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本期发布:
我国西部湿陷性黄土区首条高等级铁路客运专线———
宝兰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公司承担10标段工程施工进度、质量、安全居全线前列

  本报讯(记者 吴朋昊)7月9日上午7时50分,在兰州西客站24站台,宝兰高铁开通运营暨兰州西-徐州G2028首发仪式举行。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铎宣布发车,省委副书记、省长唐仁健,省政协主席冯健身,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李荣灿,省委常委、副省长宋亮,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王嘉毅,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笑虎,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路志强,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张建昌,省政府秘书长常正国,省政协秘书长陈伟出席开通仪式。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黄强主持仪式。中国铁路总公司副总工程师赵国堂,甘青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史克臣,兰州铁路局局长王峰出席开通仪式。电建集团总经理助理、基础设施事业部总经理杨忠,公司党委书记席浩、副总经理葛建军作为嘉宾出席了开通仪式。
  8时16分,G2028次列车缓缓驶出兰州西客站,标志着由公司参建的我国首条贯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高铁——宝兰高铁正式通车。
  宝兰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徐兰客运专线的西段,是国家铁路“四纵四横”客运专线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东起陕西宝鸡,西至甘肃兰州,正线全长401公里,途径特大、大中桥101座,隧道74座,设计行车速度每小时250公里,全线经过8个站点。
  2013年初,中国电建路桥集团以18.2亿元一举中标宝兰高铁10标段,公司作为施工方承担10标段全部工程建设。10标段全线长22.13公里,位于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境内。线路桥梁长13606.18米,占线路总长的61.54%,包含特大桥4座,大桥3座,中桥3座;隧道5座,长度为7317.66米,占线路总长的33.1%,路基长度为1210.56米。计划工期59个月。
  宝兰高铁是我国在西部湿陷性黄土区修建的首条高等级铁路客运专线,全线地质地貌复杂,途径黄土高原区域,沟壑纵深,桥隧比高达93%,两座隧道最近的距离不到100米,一桥一隧成为宝兰高铁的独特景观。在施工过程中,四局人利用水电成熟的无人机航测技术,采用了“现场数据采集、自动分析处理、及时处理、及时预警、远程监控”于一体的隧道施工监测信息化管理平台”,努力克服了黄土湿陷性最强、黄土陷穴最发育、滑坡地质灾害最严重、发育最密集和地震带活动频率高、强度大的“四最一强”地质环境挑战。从2013年至2017年通车,宝兰高铁10标段在全线所有标段中,从跑步进场、桥梁施工、隧道开挖,到线上主体工程施工和线下主体工程施工,始终处于第一的位置。同时,10标段标准化建设也得到社会多方的认可,未曾出现任何质量事故。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专家赞扬道:“水电四局承建的10标段,在同标准、同条件的客专中是最好的。”
  随着宝兰高铁的通车,使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一举融入“四纵四横”全国高速铁路网。从古丝绸之路起点陕西西安向西到新疆乌鲁木齐,一条长达2300多公里的“高铁丝路”将融入“全国高铁网”,共同助力“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