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04版
本期发布:
回家过年
  作者:张恩博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之中人们最重要的节日。春节象征着万家团圆,游子无论走多远,走了多久,都记得回家的路。我就是这万千游子的一员。
  2022年,使许许多多历经的人永远难忘,也是我到项目过的第一个新年,项目部虽然没有城市里的花红柳绿,车水马龙,也没有家里爸爸妈妈做的热气腾腾的饭菜,但有热心的领导关心我们,同事间的关系也很融洽。春节期间项目部也组织进行了贴春联、挂福字、剪窗花等传统民俗活动,同时为了让我们留守人员感受家的温暖,项目部策划了“群英荟萃”特色年夜饭活动,品尝各地特色美味,分享年终收获见闻,交流生活工作体会,欣赏春晚精彩演绎,现场年味浓厚,在道贺祝福的欢声笑语中,让我度过了一个温馨又有意义的新年。
  2023年,终于不再是父母在视频里对我的挂念唠叨,我们可以安心地踏上归家路。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思乡的情绪无边无际地蔓延开来,想回家的念头如施了肥的野草般疯长,还记得小时候是多么地喜欢过年,有新衣服穿、有压岁钱拿,还有窗外传来的震耳欲聋的爆竹声和妈妈做好的酱猪蹄、红烧鱼等年夜菜,香气扑鼻。三世同堂,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端起酒杯开始享用美味的年夜饭。吃完年夜饭,一家人又欢聚在电视前观看春节联欢晚会,等待着小品演出,在轰隆的鞭炮声中一起守岁,迎接新年的钟声敲响。
  如今长大了,过年也不再像小时候一样“忙碌”,不再有兴趣买新衣服,不再盼望吃糖果,也不再和兄弟姐妹们一起打闹。而如今我们盼着的回家过年,变成了团聚,可以陪父母说说心里话。同时我们又很害怕,害怕父母那期望的眼神,害怕父母那渐渐发白的头发。曾几何时,我们为了学业、工作离开他们,透过那充满期望的眼神,可曾读懂那背后的寂寥,那充满笑容背后的等待。我知道,过年了,回家,就是对他们最好的礼物。
  家,是一个人的身体和精神最能依托的地方,也是最能体现和表达情感的港湾,因为,我们所有的关心、牵挂、祝福都是最先送给亲人;我们所有的喜讯、快乐和成功都是最先想与亲人分享;我们受到伤害,出现伤痛,受到打击和挫折,甚至人生失意,都需要亲人的鼓励和疗伤才能康复;我们所有的面具都只有在家才会脱去,所有心里话也只有在家的庇荫之下才能开怀畅谈。家,是每个人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有家人在身边,就有一种安心与甜蜜。
  回家过年,也是无数个坚守在一线岗位上的水电建设者殷殷期盼,是他们牺牲了与家庭团圆的机会,是他们的默默付出,让我们得以回家过年,他们是伟大且敬业的。让我们将祝福送予他们,祝他们在新的一年里,兔年吉祥,平安喜乐,幸福安康,春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