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情系荒漠写春秋
  2017年2月,马振英从新疆阿尔塔什工程项目部调到双三段Ⅲ标工程项目,负责项目部综合工区的管理工作,继续续写他边疆工作的传奇经历。
这个春天有点冷
 2月的北疆,白雪皑皑,寒风凛冽,荒漠戈壁是这里的基本地貌。由于对外交通道路、营地尚未形成,项目先期进场员工租住在农六师北塔山牧场的营地,生活条件十分苦。营地建设、施工筹备,一切工作从零开始,测量、定位、勘察现场是他们工作的主要内容。荒漠戈壁上没有像样的交通道路,他们每天都要驱车在荒漠戈壁上的冰雪上穿行,一个往返就是200多公里。由于地处偏远,距离最近的加油站在120公里开外,除了加油不便外,还有一个更加严峻的问题就是车辆爆胎,最严重的一台车当天爆胎达4次之多。
 白毛雪、风吹雪都是荒漠戈壁上特有的名词,还有一个词汇叫寒冷。尽管马振英有过在南疆工作的经历,但北疆的风、北疆的寒冷还是让这个年近五旬的西北汉子有点吃不消。由于现场没有任何遮挡物,风就显得更加猛烈和肆意,人也很难站稳,寒风吹打在脸上犹如刀割,停靠在路边的车辆也被刮得摇摇晃晃。
 初春的北疆尽管已经进入3、4月份,戈壁滩上依然是一片银装素裹,温度计所标注的极限低温依然在零下30多度,户外工作棉衣棉帽是必不可少的,但暴露在空气中的眼睛眉毛却时常结下厚厚的白霜。
迎难而上保进度
 尽管自然环境艰苦,但只要有坚定的信念所有的困难都不是问题。开工首要的工作是打通连接外部的通道,否则运输物资、设备的大型车辆都无法抵达现场。经过前期勘察、设计和精心准备,3#施工道路于3月15日正式开工。道路施工沿线全程茫茫戈壁,为了压缩路途时间,马振英及他的工作团队每天中午只能啃着馒头充饥,就是在这样的生活条件下他们凭借着满腔豪情投入到现场的施工当中,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全长50公里的三条施工道路于11月底全线贯通。
 在道路开工的同时,还有一项更加紧迫的工作必须尽快完成,那就是供电线路的架设。由于本工地受交通条件及自然环境的制约非常大,因此刚开工建设的任何工作都极具挑战性和难度,在他的协调与组织下,经过实地勘察与现场比对、规划,整个工地的供电线路于5月23日开始全面进行架设,到7月下旬整个工地所有的施工工作面已全部正常供电,为工程的施工起到了强有力的保障。
 拌和站是工地混凝土正常施工的重要保证设施,为了早日投入使用,马振英带领综合工区安装技术人员不惧风吹日晒,加班加点连班作业,经过他们的积极努力,仅用了不到二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两座拌和楼的安装调试任务。
 3号支洞是TBM机往前掘进时的一个检修通道,因此成为关键线路中的一项关键工作,按期完工意义深远。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他和工区员工的积极推进下,如期实现了3号支洞明渠进口段于4月15日正式开挖、6月8日开始人工钻爆段开始进洞的目标。
率先垂范彰风采
 作为一名有着十多年党龄的共产党员,马振英为人正直,遵纪守法,有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关心工区的全体员工,团结同事,无论是在工作、生活还是在平常的学习中,都能以身作则,垂先率范,为同事做出了表率。在平常的工作中做到了办事不推诿,遇困难不回避,清正廉洁,生活节俭,从不铺张浪费,继承了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
 每次遇到困难和问题时,他首先想到的自己是综合工区的第一责任人、是一名共产党员,要有强有力的责任担当。在他的身后还有一支坚强的团队作为支撑。奉献源于责任,在双三段Ⅲ标工作的一年中,他总是以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到工作中,不忘初衷,努力前行,从不考虑哪些工作是自己的本职工作,哪些工作已经超出了自己的职责权限范围,为工区的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尽管双三段项目所处荒漠戈壁,冬季是极度严寒、夏季是极度炎热和暴晒,同时还要面对一年四季风沙天气的严酷考验。但只要信念在、信心在、决心不动摇,就没有理由退缩。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马振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勤奋工作、任劳任怨、勇于担当的诺言,为工程建设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