合规经营,压实合规管理责任,总法律顾问全面参与重大决策,推进合规管理“三张清单”有效落地;各业务部门要把合规审查、合规排查作为关键控制手段,识别风险、管控风险;监督部门加强对“三重一大”制度执行、招投标程序、项目分包、供应商管理、中介费支付等领域合规监控,确保各项经营活动不踩线、不越界。刚性执行法律评审制度,把法律评审作为合规管理的关键环节,将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补救贯穿于规则制度建设、重大决策程序、经济合同订立到履行的全过程。
  二是加强安全质量管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穿透到分包、班组、作业面。持续推进分包单位“一体化介入式”管理,高度重视班组安全能力建设,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强化生产环节全生命周期环境风险管控,确保不发生重大违法违规的节能环保事件。持续做好过程监控,确保工程质量百分百达标。
  三是深入推进亏损治理。树立“扭亏就是盈利”理念,进一步完善亏损项目减亏扭亏评价考核激励机制。加大对亏损项目的监管督导力度,坚决消灭亏损源、止住出血点、减少亏损面、降低亏损额。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治亏第一责任人,要层层压实责任,包户落实到分管领导,分解落实到具体岗位。巡察、审计要聚焦亏损项目,厘清亏损责任,强力减亏扭亏。
  (八)聚合内部监督,筑牢高质量发展屏障
  一是压紧压实“两个责任”。树牢“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就是不称职”的理念,落实《公司党委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实施细则》,深入推动“两个责任”贯通协同,加强对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各职能部门严格落实业务领域内的监管职责。将党建引领、班子履职考核、推进高质量发展与生产经营实践不断融合,做到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
  二是完善“清廉四局”品牌。协同联动推进“联审联检”工作,不断提升日常工作质效、强化成果运用、健全完善机制。推动廉洁示范项目创建与项目管理要素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将重大项目监督督导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点,精心制定工作实施方案,推动重大项目监督督导工作落地生效。
  三是发挥巡察监督作用。持续深化巡察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巡察工作五年规划,精准聚焦“四个落实”,完成常规巡察,开展提级巡察、延伸巡察。突出对党组织和各级“一把手”履行职能责任的检查,不断提高政治监督质效。更加突出巡察监督质效,深化“强基固本工程”、实施“联动贯通工程”,优化巡察流程体系,落细落实巡察全过程各项机制,推动巡察质量、效率“双提升”。建立巡察整改全周期责任体系,压实整改责任、加强监督验收,督促被巡察单位切实深挖根源、标本兼治,深化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
  四是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深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作用。从夯实制度体系执行、夯实流程规范高效、夯实项目管理能力着手,聚焦主责主业,加强亏损项目、问题风险项目、境外项目的审计力度,深入揭示系统性风险。积极对接政府、中介等外部审计机构,努力实现“早发现、早介入、早整改、少损失”目标。
  五是释放“从严问责”信号。坚持严字当头,紧盯重点问题、重点领域、重点对象,严肃查处招投标、设备物资采购、工程分包、财务资金、境外业务等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决打击工程建设“微腐败”问题及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蝇贪蚁腐”,从严查处违规经营、持续亏损背后可能存在的贪腐线索,加强廉洁风险监测,对查实的问题严肃追责问责,强化警示震慑效应。
  春节将至,各单位要重视以下重点工作。一是确保安全生产。各单位要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严禁盲目抢工赶工,严禁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施工。春节期间有生产任务的项目,保持安全标准不降低,认真落实冬期施工安全措施,严防各类事故发生。二是确保大局稳定。各单位要高度重视信访维稳工作,强化主体责任,围绕重点领域、重点群体深入开展不稳定因素排查化解,把矛盾隐患化解在当地、解决在基层。及时做好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确保农民工工资及时足额发放。三是确保廉洁过节。进一步增强廉洁自律意识,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筑牢拒腐防变防线。持之以恒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各级领导班子成员要做好表率,切实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营造健康文明的节日氛围。四是关心职工群众。努力解决好春节坚守岗位员工和困难员工生产生活问题,特别是要做好海外职工和海外职工家属的走访慰问,积极解决实际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