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是在小湾水电站的时候才开始接触缆机,那时候技术没有现在这么先进,但我对这个东西特别着迷,有非常大的兴趣,我一直是把它想象成一个玩具,一个特大号玩具,所以我特别愿意钻研这些东西,时间久了,就慢慢的有了一些理论上的认识。”焦翔是白鹤滩水电站缆机大队队长,谈起缆机就停不下来了。
在小湾水电站建设的时候,焦翔对缆机的认识有了一套自己的理论知识,他积极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整理在实践中获得的知识和技法,由他主编《小湾平移式缆机运行维护工法》,后来获得青海省工法评定二等奖,激励了他对缆机研究的更高热情,在后来的工作中,他又把这些理论知识应用到了更大的平台——白鹤滩水电站。
2014年,白鹤滩水电站缆机群安装需要一支先驱队伍,焦翔带着他的热情和梦想,踏上了这片热土。焦翔是第一批进驻白鹤滩的战士,那时的白鹤滩只有金沙江和大凉山,什么设施都没有,水电站是一张蓝图,他的变形金刚是一张设计图。
白鹤滩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宁南县和云南省巧家县境内,总装机容量为1600万千瓦,主坝为混凝土双曲拱坝,坝高289米。为满足主坝810万方混凝土浇筑和12.6万吨金属结构吊装,工程使用了国内较为先进的7台30吨平移式缆索起重机(以下简称缆机)组成当今世界水电建设工程最为庞大的缆机群。这也是国产缆机第一次承担这么大方量的混凝土吊运任务。
白鹤滩水电站7台缆机设计采用高低双层平移式布置,高缆平台3台缆机左岸设计采用A字塔+平衡台车形式,右岸设计采用无塔架形式,单机最大运行功率约1900千瓦;低平台4台缆机左岸设计采用高塔架形式,右岸采用设计无塔架形式,单机最大运行功率约2000千瓦。如何快速高效安装A形主塔架,成为一道难题。因为该塔架由行走台车、A字形塔架、起升机构、牵引机构等设备组成,塔架高达100米,自重及主索、后拉索张力总重量约200吨,若采用吊车进行塔架提升,根据现场情况及吊车性能表可知,至少需要750吨以上的吊车,而使用750吨以上的吊车显然是非常不现实的。
面对实际操作现状,焦翔说那个时候感觉自己头都快炸了,带领的团队平均年龄也很小,安装过程没有参考值,也没有经验可取,一切都成了摸着石头过河,怎么办?只能硬着头皮,大着胆子试一下了,过程非常忐忑,害怕也是正常的,因为未知的因素太多了。
经过团队的研究分析计算,决定使用25吨、50吨、70吨、200吨汽车吊进行地面组拼安装,由额定起重载荷240吨门型双桅杆吊进行提升至一定高度后,再使用卷扬机与滑轮组对塔架进行自升。
“当时这个方案有些‘异想天开’,我们都不敢相信,最后竟然成功了,整个过程很顺利,没有出现意外,感觉很给力,一下子心里的包袱就放下了。”焦翔看着如今正常运行的缆机群骄傲的说道。
万事开头难,一切有了好的开端,后面的事情都没有太大的困难。你越是怕它,越是没办法解决它。就是这样,懵懵懂懂,跌跌撞撞,一群年轻人,怀揣着热情,所有的困难都迎刃而解。事实证明,他的“变形金刚”很完美。
焦翔回忆:那时也没觉得苦,就是一个劲的往前冲,能吃,能睡,能干活。大家在一起工作生活,环境起初很恶劣,完成一件工作,大家一起分享过程的不易和成果的喜悦,感觉很棒!
缆机大队综合办主任许昺说起焦翔:气场很足,脑子有东西,不摆架子,很让人服气。焦翔听了哈哈大笑:“一个队厂的综合办就是整个单位的后勤供给站,许昺这一点做的很好,一起共事要给予对方足够的信任。”
因为专业,所以出色。焦翔所带领的团队在2017年的时候获得了众多荣誉:缆机大队获得公司2016年度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由缆机大队安装中队组成的致力于研究大风条件下缆机安全运行攻关小组,缆机运行未发生一般以上的安全事故,获得“四川省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缆机大队运行班组,一个全是女兵的团队,实现七台缆机安全运行54215台时,吊装混凝土1211519立方米,在2018年被青海省女职委评为建工立业标兵岗;2017年编制主创的《白鹤滩水电站缆机群安装施工标准化工艺》在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举办的第六届(2017-2018)全国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创新成果奖评审中获得技术类特等奖;主持编写《高塔架大跨距平移式缆索起重机拆除安全技术研究》获得了2015年中国电建科学技术三等奖;2017年参加水电协会专家研讨会被编入专家名录,并做专题交流讨论。
但面对这些,焦翔说,荣誉只是别人对你工作的肯定罢了,肯定会很自豪,但我真正享受的,是研究攻克工作中每一项难题的过程,那种快乐是任何荣誉都无法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