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04版
本期发布:
乘风破浪抢抓机遇顺势勇为奋力推动公司健康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在公司2022年工作会暨第十二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的讲话(摘要)

  一、再创新佳绩 2021年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刚刚过去的2021年极不平凡,非常特殊。公司隆重庆祝了党的百年华诞,全面开启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愈加激烈的国内竞争,全局上下齐心协力、迎难而上,付出辛勤努力,克服重重挑战,企业规模持续增长,质量效益不断提升,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筑牢了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圆满完成年度既定目标,企业发展进入良性轨道,交出了一份来之不易的优秀答卷。 
  (一)主要指标实现新突 
  (二)市场营销取得新突破
  传统业务持续巩固。水电领域中标孟底沟水电站沟水处理、扎拉水电站首部枢纽等前期工程,为后续中标主体标段打下了良好基础。抽水蓄能业务高端营销持续发力,中标尚义、滦平、五岳等抽水蓄能项目。首次中标南网肇庆浪江抽水蓄能电站进厂交通洞工程。水利领域深耕地方市场,中标东庄水利枢纽、酒泉市肃州区洪水河水库大坝、海口市南渡江龙塘大坝枢纽改造工程。国内传统业务领域得到进一步巩固。
  非传统业务持续增长。基础设施领域融入集团区域总部和平台公司市场营销战略和市场营销体系,联合电建路桥中标徐州淮海国际港务区铁路物流中心重庆乌江白马航电枢纽、鹤壁市省道304濮鹤线改建等一大批优质项目。积极配合电建铁路开展重庆地铁、川藏铁路、沈白铁路等重大项目投标工作,联合中标重庆轨道交通27号线、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等工程。通过集团内部竞标中标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国道岱山段改建等项目,独立中标涪江双江航电枢纽工程。水资源与环境领域积极跟踪长江大保护项目,中标钟祥市“一江两湖”生态综合治理、云南省镇雄县赤水河流域水环境治理等项目。
  新能源业务快速拓展。紧跟国家“3060”双碳目标,踊跃参与新能源市场竞争,发挥高端营销和全产业链整合能力,先后中标基于百兆瓦压缩空气储能风电项目、云南省元谋县平新450MW复合型光伏基地、甘肃华家岭西风电一期等总承包项目。充分发挥装备制造优势,装备制造业务年中标金额近37亿元,海上风电持续发力,先后中标华电广东阳江青洲海上风电塔筒采购、阳江青洲海上风电场导管架基础钢管桩、东海大桥海上风力发电塔筒等项目。
  投资业务稳中向好。积极开拓投资业务深耕区域,前移投资项目评审关口,推动优质投资项目落地,先后以PPP、特许经营、ABO等模式中标鹤壁304省道、宜都“两江一河”、乌鲁木齐绕城高速、钟祥“一江两湖”、西部科学城等11个投资项目,按股权比例计算签约合同额72亿元,公司应出资17亿元,带动施工合同额约98亿元。投资业务市场占比迅速攀升,投资项目拉动施工总承包的作用更加凸显。
  海外市场逆势勇为。积极贯彻落实国际业务优先发展战略,紧抓“后疫情”时代机遇,在多重不利因素和挑战下,实现国际市场再突破。国际市场成功新签约6个项目,落地2个项目,行业覆盖工业设施、电力及房建三大领域,首次以落地项目扎根伊拉克市场,签约伊拉克水泥厂、水泥厂运维项目、伊拉克巴格达学校项目。进一步拓展玻利维亚市场,签约实施穆通综合钢厂工程项目。在营销模式上,创新探索“强强联合,谋势共赢”等发展思路,借助外部优势,与山西建工集团合作,借助其在医院设计、采购和施工方面的专业优势,成功签约伊拉克纳西里耶医院项目,进一步巩固了现有国别市场。
  (三)履约创效取得新突破
  项目管理持续加强。以重点项目为载体,以“视频+现场”相结合的方式,按计划组织开展定边供水项目、三河口水利枢纽工程、引江济淮10-2标等42个重点项目的成本分析。以成本管控为目标,全面推行项目、各单位、公司总部三级月度成本分析会,督导项目做实量价对比、材料核销、成本归集、潜盈潜亏核算等基础工作,自上而下推动成本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针对重庆乌江白马航电项目、新集水电站项目、东庄水利枢纽项目、潍烟铁路项目、重庆地铁4号线、重庆渝西供水项目等新中标、新开工项目,每月梳理分析现场工程推进情况及存在问题,及时组织公司专家进驻现场加大存在问题的解决力度。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部署开展分包单位安全管理成果研究,进一步规范分包队伍安全管理,提高分包队伍安全管控能力。加强项目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根据在建项目管控现状,每月自下而上辨识评价不可接受风险,并结合各单位的管控能力进行风险评估,形成公司、各单位、项目部不可接受风险管控清单并进行通报,增强了管控项目安全风险的能力。创新安全检查方式,疫情期间全覆盖开展在建项目视频(图片)巡视检查,视频(图片)巡查项目947次,发现问题1477项,提出工作要求229项,提升了项目整体安全管控能力。
  项目履约整体受控。2021年在建项目严格贯彻落实“履约为先、品牌为重、创效为本”的管理理念,重点项目年度节点目标均按期实现,一大批项目实现良好履约广获业主来信表扬。俄日水电站、建个元高速公路、兴泉铁路、福建周宁抽水蓄能电站、山东沂蒙抽水蓄能电站、榆林市三县供水项目、巴中体育中心、哈尔滨市轨道交通2号线、洛阳市轨道交通1号线、洛阳市轨道交通2号线、中节能钦南一期50MW风电项目、通道播阳风电二期等32个项目按期顺利完工。羊曲水电站、东庄水库、拉哇水电站、海南省天角潭项目等一批重大水利项目成功截流。
  5月31日白鹤滩大坝全线封顶,充分展示了公司在大坝浇筑和缆机运营方面的过硬实力。6月28日,公司负责安装调试的1号机组作为首批机组投产发电,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表示热烈祝贺,鼓舞了全体四局人的士气。以白鹤滩水电站为代表,公司又一次创造了世界级精品工程。
  承建的海南天角潭项目获“优秀施工单位”荣誉称号,新建潍烟铁路项目荣获中电建路桥潍烟铁路ZQSG-2项目部项目管理履约综合考核第一名。拉哇水电站获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状。甘肃引洮二期项目、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项目、玉树国庆水库、武汉地铁7号线、绍兴地铁2号线等项目按期履约,受到当地政府、业主致信表扬。公司以“现场保市场”,良好的项目履约有力彰显了企业的品牌实力。
 (四)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
  战略引领有力发挥。以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集中集体智慧、广泛凝聚共识”的原则,全面组织完成公司“十四五”专题调研工作,圆满完成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任务。公司“十四五”规划明确了公司“十四五”期间的建设目标和任务,为公司做强做优提供了战略支撑。
  专项改革有序推进。制定公司《全面深化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任务台账》。公司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共制定76条改革任务措施,其中完成率在70%以上的有62项。2021年度24项国企改革任务事项完成率在70%以上的有21项、顺利完成国企三年改革任务达到70%以上的目标 。积极开展对标一流管理提升行动,共对标集团内外21家企业,通过在战略管理、组织管理、运营管理等9个业务领域的32个细分领域开展对标提升工作,完成率在70%以上的达到24项。
管控能力持续加强。进一步规范所属单位内设部门设置数量及授权范围。加强对各单位季度管理评价考核,通过考核激励正导向有力促进了二级单位管理能力的提升。积极推进董事会建设,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相继制定股东会、董事会议事规则、总经理工作细则等核心管理制度,组织召开公司首次董事会,董事会“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作用逐步发挥。加大公司层面的改革力度,巩固优化各项管理机制体系,总部统领作用得到加强。 
  人才队伍创新培育。强化人才培养,高效运用“公司网络大学”学习平台,重点开展职业资格类专项学习培训,2021年一建考试再次破百(109人),注册安全工程师和注册造价工程师取得新突破(35人),公司职业资格持有率进一步提升。积极开展MEM培训项目,增强公司项目管理人才储备。产业团队建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完成转录246人,正在审核转录176人,较好满足了公司改革发展的人才需求。
  技术创新成果丰硕。组织公司专家开展公司科研立项和科技成果网络评审及现场评审会,共24项科技成果获得公司科技进步奖。公司技术中心108个科研项目和集团3项重大专项课题均按计划有序开展,4项科技成果通过集团验收鉴定。2021年科技投入完成11.94亿元,研发项目鉴定工作获青海省奖励200万元。1项科研课题获股份公司资助200万元。
  2021年荣获省部级及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奖16项,获集团公司奖励20万元。顺利通过青海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复核工作。公司海工装备制造研发团队荣获集团科技创新先进集体。公司总工程师张文山同志被授予“青海省杰出工程师”和“青海省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荣誉称号,公司副总经理王有德、教培中心副主任他芸霞获评“青海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设计院乔世雄同志当选2021年“青海省最美科技工作者”。
  (五)基础管理取得新突破
  财务资金管理持续优化。认真开展公司财务资金内控专项整治,对自查发现的问题列出清单进行督办,实现了内控检查的闭环管理。做好资产经营项目指标动态管控,通过“集团公司资产经营专项报表”对资产经营项目实施动态管控,对异常变动指标及时做好预警,督促所属各单位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确保公司目标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加强资金计划管理,督促各单位加强现金流量、流速管理,确保资金动态平衡和持续而有效的现金流周转,确保资金链安全。创新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通过发行低利率超短期融资劵降低了公司融资成本。2021年,公司合理利用资本市场合适的窗口期成功发行10亿元利率分别为3.04%、2.82%超短期融资劵,创近三年中国电建子公司超短期融资劵最低发行利率,极大地降低财务费用。
  降本节支有效开展。深化采购管理,提升采购效益,2021年设备物资采购金额124.23亿元,其中集中采购金额120.77亿元,集采率97.22%、公开率90.04%、上网率94.04%、电子招标率89.96%、计划执行率91.73%。完成框架内采购30.23亿元,较市场价节约资金1.35亿元。利息信息化管理手段,细化材料核销管理,强化过程管控意识,全年累计材料使用中超耗扣款1515.12万元。
  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公司PRP系统稳定运行,2021年公司PRP系统共新增项目23个,目前在线运行项目共计97个。增加基于防火墙、WAF、IPS、IDS、态势感知等基础网络安全防护平台,PCND2021行动圆满成功。针对PRP系统数据结构为单一项目独立数据的问题进行系统优化,现已完成底层平台开发及部署。通过线上BIM业务审批流程,实现公司内市场化运行,有效推动BIM中心健康成长,目前已完成18项BIM业务。
  风控体系更加完善。坚持“强内控、防风险、促合规”的管控目标,建立并完善公司法律合规风险内控一体化全流程闭合防控体系,将全局法务人员纳入统一管理,将风险管理合规管理要求嵌入到公司相关业务流程,形成全面、全员、全过程、全体系的风险防控机制。妥善处置纠纷案件,有效防范律师函或催款函向诉讼案件转化。充分发挥案件的评审作用,全面落实“一案一评审”要求。2021年新发的158起案件,已结案件86起,本年度通过法律途径避免或挽回经济损失1.98亿元。
  监督作用有效发挥。推进审计、巡察“大监督”体系深入落地。圆满完成股份公司2020年三是转型创新有待提升。全产业链协同水平、集成能力不高,投资带动主业发展还有较大差距;部分区域业务布局不深、资质业绩竞争力不强。企业体制机制创新不足,制度引导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不强,全面改革创新力度不够,企业内生动力尚待进一步激发。在开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和对标管理行动上创新举措不多。
  四是管理水平有待提升。部分单位项目管理能力薄弱,在建工程的管控水平存在落后于履约要求的现象,存在业主投诉的问题。项目成本、分包、采购管理粗放现象尚未根治,“跑、冒、滴、漏”仍然存在,盈利能力整体不强。
  五是风险管控有待提升。个别重大风险项目处置进展未达预期,一些项目合同存在敞口风险,加之履约风险、投资风险等,经营质效受到严峻考验;资产盘活进度较慢,“重”资产端的负担和压力长期存在;部分单位资金链脆弱,净现金流不足。
  六是队伍能力有待提升。公司自有产业工人团队初显成效,但个别单位仍存在产业工人团队建设规划能力偏弱,技能骨干人才技能引领、指导作用发挥不强的问题。部分员工职业发展规划不清晰,新业务等领域专业人才储备不足,在培养和锻造适应公司新发展需求的高质量人才队伍方面还要下功夫。
  对于上述问题,必须盯紧不放、加快解决,切实筑牢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三、迈步新征途,全力做好2022年各项工作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国资央企负责人会议都明确提出,要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就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我们要认真对照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的目标任务,不断将远景目标转化为发展现实。同时,我们要认真贯彻集团工作会的部署要求,扎实做好2022年的各项工作,将三条主线贯穿全年工作全过程。
  一要推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进步。通过近两年的接续奋斗,我们的发展规模、发展质量有了长足进步。我们与自身相比虽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尤其是近两年逐渐回归到第一梯队。但我们不能自大骄傲、就此满足,因为我们在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当前,国内建筑市场马太效应越发明显,从均衡发展到区域优先,从普惠性增长到聚焦优势企业,资金、资本、资源加速向重点区域、优势企业集中,行业集中度在不断提高。在这种形势下,建筑企业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我们唯有全力加快发展,才能更好整合上下游资源,在市场竞争中有更大的话语权,才能在集团“十四五”时期新一轮资源整合中占据主动。
  同时,我们必须坚持较高速度的高质量发展,才能实现“十四五”期间主要经营指标年均增长率8%以上的发展目标。目前,我们的业务结构转型还不完善,发展的潜能会逐渐释放;我们的营销体系也会有较大的调整,未来市场布局将更加合理;国家加快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和新基建,将会给建筑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正因为这些积极因素,我们对新目标的实现充满信心。但这个目标并不是随便够一够就能达到的,我们必须付出加倍努力、奋力追赶超越,必须将高质量的发展和高速度的增长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规模和质量两个方面的协调发力,以实现更大发展。
  二要推进创新升级取得更大成效。建筑行业是一个市场化进程比较早的行业,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加快适应性的组织建设,进一步优化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好组织保障。必须加强管理创新,研究科技创新、模式创新、财务创新、资源管理创新、考核激励创新、监督监管创新等,通过创新优化调整生产关系,充分释放生产力,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进而提升公司整体管理水平。随着市场发展,当前我们的业务不再是接单干活、按图施工、按量结算的单一经营模式,而是既要做好工程建造商,又要做好综合服务商,提供全产业链的总体解决方案。我们的主要客户也由大的发电公司逐渐转变为各级政府机构、地方合作方,客户的需求不断升级,所以我们必须进行观念转型、机制转型、市场转型等等,除了要做优做强做大传统施工业务外,还要加快延伸拓展,围绕规划、融资、建设、设计、施工、运营一体化主线,通过内部培育和外部联合,发挥产业链协同效应,择机在一些产业链短板领域引入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不断增强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实现业务转型升级。
  三要推进风险管控发挥更大效能。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发展形势,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将会更多。我们必须把风险防范始终摆在首位,必须下力气推动“法律、合规、风险”三大体系的融合,强化风险管控,持续推进生产经营重点业务领域合规管理工作。通过内控评价、法律合规检查以及公司开展的各类大合规巡察工作,强化对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要业务环节的合规检查,排查和防范合规风险。继续完善海外“大合规”“大风控”管理体系,加强国际业务全流程、全业务链的合规审查,重点加强反商业贿赂、投标禁止、涉美风险、国际疫情风险、税收等重点业务、重要环节的合规管理,增强合规风险防范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要持续加强全面风险管理,进一步健全风险防控机制,形成风险识别清单,确保公司全流程、各阶段风险可控、在控。
  基于以上总体要求,公司研究确定今年的主要工作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和集团公司工作会议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不动摇,坚持将规模发展和质量效益提升作为全年工作主线,推动管理再升级,塑造发展新优势,不断构建与转型相适应的组织和管理体系,不断提升与发展相适应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公司在新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喜迎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
  2022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推动项目管理升级,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一是提高资源整合配置能力。随着公司项目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公司拥有了更多的内外部资源,对内要重视盘活和优化存量资源,加快不良资产清理;对外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促进外部资源高效合理配置,提升资源创效水平。同时,要深化框架采购,实行集采分供,实现以量换价。重视合同信誉,着力拓展长期稳定、信誉可靠、互利共赢及风险共担的供应商,做到降本增效,促进公司经营活动持续健康发展。要深化设备物资策划管理,积极发挥公司在项目策划中的管控作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从采购、调剂、租赁、处置等采取多方案比选和成本比对分析,控制好设备物资成本管理和风险控制。要与分包队伍培育“荣辱与共、唇齿相依”的紧密合作关系,加强培养具有专业特长、履约能力强、安全管控到位、市场资源广等综合实力突出,且愿与公司长期合作、共同成长的优质分包合作伙伴,将其纳入公司A+级优秀分包商资源库,在全局范围统筹共享。
  二是加强项目基础管理。严格落实项目前期策划及分包策划制度,重视策划质量、提高目标意识,重大项目由公司牵头开展前期策划,通过策划评审、过程监控和专项考核等举措强化策划执行能力。增强成本管控与盈利能力,严格落实“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考核”全过程成本管理机制,重视成本节约、提高降本意识,通过狠抓量价分析及材料核销、严控零星签证等举措强化项目盈利能力。
  三是推进项目挖潜创效。立足“三策划 两管理 一支撑”(三策划:投标策划、项目策划、变更补偿策划;两管理:成本管理、变更补偿管理;一支撑:技术支撑)系统性开展挖潜创效工作,不断提升项目盈利能力和水平。从“三策划”入手锁定一次经营成果,确定二次经营方向、目标。规范项目成本、变更补偿管理,开源节流,强化对未完施工的分析、梳理,确立变更补偿事项,促进二次经营及时、有序开展。加强技术研究,通过方案优化、技术创新及引用“五新”技术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创造效益。加强挖潜创效考核,优化考核体系,压实责任,促进项目挖潜创效的主动性、积极性。
  四是注重质量品牌塑造。充分发挥标准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和现代工程技术创新,加强绿色施工、智慧建造技术研究及应用,推进工程质量精细化、标准化管理。持续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在建项目过程质量管控,强化主要岗位质量人员培养。持续开展标准化工地、样板工程、标准化工艺、星级工地创建,以点带面带动项目整体质量管理提升。大力实施质量标准化管理,提升工艺标准,加强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的质量监管,深化质量隐患排查,通过“抓过程、创精品、树品牌、增效益”,培育企业质量文化,持续打造公司质量品牌。
 (二)推动市场营销升级,打造持续发展新优势
  一是紧盯重点市场机遇。紧跟国家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十四五”规划,积极融入集团各区域总部和平台公司营销体系,在粤港澳、京津冀、长江经济带、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具有一定资源优势的重点区域积极融入区域总部和平台公司营销活动,顺应集团聚焦“水能城”战略,主动配合集团公司参与轨道交通、城市综合开发、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城市道路、省际公路、港口码头、水资源与环境、军民融合以及“两新一重”等优质项目。积极融入集团“一体化产业链”战略,提升产业链上下游整合能力,强化EPC总承包能力,力争成为集团各业务领域“一体化产业链”核心企业。
  二是完善区域营销体系。要转变营销观念,广泛拓展关系资源,正确认识合作伙伴的市场价值,甄别风险、依法合规、合作共赢。切实发挥营销考核导向作用,科学合理制定营销指标,压实压细总部、二级单位的责任,实现更加精准有效的激励,充分激发广大营销人员积极性。要根据集团公司区域总部设置和公司战略布局加强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完善公司区域营销布局,在各区域内形成集团区域总部,公司区域营销机构和二级单位协同联动的“三位一体”营销体系。
  三是不断优化业务结构。继续跟踪各大能源集团、民营资本投资建设的大型传统水电、抽水蓄能电站以及新能源项目,持续开展高端营销,力争获取更多市场份额。要积极抢占市场资源,主动出击拓展“3060”碳中和及绿色砂石建材市场,合理选择开发模式,适时采用投融资模式推动投资条件好,公司投资能力所及的优质项目,投资能力要求过高的项目积极寻求合作,采取EPC总承包方式参与项目建设。
  四是做好优质项目跟踪。各级营销机构要不断加强市场信息收集、梳理和识别能力,从源头上选择优质项目跟踪推动。重点项目要提前谋划,做好营销策划,拟任项目经理要全程参与投标文件编制,提高项目策划能力,向经营源头要效益。要加强投标文件评审,组织经营管理部、工程科技部、设备物资部等相关部门参与评审工作,进一步提高投标文件质量。
  五是积极拓展投资业务。投资业务要承担起为企业开辟新领域、积累新业绩、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的重任。要坚持“突出主业、相关多元”原则,强化投资业务与公司重点区域市场规划布局相匹配,与公司重点业务方向相匹配。要紧抓“3060”双碳目标市场机遇,积极与各地方政府建立联系,识别优质投资项目抓紧落实项目用地、并网规模、接入方案等前期重点工作,利用合资公司资源,推动项目落地,获取总承包订单。
 (三)推动低碳生产升级,夯实安全环保新优势
  要坚决防止“传统业务重大安全风险和新型产业新型安全风险”意外释放,要统筹兼顾,保持和巩固传统产业中好的管理经验和做法,严防传统产业发生重大安全风险;又要快速探索完善新型产业安全管控措施,防范新型产业各种安全风险。2021年12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定不移推进。因此,要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
  要坚决摒弃以往“粗放式”管理思路和认知理念,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贯彻好新发展理念,不断增强全员生态意识、环保意识、节能意识,高度重视“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保护,并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关注发生的环境保护舆情事件、处罚事件。去年公司郑州地铁8号线扬尘污染空气和深圳地铁12线夜间噪音污染分别被地方监管部门处罚,已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各单位要切实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做到安全生产未雨绸缪。
 (四)推动国际业务升级,锻造海外竞争新优势
  一是优化海外组织管理机制。当前,国际经营环境复杂多变,国际化经营进入艰难阶段,我们要坚定“国际优先”的发展战略不动摇,全面推进公司国际业务“三化”战略落地实施。持续完善“三位一体”管控体系,以伊拉克学校项目和伊拉克医院项目为依托,成立伊拉克分公司,完善分公司人才配置,不断稳固东亚市场,打造形成亚非美洲国别区域市场营销和项目管控平台。做实海外国别分公司,发挥国别分公司“两中心、两平台”职能定位,逐步将国际公司本部管控职能前移,实现资源共享、降低管理成本,不断提升前方国别市场营销能力和项目管控能力。
  二是优化海外市场营销布局。要持续稳固现有传统业务,抓好重点区域的市场机会,积极开拓新兴区域市场业务,寻找新的国际业务增长点,推动多元化发展。积极践行“3060”目标,大力拓展海外新能源业务,特别是借助电建集团品牌优势,赶抢越南海上风电项目,争取在今年有所突破。积极跟踪阿根廷、智利、伊拉克等国别新能源业务,力争有所收获。持续加强与所在国政府部门、项目业主、合作伙伴的沟通,积极与集团外部单位合作、加强与属地公司的合作,获得更多更优质的国际项目。
  三是优化海外项目管控体系。按照国资委关于加强海外项目风险排查的相关要求,认真排查梳理海外项目的风险状况,加强境外项目合规风险管理。要继续深化技术、进度、成本结合管控的管理模式,对伊比利苏、泰国铁路、伊拉克医院等重点在建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统筹分析,做好信息跟踪和收集,及时化解履约风险。持续推进国际工程协同管理平台的优化升级,努力实现项目管理信息的实时共享。充分考虑疫情等因素的影响,统筹调配内外部资源,加大对海外项目的支撑力度。
 (五)推动科技创新升级,构造未来发展新优势
  一是加强科技创新力度。完善自主创新、协同创新和“双创”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公司新的科技管理办法已经发布,科创系统已经上线,要积极引导提高各单位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激发创新活力。要加大“五新”技术推广应用,将组织以各单位总工为主要力量的“五新”技术推广应用讲座,提高科技对公司利润的贡献率。加大科技成果推广力度,着力保持传统业务技术整体领先优势,打造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水环境治理、城市园林绿化等领域新的竞争优势。进一步整合公司高新技术资源,集中力量开展科技研发创新、新型建筑器材研究、施工新技术研究、新管理模式研究和技术服务等工作,通过科研创新及技术服务为公司发展和业务开拓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以中央企业数字化转型为指导,将信息化逐步向生产一线倾斜,利用“云大物移智”、AI人工智能等先进理念和工具,逐步提高项目现场数据的采集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体现数据价值。提升业务数字化能力,完善项目管理系统和协同办公平台建设,充分发挥系统办公平台在提升管理水平中的抓手作用。重视网络安全管理,加快推进正版化工作。
  三是加快工程智能建造。推动BIM+虚拟现实技术VR、“高分”卫星测绘等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积极探索建立设计施工单位沟通交流的BIM应用,实现工程管理各级“可见性”。鼓励各单位培养BIM人才,建立虚拟的建筑工程三维模型,利用数字化技术,为模型提供完整的与实际一致的建筑工程信息库,从设计应用到建设工程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信息的共享和传递,为建筑工程项目的相关利益方提供一个工程信息交换和共享的平台。
 (六)推动企业管理升级,再造基础管理新优势
  一是推进管理效能提升。深入开展总部管理职能提升,以风险管控和提高效能为目标,合理定位两级总部的管理职能和管理边界,使总部职能更多的集中在战略、风险、投资、考核、干部管理等方面。通过对二级单位赋能授权,推行“放管服”政策:放就是简单、简化,以标准化为基础,构建流程化管理体系,避免重复和交叉管理;管就是加强创新和监管,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强化审计和纪检监督;服就是增强服务意识,总部职能部门要逐步从审核审批中心转变为资源中心、方案解决中心和服务中心,要俯下身子服务项目,深入项目解决问题。扎实推进公司对标一流企业活动,与行业先进企业、集团兄弟企业加强对标,大胆借鉴新思维、新理念、新要求来统领我们的组织体系、业务布局、资源配置,并实现奋力赶超。
  二是持续做实资产经营。要秉承一切资产均可经营的理念,按照公司资产经营工作计划目标,加快推动存量资产盘活,通过有效压降“两金”、合同资产等流动资产到盘活长期应收款、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全要素资产经营实现内部资源内循环及外部资源获取的双循环有效衔接,解决发展需要的资源问题,巩固“降减防”成果,从根本上实现“稳杠杆”目标,逐步实现公司资产结构的调整、优化资本结构,提升资产运营效率与质量。
  三是深入挖掘财资潜能。要强化全面成本管控,重点强化资产占有机会成本、融资成本、分包成本、设备物资采购成本、人工成本、税务成本以及非生产性支出的管控。持续深化投融资管理,要始终把公司资金链安全做为首要任务,严控融资规模,把债务风险底线约束作为生产经营、投资业务开展的前提。要尽最大努力盘活受限资金,提高资金集中度,发挥好内部资金调配功能。要创新融资模式,拓展融资渠道,提升资本市场议价能力,降低公司融资成本。
  四是提升人力资源价值。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政策和各类培训资源,强化职业资格取证工作,增强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以优化绩效考核体系为抓手,持续深化薪酬分配激励机制,激发广大干部员工工作热情。以强化自有队伍建设为目的,建立产业技能工人队伍建设长效机制,不断巩固人才核心竞争力。以加快培训机制转变为契机,全面注重培训实效,切实提升公司人才队伍质量。以公司网络大学平台为支撑,充分塑练员工综合素能,积极打造学习型企业。
  五是加强风险防控和监督管理。持续深入开展“合规管理强化年”工作,逐步构筑“不敢违规、不能违规、不想违规”的有效机制。推进二级单位逐步设立由副总(副书记)兼任总法律顾问的管理体系,总法通过内部考试、聘任上岗。认真落实诉讼案件管理“压存控增”要求,促进依法经营管理水平提升。围绕权利集中、资源富集的关键领域和岗位开展监督,加强合同管理、分包结算、设备物资采购租赁、选人用人监督。健全完善各单位审计领导体制和管理机制,推进审计监督向在建项目前移,实现境外项目审计全覆盖,进一步加强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
 (七)推进党建管理升级,强化党建引领新优势
  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持续抓实理论武装,切实用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牢固树立“抓基层打基础”的鲜明导向,不断提升基层组织效能。进一步落实《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引领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办法》,推动基层党组织有效嵌入到生产经营全过程,促使党建工作成效转化为基层发展活力和竞争实力。不断完善选人用人和干部监督相关制度,进一步规范干部培养、选拔、管理、使用工作。认真做好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确保整改时效。深入实施“1+N”大监督,推动纪检、巡察与审计、财务、法律等监督融合贯通起来,形成监督合力。加大对公司核心管理制度落实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及工程分包、物资采购等重点领域和“关键少数”的日常监督,防止出现违规操作。落实巡察工作新部署新要求,创新工作方式方法,高质量做好巡察工作并做好上级巡视整改工作。
  同志们,万里征途添锦绣。越是伟大的事业,越充满艰难险阻,越需要艰苦奋斗,越需要开拓创新。展望2022年,公司站在了一个全新的起点,目标已经明确,蓝图已经绘就,使命催人奋进,我们一定要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坚定发展信心、保持发展定力、抢抓发展机遇,以更加昂扬的姿态,乘风破浪、顺势勇为,奋力推动公司健康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以优异的成绩喜迎党的二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