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张海宁)他是一名工程师,有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公路和建筑双重执业资格、是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监理工程师。自参加工作以来,他长期奋斗在施工生产一线,先后辗转海南省、河北省、河南省、新疆、江西省、内蒙古、天津、重庆市、广西省等9个省份,参与了12个公路项目的建设施工,先后担任过技术员、主管、科长、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项目经理、分公司总工程师等职务,他是“全国电力建设优秀项目经理”--鲁承刚。
鲁承刚现任南方工程公司总工程师兼梧柳高速公路项目经理。“讷于言而敏于行”,这是他多年从事技术工作所养成在的做了些什么。”他自己以身作责,同时他的这种风格也影响着周围的人。
敢于担当讲奉献
2013年,水电四局中标广西梧州至柳州高速公路工程项目,该工程是水电四局在广西承建的首个竞标项目,是进入广西市场的第一战。项目部承担土建工程№A01-3合同段工程施工,路线全长20.94公里。
开工伊始,他就像旋风般转战在工地和指挥部,早上八点,在工地巡视,晚上睡觉前也要到工地查看一遍,中间除了吃饭、记录施工日志、开会能见他在项目部,其余时间要么驻扎在工地上,要么在地方到“五到位”,即在布置时,思想发动到位;在组织施工管理中,岗位责任到位;实施时,工作合力到位;在完成任务时,考核检查到位;在兑现奖惩时,谈心疏导到位。他认真贯彻系列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形成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责任追究闭环管理机制。项目部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项目营地、预制梁场、混凝土拌合站的标准化建设多次受到上级领导、业主的好评。他始终坚持“精管、严控、细算”六字诀,抓好项目管理。组织人员采取成本倒推法,准确测算实际成本与合同预算价之间的差额,推算实际利润,严格掌控成本投入,并加强变更管理工作,使得公司获得较大收益。
生活中,他勤俭节约,不奢侈浪费。他对别人要求严格,对自己更是丝毫不肯放松,在基层项目部工作就没有了节假日的概念,工地一待就是一年。是一位朴实、敬业的基层领导蒙江大桥,全长948米,地下溶洞极为发育,为解决桩基溶洞处理难题,他带领和指导工程技术人员详细记录各类施工数据,根据溶洞大小及类型选用不同的处理方法,经过重重技术攻关,顺利实现全幅贯通,并且蒙江大桥桩基经检测全部为I类桩。他联系项目实际,将《岩溶地区桥梁及隧道施工可行性研究》作为项目部科技创新项目,进行深入研究,定期对小组成员进行辅导,尽自己所能将多年施工管理经验传授给年轻人,并且该项研究获得公司2014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
广西地区湿热多雨,梧州至柳州高速公路全线边坡塌方、滑坡频发,边坡处理复杂、难度大,是全线施工的难点,他多次受业主邀约,以专家身份参加边坡处理方案制定、评审,凭着多年的工作经验和雄厚的知识储备,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施工方案并得到了认可,为顺利推进全线工程进度作出了突出贡献。程中的运用》《公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与进度管理研究》等,论文的发表不仅促成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也凝聚着他对路桥建设事业的热忱。
梧柳高速公路项目在2015耀2016年连续被业主评为“优秀项目经理部”,鲁承刚个人连续两年获得“优秀项目经理”荣誉称号,并获得2016年度“中国电建优秀项目经理”和“全国电力建设优秀项目经理”荣誉称号,荣誉是智慧与汗水的结晶,也是再攀高峰的鼓励。
他扎根施工第一线,始终坚持“干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拓一方市场”的理念,注重加强过程监控,认真履行合同,在工程项目管理实践中科学组织抢进度,综合防治保安全,精细管理抓质量,开源节流创效益,实现了项目工期、安全、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和均衡发展,以过硬的工程实体质量赢得了业主的满意,以实际行动在广大员工中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以全身心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