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岁那年,父母的单位接了个大标,居住环境和学校也方便,海娃终于可以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了。欣喜若狂的海娃一路小跑把这个消息告诉给他的每一个同学,他要让他们知道,爸爸妈妈还是很爱自己的。
然而,喜悦只是暂时的,到了新学校他根本就听不懂老师的方言,海娃产生了厌学心理,成绩一落千丈,这对于只看成绩的父亲而言,海娃没少挨揍。三年一晃而过,妈妈急了,怕耽误海娃的前途,她求爷爷告奶奶的让她外地的一个好朋友帮忙给海娃联系了一所重点学校。其实,海娃也不是没想过要好好学习,他也想用成绩证明在父母身边他也可以学的很好。可是,这几年不间断的转学他的基础就很糟糕啊。为了父母所谓的希望,十三岁的海娃再一次离开了他们。海娃想不明白,父母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感觉自己一直就像个包袱一样被父母扔来扔去的。在这个阿姨家让海娃觉得自己跟别的孩子不一样,寄人篱下的滋味就是因为父母的工作使他才失去了应有的娇宠。所以,海娃憎恶和水电相关的一切。带着这种逆反心理,海娃瞒着阿姨开始逃学,他学会了抽烟、喝酒......
突然,一滴凉凉的东西落在了海娃的脸上,他恼怒的擦掉了,可是,又有一滴、两滴,不对,是下雨了,海娃一骨碌爬了起来,天色已晚了,看看周围,远处有一排不太茂盛的树,海娃连忙翻起山地车跑过去躲雨。这个山地车是海娃的命根子,上次暑假妈妈看他眼馋别人的,悄悄托人给他买了一辆,连颜色都是海娃的最爱。唉,其实仔细想想,爸爸妈妈还是比较疼他的。不善于表达的父亲总在有意无意之间夹一块海娃最爱吃的红烧肉放到他碗里;每次放假过来,从不过问家事的爸爸总不厌其烦地吩咐妈妈每天该买些什么菜——那些菜可都是海娃爱吃的啊。而妈妈每天在海娃还没睁开眼就把早饭放到桌上,碗下面也总是压着一张叮咛的小纸条,枕边每天都叠放整齐的是海娃懒得洗却又被妈妈洗干净了的袜子......想到这些海娃心里突然又暖烘烘的。爸爸妈妈也不容易啊,那么多和爸爸妈妈一起顶着星星出门,到太阳下山才回来的工人在水利水电这条路上一走就是一、二十年,建设了一个又一个的水电站,给祖国的千家万户带去了光明啊。记得有一年老师带海娃他们去参观刘家峡水电站,当老师介绍完发电机组后,跟同学们说:“同学们,我们海娃同学的父母就是光荣而伟大的水电工人,海娃是个真正的水电娃,他的父母为了祖国的水电事业舍小家为大家,常年生活在野外,在河流上、山谷间、建设了一座又一座水电站,可由于生活条件艰苦,无法照顾海娃,所以我们要以海娃为荣,要多帮助他、关心他啊。”同学们热烈的掌声让海娃刹那间自豪了起来。
天已经完全黑了,远远看见工区的灯都亮起来了。看着万家灯火,十四岁的海娃心里又惭愧了:不是已经理解父母的用心良苦了吗,不是打算回阿姨家后就从头来过吗?我这是怎么了,干嘛老是管不住自己的脾气、老是习惯性和他们唱反调啊?明天他们还要上早班呢。不行,我再不能像以前那样任性了,上次害的让眼神不好的妈妈黑灯瞎火的找我都崴了脚呢。”想到这,海娃连忙骑上山地车,用力骑往回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