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重实干 兴四局
吴红梅
  近段时间,公司自上而下掀起了学习徐银林董事长《回归本来面向未来》主题讲话精神的热潮。我们的“本来”,我们的“未来”引起了我的思考。
  “我们的‘本来’是什么?我们的本来是综合实力雄厚,拥有丰富的施工经验,科学的施工管理措施,领先成熟的施工技术,掌握着先进的机械设备和一流的产业工人,培育了一代代杰出的人才,是一支作风过硬、能征善战的队伍,是水电行业的标杆和‘领头羊’。”
  我们的现状不容乐观,公司目前在行业内和集团内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下降,行业内领先的技术储备越来越少,大型项目施工经验没能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弘扬,各类资源的协调和调动能力不断下降。
  而我们的未来呢,我想还是要靠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不懈努力,才能实现将公司打造成为一流建筑施工企业。
  去年以来,公司大刀阔斧地实施了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居安思危者兴,固步自封者危。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改革越是深入,触及的矛盾就越多,项目管理粗放、造血能力不强、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等问题依然十分突出。问题不会断,改革不能止,公司必须也只有通过改革谋求不断向前发展。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远大的理想目标,要靠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不懈努力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以实干文化打造实干团队。董事长在谈到回归“本来”需要具备的条件中分别指出了企业层面和人的层面。企业的良好运行首先要构建好的体制机制,但在好的制度办法面前,企业迫切需要的是无数坚定的执行者和实干家。这个世界并不缺少能力超群的人,但最缺少能与公司共命运的人。只有与公司共患难,才可能与公司同成长。当团队成败直接决定个人得失时,才能促成一个心思齐,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团队。如果都是敷衍了事、自欺欺人,今天工期严重滞后,明天质量安全堪忧,何为信誉?何谈发展?项目团队务求实效,展现在业主面前的将是一个高效率、高质量以及拥有过硬作风的优秀企业形象。若业主再次青睐,理由就只能有一条:这支队伍干活靠谱,让人放心。
  做能管会算的实干者。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项目管理事关公司兴亡,任何工作都有轻重缓急之分,有的团队重点工作不一抓到底,反而对边边角角的事特别上心,如此本末倒置,长此以往,纵然有千千万万正确的理念和思路,落不到实处也是镜花水月。搞物资的能否准确把握市场行情,在材料价格低时抄底,避开原材料涨价的高峰期;管设备的,自有设备能满足时是否还要外租,确实需要租赁时能否做到物尽其用不闲置;搞技术工作的,对图纸和现场是否心中有数,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实际,验工计价能否把好工程量这一关,等等,每一位管理者都要围绕如何争当良将,把精力放在项目管理上来,放在如何守好自己的责任田上来,齐心协力降本增效。
  做谨小慎微的带头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仁服于人”。当前,公司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如何拥有强大的市场占有能力、具有先进的企业管理能力、具有党的绝对领导能力、具有良好的项目管理能力、具有强大的文化支撑能力,增强公司自身造血功能,哪些事情对公司和职工有利,哪些事情该做好,哪些事情不能做,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认真思考。要通过学习徐董事长的讲话精神,紧密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从思想、行动上进行全面自查,分析问题根源,从思想深处进行转变,大到项目成本管控、安全质量管理,小到非生产性开支,都需要事无巨细地查摆整改,切切实实转变工作作风,打造务实高效团队。
  做苦练内功铸精品的有心人。人才强企是根本。不论科学怎样发展,市场竞争打的是人才战略,谁拥有的优势资源多,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绝对优势。作为我们四局,必须根据发展需要,依托在手重点工程项目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综合素质过硬的人才,这样公司发展才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另外,公司每个员工都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干部首先要有广阔的胸怀,善与人沟通,并始终保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和处理各种问题,不可将分歧矛盾化,更不能将矛盾激化。打铁还需自身硬,一支部队战斗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支部队主帅的作风。干部的思想是开放还是守旧,为人是谦诚还是浮躁,都能从这个团队整体作风上找出答案。牢记团结是前提,要想把团队管好,就要懂团结、会团结、真团结,善沟通、能容人,遇事保持头脑清醒,处理问题坚持着眼企业和员工的根本利益,把搞好内部团结做为事关企业前途命运的大事常抓。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奋斗的路上我们都是追梦人,追梦的路上也不会一帆风顺。
  困难和挑战面前,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不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我们普通员工,都应该在徐董事长的带领下,脚踏实地,团结一心,忠于职守,将公司的规章制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公司发展积蓄正能量。如此,公司才能方兴未艾,才能成为一流建筑施工企业,我们每一个人才能生活得更有尊严、生活得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