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风月著就罗衣裙 尽展蛾眉出门去
  作者:盛杰 王琦
  远远望去,建(个)元高速公路就像一名二八年华的少女,玉簪绾发,远山做眉,丝裙曳地,闲适哀牢。
  但这一荣耀却是一群粗犷大汉历时4载精心打磨而来。他们用一双双粗粝的手绣出了一件华服,用缱绻挚爱换了个元高速一身风雅,也让这半遮面的高速显露人前,惊艳红河。
  包家庄大桥 白玉绾青丝,簪就三千繁华
  有人说,爱上它,始于颜值,陷于精致。
  用“精致”来形容一座大桥,总觉荒诞。可是当知道这条大桥需要清华、同济等科研团队提前设计、历时4年刻制、通体打磨、抛光保养时,便觉“精致”来形容她,再适合不过。
  “起于百米之巅,架起一道飞虹”说的便是包家庄。
  它全长1006米,钢结构组合梁部分630米,重7300多吨;位于两座峡谷之间,为左右幅分离式设置;现场地形起伏、山体陡峭,桥面距谷底最大高差为130米。其中40米以上高墩12根,100米以上超高墩7根,最高达到125米。在地质复杂、高空上作业安全风险很大,项目与清华、同济等高等大学组建科研团队,决定打破传统工艺,率先使用窄箱式的钢混组合梁,采用无导梁技术和步履式顶推施工工艺。施工期间,项目通过拼装、焊接、定位、对接、锁定、翻身、涂装等数十道工序,将每节长12米,高3.5米,重40吨的各个钢梁,横跨70米通过顶推的14个控制系统精密控制后,环环相扣,最终瓒成包家庄这支簪子。
  远处眺望,包家装大桥仿佛一件和田白玉簪子,绾在了个元高速的青丝之中,在阳光下,温润细腻。而这些原本散乱的青丝,也因为一支玉簪,紧密联通,汇聚一处,让原本寂寥的茶马古道日渐繁华。
   兴隆隧道 淡扫蛾眉已无暇,腹有诗书气自华
  来过兴隆隧道的人不止一次说过,这个隧道装扮的有点素雅。
  可能正应了“螺黛染就胭脂色,不如洗尽铅华”这句话,在隧道淡雅的眉眼后,难掩的却是清丽脱俗的气质和才华。
  兴隆隧道深藏大阳山之间,只可远观,未得亲近。项目只能耗资数十万开凿几公里的环山便道方便机械和人员进场。为保存最原始的自然地貌,他们以环保为旨、翠竹为引,糅合五色,制成螺黛,描在了端墙式洞门的眉间。
  但隧道的养成远非如此简单。所谓“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隧道之美不应只在于其明丽的眸中,更应在于它内蕴的才华。其进出口高差达150米,穿越F5大断层,地质条件复杂,施工中遇到软弱大变形、高压涌水、高温、长距离反坡抽排水以及长距离通风散烟困难等多项难题。为此,建设者们游走书海、遍览群书,得出以巷道式通风模式提质增效的方法,解决通风、经济效益难题,迎着三千个日夜的晨露晚夕,得见出口的风啸竹摇;他们广交名校,革新设备,方能在严把质量安全强关的同时,快速掘进,日夜奋战,拭过山中的灰尘雾霭,得感芙蓉面里的似水年华。
  这毫无二致的表面下,一经深析,难掩的便是诗风词韵的灵魂。
  这平淡无奇的蛾眉处,但若沉思,点入的便是青山绿水的柔情。
  尼格高温隧道 采得新丝线,捻入冰缕衣
  建(个)元高速除了适合明艳动人这个词语,再加“娇气”一词,也不为过。
  说其娇气,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她只着冰丝衣。此件冰丝衣由数千人人身浴88.8摄氏度高温,采取新制丝线,引入高端技艺,耗时763天方得完工。
  尼格隧道位于克勒山下,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地形地貌复杂,植被茂密,施工道路匮乏,且临近水源保护区——尼格温泉,随着掘进深度的增加,隧道内温度日益上升,工作人员在作业区不能持续工作超过2小时。甚至部分施工段出现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一度导致施工人员无法在洞内正常作业而使工程处于停滞状态。
  须知少时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面对着这让专家都无奈的场面,项目队伍勇立潮头,购置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四合一气体检测仪、压缩氧气自救器等8项有毒有害气体检测和防护设备保证施工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同时,在多处添加制冰、喷淋洒水、加强通风等传统冰丝基础上,引入耐高温雷管、混凝土等新丝线,采用多臂钻工艺,替换人工,最终赶制出独一无二的绮罗。
  我想,折一段时光,演绎一词风月,这也许是电建人在彩云之巅的云南做过的最浪漫的一件事。拨一丝琴弦,摇寄一阙情思,这也许是建设者在陡峭的克勒大山下谱的最动人的一首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