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方公司将以“提质增效”为核心,秉承“履约为先、品牌为重、经营为本”的经营理念和“计划为龙头、技术为保障、核算为基础、效益为根本”的项目管理理念,以高质量发展统领党的建设、市场营销、合同履约、风险管理、技术创新、人才建设等各项工作,推动北方公司高质量发展。
深化管理促提升,实现向服务型管理转变。一是“三个带头”增强工作定力。带头做好工作筹划,对于北方公司的发展举措要有明确的思考;带头做好工作执行,列出工作推进表,分步执行、分项落实;带头督促工作落实,建立“目督统筹、领导牵头、过程介入为主、指导工作为主”的常态化督导模式。二是“3+3+3”管控流程提升内控力度。三支核心团队加强过程要素管理,实现良好的履约;“三统一管理”实现外协队伍、资金和物资设备统一、标准、规范、集约的管理;三项核心制度纵横对比成本分析、分包履约、材料核销,实现项目低成本管控。三是“两级管理”强化管理层级。加强机关与项目的联动,以“合同管控16步流程图”为抓手,以合同为主线,以效益为中心,以前期策划和成本控制为重点,落实“技术先行、经济结束”的理念,进行过程管控、纠偏和考核。
优化市场树品牌,实现向引领型市场转变。一是深耕主业、打造精品。持续强化“3+N”产业结构,努力寻找产业新爆点;做专JR产业,要快速形成一套适合JR产业发展的管控体系;利用自身施工优势及特点,主动寻求参与国际市场开发的机会。二是区域联动、多方融合。加强区域市场人员的联动,实现以最大的资源推动项目的落地;推进战略合作,实现企业与企业之间强势联合,市场开拓向精准营销转变;做到抓好现场保市场,进入到“做项目-拿项目”的良性循环。三是优化投标、精准策划。强化合作方管控、投标测算和策划方向出发,提高项目投标的精准度;做好投标评估,签订合作协议书,明确双方责任;加大与民营企业的合作,实现各方资源的灵活利用,同时尝试融资入股模式,进一步撬动此类优良产业的发展杠杆。
集成管理降成本,实现向效益型管控转变。一是统筹项目全要素管理。项目前期策划中,编制合理的工期计划、施工方案、工序承包模式等;项目施工过程中,加强人员、工期、安全、质量、材料、分包等全要素控制;项目收尾结算中,理清债权债务、核算材料节超、对比对上工程量等。二是深化项目经理经营责任制。项目层面,要制定符合实际的经营业绩指标、合同履约指标等指标,制定相应的措施推进;机关层面,做出真考核,真奖惩的反应。三是建立“提质增效”激励机制。建立报酬激励、成就激励、机会激励三位一体的激励机制,加强项目“二次经营”、收尾管理和清收清欠工作。四是精准倒排合同工期安排。紧盯项目进度,进一步细化时间表、任务图,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出台尾工项目关闭计划,坚决落实尾工清理工作。五是做细做实前期策划落地。按照总目标不变、总功能不变、总进度不变的工作思路,以进度、质量、安全、成本等为核心,全力做好履约要素策划。六是纵横对比精准成本分析。重点项目要明确影响项目经营状况的重大因素,对项目的成本分析进行督导和核实,在过程中及时纠偏。七是狠抓实抓变更索赔工作。策划期间,做好主要项目变更补偿策划;日常管理,做好变更索赔月台账管理和备案;尾工项目,讲好变更补偿故事,实现增盈的目的。
品牌建设强科技,实现向创新型技术转变。一是科技引领树誉。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加强技术研究和科技攻关;加大施工工法、专利申报和科技成果运用力度,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做好项目技术方案、技术标准审核工作,提升品牌价值和产品影响力。二是信息驱动业务。以在建项目为依托,探索利用BIM技术的应用,优化施工方案;引入生产进度管理系统,实现项目动态管控;利用农民工实名制采集系统规范进退场管理。三是标准规范管理。通过管理制度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过程控制标准化、技术标准化和安全生产标准化,极大规范项目管理秩序。四是团队凝聚智慧。从加强项目团队管理着手,以全面提升项目团队能力建设为中心,努力培养专业化、复合型的项目团队成员。
“高质量党建+”强引领,实现向融合型党建转变。一是坚持高质量党建引领。把党的建设与深化改革相融合,与全面创新相融合,与服务项目相融合,通过“融合式”党建路径,切实构建抓党建促发展的新格局。二是坚持严要求监督问责。落实主体责任监督,形成书记抓、抓书记的监督氛围;加强三支核心团队监督对项目履约过程监督;完善立“大监督”工作格局,集合审计监督、效能监察等业务监督;建立层级化问责体系,加强问责力度。三是坚持正能量文化聚力。统一思想输出,加强公司管理理念和经营理念贯彻和认同;统一活力输出,群团工作融入中心,广泛开展彰显四局品牌的活动;统一文化输出,高标准培育典型,多层次选树典型,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引领和辐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