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03版
本期发布:
辜新宇:“种子”的力量
  作者:刘娜 朱江美
  作为一名有16年盾构施工、现场管理经验的盾构人,辜新宇诠释了什么是“择一事,终一生”。
  辜新宇的工作主要是负责武汉东西湖五环路~新城20路顶管施工、武汉地铁7号线盾构施工。他把控全局,又不失细节,隧道里、操作室、门吊下、台车上、监控室……都是他的身影,他无处不在、无事不管,作为一名现场管理者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带领盾构四分部的兄弟姐妹们勇于开拓、奋力拼搏,出色地完成了上级领导交给的各项生产任务,同时也获得了认可和好评。
  先锋之姿为表率
  2021年初任盾构四分部经理的辜新宇就面临着管理2个施工项目的大干阶段,这一年是辜新宇参加工作以来最艰辛的一年。首先是面对疫情下的武汉,施工任务各种受限,根据当时施工计划,一是严格按照公司及当地政府要求对于疫情防控管理的各项措施,实施点、线、面的精准管理。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合理统筹安排施工工期,保证盾构四分部生产进度及优质履约成为重中之重。工期紧、任务重、施工条件艰苦,每一台设备从下井、组装、调试、始发,任何一个环节都不敢松懈;哪怕井下气温高达45度,辜新宇依然会以身作则,带领施工人员在做好防暑工作的同时,加班加点,确保按期完成盾构及始发前的各项组装任务,保证设备轻装上阵,不带病作业。自2021年8月18日最后一台盾构机“S1292”顺利始发后,自此盾构四分部进入高效的盾构掘进阶段,实现了全体员工的追梦情怀。
  7月底,武汉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地区降雨量超过500毫米,汛情告急;收到命令后,凌晨3点辜新宇召集盾构四分部的兄弟们赶赴现场。应急物资库房的水泵、沙袋、雨衣、雨鞋等防汛物资派上了用场,可汛期的猛烈超乎想象,隧道内因抽水不及,洪水有倒灌现象,防汛防洪进入决胜阶段。清晰记得当晚辜新宇带领四分部兄弟们站在洪水中将沙袋一摞摞筑起高墙,将一架架水泵装起,面对严峻汛情,辜新宇冲锋陷阵,扛起“硬核担当”,成为了四分部兄弟姐妹们身边的一盏明灯。
  匠人之心释担当
  “辜总,您快去休息一下吧,您都72个小时没休息了!”他无所谓的看了付江浩一眼说:“看谁没休息,换着休息一会!”
  是,他不放心!因为汤云海站~巨龙大道站盾构区间,DZ463盾构机正在下穿既有且正在运营的武汉地铁2号线。既有地铁2号线为一级风险源,DZ463盾构机在下穿既有地铁2号线施工时,可能会造成周边土体变形,导致既有地铁2号线沉降、弯曲、扭曲变形、开裂、结构变形严重,会引起结构与道床的剥离、轨道设备几何的改变,使行车平顺性变差,摇晃甚至造成脱轨,对行车安全造成重大威胁。“
  DZ463”盾构机下穿既有地铁2号线,确保2号线的运营安全是本次下穿的重难点。即便是他这样不眠不休,在下穿过程中仍然遇到了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其中最困难的当属泥岩砂岩交界带的裂隙发育地层。刚进入了该地层,之前调整好的盾构参数全部失效,掘进速度上不来,地层水又大,一下子陷入了“土仓泥太稀喷涌压皮带,不排土掘进速度上不来,掘进速度上不来土仓泥太稀”的死循环。为了应对这一突发情况,又是辜新宇身先士卒,对皮带进行了仔细检查,指挥工人将皮带下的泥巴进行了更彻底的清理,对皮带损坏的滚轮进行了更换,减轻了皮带压死的情况;同时在喂片机前方堆码沙袋做围堰,不让喷涌的泥浆进到盾尾拼装区域,确保了盾构设备的连续掘进;还采取克泥效注入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终于扭转了局势,最终在经历7天6夜后顺利下穿完成,并且在整个下穿过程中,地面检测沉降数据一直保持为“0”!
  赤子之心系员工
  一直以来,他都是与工人同吃同住,他每天中午会去食堂排队打饭、去门卫那看看疫情防控记录情况、走进各个宿舍和大家拉拉家常......时刻关心员工在衣、食、住、行上的问题;生活中,他十分平易近人,即便他是四分部副经理,大家都亲切地喊他“老辜”。他说这样才能更加真实的了解每一位员工,了解员工们的各种需求,也才能更好的帮助员工们解决问题。他是这么说的,当然,他也是这么做的,他鼓励每一位员工遇到任何问题都与他沟通。充分发挥好软化剂的作用,一方面加强与领导干部的沟通,一方面督促各分管领导与员工开展谈心谈话,了解员工思想动态,并根据员工的不同性格,不同情况,对应调整管理方式,帮助员工共同成长。
  在这点滴的生活中,让员工倍感温暖。同时,营造好一个勇敢、担当、坚守、奉献的正面形象,并将这些精神传递到四分部每个人的心中,引导大家砥砺前行,顽强拼搏。
  把酒临风何所惧,一路风尘一路歌;三十而立正当时,扬帆续航谱新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精神的理想是伟大的,精神的力量处处都在,犹如一颗种子,深植大地与山川,融入每一个“盾构人”的血脉和灵魂,成为鼓舞和激励“盾构人”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