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张玉勋:以实干诠释初心 用奋斗践行使命

  四局讯(侯雪雪)二十二年一如既往,迎着朝霞,目送日落,伫立星空,一身汗水,满是泥土是他真实的写照。他勇于担当,攻坚克难,用实干笃定前行,用责任书写担当,用信念攀登高峰,他就是北方公司副总工程师张玉勋。

系统思考 笃行实干的践行者


  “一个项目的建设成功与否关键在制度,只有良好的管理制度,才是项目实施成功的基础。”这句话是他常常提在嘴边的一句话,善于思考、站在系统的角度并结合项目实际,补充完善项目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绩效考核,实现压力传递,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推动施工生产工作落到实处。
  他对各阶段、各环节的工作任务进行了总体的部署,确立了工作思路,制定了建设目标,明确了重点任务,并通过各项管理制度落实目标任务,推行关键线路分段负责制、严肃日生产计划未完成问责制、启动重点工作领导挂牌制,他的一项项举措,推动着项目部各项工作有序进行,为项目的优质履约提供坚实的保障,获得了业主、监理以及地方政府的一致赞誉。
  为了做好现场标准化工点布置,他亲自制定了众多项目部的标准化工地建设工作方案,白天带安全管理人员到现场布置建设方案,晚上守在电脑前进行标准化宣传图的筛选,确保标准化建设符合要求,第十七项目的营地、玉树国庆水库的观景平台及文化墙等样板成为了北方公司推广的榜样。

勇于担当 攻坚克难的先行者


  他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冲锋在前,甘于奉献。在玉树国庆水库期间,他克服高原缺氧、低压高寒、雪期长、有效施工时间短等重重困难,基座混凝土“破冰”、清渣工作进展缓慢,基座混凝土处理如鲠在喉,直接影响项目部的关键线路,严重制约着项目部完成大坝封顶的年度任务目标。面对重重困难,他敢于担当,迎难而上,主动穿上胶鞋,拿起水枪、铁锹和扫把,带领项目员工奋战一线,在现场连续奋战了16天,累计工作260多小时,顺利完成沥青心墙第一层填筑,为沥青心墙填筑营造了良好的开端同时得到各参建方的认可。
  填坝期间,他早上7:30站在了大坝上,反复确认夜班坝壳料和沥青混合料填筑的完成层数和碾压质量;中午1:00顶着烈日测量着沥青混凝土仓号内的温度,核算着当天第二层摊铺的进度;晚上12:00伫立在各水泵坑边上,一遍遍检查着各水泵抽排水的性能;面对高强的紫外线、彻骨的寒风,他没有畏惧、没有退缩,“五加二”、“白加黑”、“晴加雨”,日复一日、月复一月,从不中断,见证着各关键节点工期的按时或提前完成。
  2022年3月份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期间,俄乌冲突升级国际社会动乱不安的大环境下,北方公司在伊拉克巴士拉供水项目急需上人前去对接,他敢担当勇奉献,主动为公司、北方公司的发展排忧解难,主动请缨到伊拉克实地考察,在伊拉克几个月的时间,对伊拉克学校项目及水泥厂项目前期筹划、现场施工提出建设性意见,得到国际公司和国外业主方的高度认可。

统筹谋划 项目利益的维护者


  他高度重视项目前期策划,提高整体项目管控水平。在酒泉洪水河水库期间,结合国庆水库建设过程中的不足,在土石方平衡、沥青混凝土运营方式等方面,筹划完善酒泉洪水河项目前期策划,优化工程分包管理,提高配置社会资源的能力;强化目标成本管理,深化全面预算管理和设备物资管理,提高降本增效能力,为项目部后期工作顺利推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项目建设和施工过程中,他始终是项目利益的坚定维护者。从项目的合同谈判、项目实施、项目监理、项目验收、项目变更等各个环节,提前谋划布局,树立风险和施工效益共赢的经营意识、双赢意识,在多年的理论性管理知识基础之上,他多次去施工现场进行验证,优化施工方案,他独到的管理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各项施工生产任务如期完成,变更索赔工作顺利完成。
  在玉树国庆水库期间,上坝料由于业主原因导致无法开采,直接影响到项目关键工期,他“想业主之所想,急业主之所急”,积极主动出谋划策,帮助解决难题,最终顺利完成了大坝封顶的年度目标任务。之后,该项目由于变更索赔工作滞后,他带领项目班子成员,主动对接业主,统一思路,主动找设计,多次组织专题讨论会议,最终完成变更索赔2600多万,使亏损项目转为盈利项目。

言传身教 年轻同事的引导者


  在工作生活中,他通过言传身教,让身边的同事受益匪浅,是同事们的良师益友。在玉树国庆水库期间,基座混凝土化学灌浆在一群小年轻面前很是“陌生”,由于灌浆所需压力小、材料特殊,想找到与之相匹配的灌浆泵甚是棘手,他带领项目员工,积极钻研,通过原理讲解讨论、画图推敲,再到购买材料、实物组装,经过反复的试验,一台独属于国庆水库的灌浆泵诞生了,顺利的解决了齿槽基座混凝土止水的难题,让项目部员工对灌浆作业都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工作中,他坚持采取放手使用、宏观指导、个别帮助、依材施教、定期考核的方法,使新参加工作的大学毕业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了能独当一面的水平;在生活中,他采取以身垂范、交心暖人、寓教于乐的方法,掌握每个人的专业特长、脾气禀性,使自己成为了他们模仿的“娃娃头”。但不论再忙,张玉勋从没放弃学习的习惯,他也常鼓励身边的同事多考证,常说“以学带干、相互促进是提升技能的捷径,”甚至还贴心的帮他们制定学习计划。  作为技术“引路人”,在人才队伍培养上不局限于理论知识,更注重施工现场的思考与做法。他常常和技术员在会议室里探讨施工方案,大多时候是只听不说,他希望每个人都能开口表达自己的想法,即使行不通也不作批评。事后,他会拿起施工图纸和他们一起奔赴施工现场,对照图纸再逐一讲解,这样让他们的印象更深,教学也更直接。
  山高路远,风雨兼程,矢志争先,敢闯敢拼。梦在前方,路在脚下,数载青春,与群山为伍,与江水为伴,荣誉见证成长,奋斗筑梦前行,他用奋斗点亮青春,用责任担当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