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我的师父,我的“痛”
  提到“师父”,我们脑海里总是浮现那些技术过硬、兢兢业业的一线老师傅形象。从未深入过一线的我,很羞于自己见解与视野,但却不羞于谈起我的师父。
  我师父王刚,一个“西北爷们”,不看其他,看肤色、体型,路边一站,就是一道“西北风景”。我,一个地道的武汉人,和我师父一起,成为明显的对比。从地域上来看,他有西北人那种扎实和爽朗的性格。从年龄看,他的活力劲仍然符合“80”后的身份。
  众所周知,办公室工作,有小事却没有不重要的事;有永远不停变动的计划,却不能没有一直不变的责任感。他常说:“做事有思路,凡事下功夫。”当我可能变得唯唯诺诺时,他总说:“必须有自己的性格,才能做出特色,千万不能为了迎合工作、生活而改变自己的内心。”这是他对“自我”最不懈的坚持,也是他最典型的性格。
  他是一个有主意的人。当我们宣传工作受人称赞时,只有我明白,他的经验和主意才是最核心的动力。每当宣传策划过难而有逃避心理时,我会以“不成熟、难以出彩”为由否决,而他会坚持说到:“材料我来收集,我来负责成熟,你来负责出彩。”正是这样,我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直到做出特色和亮点。
  他的另一面,使我深受其“苦”。每篇文章、作品乃至文件通知,他都坚持每字必纠,不放过任何一个错误。直到晚上10点,他依然会打电话告诉我怎么修改。这种严厉让人明白:一件从未干过的事要想干好,你
  不仅敢干,还要敢
  他是一个真正融会企业管理与“传道授业解惑”为一体的师父。真正了解我这个外形“粗放”的师父,都会发现他是一个真正心中管理、带徒或干工作,心中必须有实在的人。在我看来,他的原则很简单:所有人都有难处,在岗位上,既要知道领导干部的压力,也要知道被管理者或者其他人的压力。而他似乎既充也甘愿成为一个疏导压力的“阀门”。我刚编完微信给他留言。信息刚发出,电话就响了。“小高,现在给我发吧,你先休息,有什么“王经理,怎么那么晚了还不休息。”他说到:“等微信预览是一方面,今天晚上领导11点到福州,明天有个重要的会,为节约时间,我约了个滴滴车,我再等会,确保顺利到后我就睡,你先赶紧休息吧”。一个电话将仅有的睡意也打散了⋯⋯
  公司每次中标或信用评价打了低分时,师父第一时间会给我说。开始我不明白,后来才知道,从事管理和宣传工作,如果第一时间不知道企业发生了什么,不关心企业发展的机遇和面临的压力,你的工作永远无法取得实质的效果,也不能对企业发展有所助益。
  坚持向下传递压力,时时刻刻让我学会关注优秀、勤奋的人,师父的引导给了我一种无形力量,很快帮助我成长起来,使我想快点融入到集体里去贡献自己的力量。然而,他也不是那种一味施加压力的“甩手掌柜”。每当聊到一种我们都不知道的事时,他会去查百科,活脱脱一个“百科全书”,因此也塑造了他生活中比较包容开放的一面。当我们因加班压力过大时,他永远是第一个发现气氛紧张的人,然后拧开“压力阀”,把我们集中在一起“吐槽”,等大家卸下心理包袱后,又正经起来,把任务共同分担,将压力疏解下去。每当在工作上存在失误或者被误解,他会说:“没事,有点小错误很正常,咱们只有吞下了委屈,才能喂大了格局,哈哈哈哈⋯⋯”听着这爽朗的笑声,所有的压力都变成了满满的动力。
  这是我的师父,有自我、有主见、有思路,让人尊敬,既迫使你改变和成长,同时也分享他有趣、逗比的一面。他是我们综合管理中心的“灵魂”,秉持着“团结让我们更强大”的理念,一直凝聚着我们的力量,当人力不够,他就寻求激情和精神上的力量,而精神力量不够则顶住压力继续寻求人力,避免一味蛮干。每个集体都需要这样一个真正优秀的人,他会让周围的人获得一种想要一起变得更优秀的动力。
  他是我的师父,也是我的“痛”,“痛”在严格要求,其中不乏加班的“暴力”和反复修改的“折磨”;也“痛”在必须和惰性作斗争,要求自己一刻不停地成长。然而对集体的坚守、对身边人的带动,使他成为一个值得年轻人学习的榜样,更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