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狠抓细节让工地光彩四射
国水电四局地铁蔡甸线八标段创魅力工地侧记
  (《楚天都市报》记者:黎先才 杨琛 )
  武汉蔡甸区汉阳大道同济医院前,地铁蔡甸线第八标段工程正紧张施工,目前已完成主体结构的百分之八十五,预计9月底主体结构全部完工。
  从源头上控制扬尘、严控噪音光源污染、人车分离划区管理……项目管理有条不紊,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施工方中国水电四局地铁蔡甸线第八标段项目部的精心组织与细致努力。
  提升管理服务严控扬尘
  地铁蔡甸线第八标段为一站一区间(集知区间),车站全长214.755米,集贤站为地下二层岛式站台车站,基坑开挖面积4456㎡。为做好扬尘防治,项目部采取了多项有力举措。
  据项目部常务副经理张建力介绍,为保证车辆不带泥上路,项目部在工地东西大门各设置了一个固定式自动洗车台,配备了一辆移动式洒水车、一辆小型洗车机和一台喷雾机。
  记者现场看到,位于项目部北侧处,一台移动式水炮正180度方向旋转。此前水炮是靠人工操控喷射方向,因人为主观性存在不可控,覆盖范围会受影响,而通过改造为全自动式水炮,效率和效果大大提升。门卫不仅仅是看护大门,还要兼做文明施工管理员,出大门前,要对渣土车车身、车泥巴局部检查,确保进出车辆干净整洁。”张建力说,尽管在设备投入和人员管理方面增加了成本,但工地干净整洁,效果好,很值得。
  主动降低噪音光源污染
  记者现场注意到,集贤车站临近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围挡距院区院墙最近处为10米左右。住院病人对噪音、光源污染尤为敏感,如何将这两大影响程度降到最低,项目部从2016年10月进场初就有了应对思路。
  张建力说,进场后,项目部主动与医院勤务部对接,在噪音控制方面,晚上10点到次日6点,在不影响施工进度下,严格按照规定停止施工。同时,如有特殊施工情况,会提前告知院方沟通好作业时间,并将噪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如在混凝土施工方面,需连续浇筑混凝土作业,项目部会优先选择小功率的泵,低噪音生产。同时,还对功率大的发电机进行改装并加消声器,加设防护棚罩,以降低机器产生的分贝,基本可降三分之一的分贝。
  另外为减少噪音,项目部要求地面指挥人员禁止向基坑内工作人员使用鸣笛信号,而是用对讲机传递指令,这样不仅声音小,而且很人性化。
  在应对光源污染方面,项目部设置了旋转灯架,架体及灯泡移动灵活可旋转,这样操作可使光源控制在围挡范围内。至今为止,未接到院方和附近居民一起投诉。
  巧妙设计让基坑不积水
  该项目工地实行分区划块管理,两侧通道实行人车分离。具体来说,南侧作为施工通道,北侧为绿色应急消防抢险通道。
  张建力称,绿色通道用涂料进行了绿色标识,除特殊情况外,没有建筑材料和车辆进出,不会有尘土污染,道路不会堵塞。
  记者在车站地下负一层看到,项目部设置了专门的绿色人行通道,要求施工人员沿着标志走,不仅安全而且保障道路畅通。
  记者还注意到,工地多处安放了可转动水管架。张建力说,原先的水管太长,盘起来可能会打结且水管很重,易被压坏和破损甚至出现漏水,操作不方便且效率低下。项目部对传统水管进行改造,将其打造成可移动式旋转水管盘架,使用时拉开,完后再旋转收回,收放自如,仅一人可完成操作且效率大大提高。“工地每20米设有一个,其中在北侧10个,南侧6个,这使得开关水收效快,节省人力、提高效率。”
  武汉雨水汛期降水量大,为了保证工地不出现积水,项目部在北侧绿色通道处修了高低排水沟,相当于一个缓冲区,挡水墙底部低于地面5到10厘米,遇到暴雨,基坑不会出现积水,也不影响车辆人员通行。
  张建力表示,中国水电四局将严格按照规范施工,追求精益求精,努力打造绿色、节能、环保、高效的地铁工程。(本文摘自《楚天都市报2017年9月14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