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03版
本期发布:
激活班组“安全因子”夯实安全管理根基
  作者:吴晓斌 夏岩松
  由公司承建的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西延伸段土建4标项目,起于龙溪站,止于民安大道站(不含),全长2.9千米,其中包含2站(龙溪站、嘉州路站),2区间(嘉州路站~龙溪站区间、嘉州路站~民安大道站区间)和1竖井(嘉州路站~民安大道站区间TMB始发竖井)。
  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项目面对着四“大”两“小”一“关键”的重难点。地下管线错综复杂,产权单位多,迁改工程量大;车站主体及附属均为大断面暗挖;车站全部采用机械开挖方式,作业体量大;区间存在叠落暗挖隧道,施工工法多、工序转换频繁、沉降及变形控制要求高,综合施工难度大;地处核心城区的繁华闹市区,施工场地狭小;暗挖车站地下作业空间狭小;嘉州路站“先隧后站”为4号线西延伸段全线的“关键线路”,面对安全管理重难点,项目部从未放弃探索实践。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正是因为难题众多、挑战重重,项目部在生产施工过程中才更加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各项工作,最终使得工作取得圆满成功。若无细节,便无精品,若无安全,便无辉煌。
  责任在肩 使命如山
  在这里,我们能见到团结奋斗的砥砺,能听到巍峨雄壮的歌谣,因为这是一支铸造梦想的队伍。安全责任在肩,工程任务在前,日常管理工作中,项目部紧紧围绕“5831”安全屋模型开展日常活动,夯实安全管理5项基础,强化8大安全支柱,增强安全管理3大支撑,不断创新安全管理方式,最终实现安全管理零事故目标。
  聚阳才能生焰,拢指才能成拳。一个人的奋斗,成就更好的自己,一个集体的团结,成就更加辉煌的前行。当工程告一段落,我们意识到正是因为这样的精诚团结的班组体,我们才得以踏破荆棘、夯实安全,成就未来道路上的惊喜万千。
  安全在心 制度在前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责任的阀门拧得再紧也不为过,只有安全上万无一失,才能避免一失万无。一份完善的统筹规划,让人安心,也让人放心。将安全制度落实到实际行动,让“五抓五促”真正惠及工程,便是项目建章立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超前筹划”避风险,实现安全操作流程化。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编制不同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采用网格化管理分区落实责任人,实现管理方式的超前筹划;有针对性筹划和优化施工方案,建立了不可接受风险清单,通过关键节点验收、安全技术交底等手段规避施工隐患,从源头上确保施工安全可控,实现实体方案超前筹划;注重新技术、新材料应用,采用BIM+智慧工地方式,做到了“智能化”“可视化”“精细化”,实现科技创安超前筹划;通过危险源辨识、评价,风险分级管控、危大工程清单及管理措施,实现风险管控超前筹划。
  推动“五抓五促”保安全,抓紧培训教育建设。通过抓员工教育学习,促进培训多样化建设。以入场“三级”安全培训教育为基础,做到岗前强制学;利用重庆市建筑安全教育优秀学习平台,督促大家学;利用安全体验馆,组织作业人员进行“沉浸式”体验学;由管理人员主持召开每班班前会,带领大家共同学;针对每个工种的岗位风险、职责、操作要求和应急处置方法编制“两单两卡”小卡片和手册,做到分工种学习。与此同时,设立“平安365超市”,开展安全培训、应急演练、发现身边隐患、“安全之星”评选等活动更是家常便饭;通过管理制度上墙,作业指导书进口袋,内业资料标准化归档等方式,抓“动”“静”结合,促进基础管理建设;通过严格的策划和组织,狠抓现场标准化建设,各类安全设施做到了定型化、规范化,齐全有效;坚持执行日、周、月隐患排查与治理长效机制,促进了安全的规范化管理;通过架设系统喷淋、抽排烟设施,采用降噪风机、空压机,设置隔音棚等对现场作业环境进行改造提升,通过为作业人员免费发放降噪耳塞、专业防护面罩,定期职业健康体检,促进了员工的职业健康;通过TBM地面监控中心和“智慧工地”系统等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实现了对施工现场的全方位动态管控;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项目利用互联网+隐患管理模式,对现场隐患进行远程辨识及预警管理,促进了安全管理效率提升。
  创新发展 安全为先
  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艰苦卓绝的奋斗背景图纸上,定然浸透智慧的汗水。当推行安全质量成为我们的责任义务,创新发展也必将成为最得力的助手。
  推动安全生产的过程中,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项目也有众多自己创新性的应用和发展,智慧工地系统的全面应用大放异彩,智慧工地系统可以做到在人员实名制、进出场管理、现场行为监控、扬尘噪声等环境监控、AI识别等全覆盖安全辅助管理;安全管理结合HSE信息化建设令人拍案叫绝,建立HSE知识库,为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全方位专业技术支撑的同时监管各项安全工作开展;BIM技术的应用彻底实现了施工现场布置、工序施工等可视化交底;“安全文化长廊”建设独受建设者青睐,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文化长廊”,对作业人员进行潜移默化教育的同时传播安全、质量管理文化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龙门吊增加安全防护装置让生产更加得心应手,通过加装红外线限位器,操作室监控,配备手机存放柜等小举措,为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大隐患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创新安全管理方式,发展安全意识建设,让安全谱写赞歌,给辉煌创建希望,未来的道路,青年创新发展、实干理论并进才是终点。
  党建+安全 融合发展
  “党建+”是开启幸福的一串独门密码,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西延伸段土建4标项目党支部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党建+安全”(党建+安全理念、党建+安全责任、党建+安全管理、党建+安全文化,)的带动、指引作用,以组织的强大政治优势凝聚力量,让团队的正能量、优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成为项目工程推进的“活力源”,源源不断地迸发出推动生产经营的不竭动能,实现党建赋能,打造重庆轨道交通品牌项目、亮点项目、特色项目。
  将安全发展理念、防范化解安全风险、应急能力建设等内容纳入党员日常学习范畴,通过开办农民工夜校,从安全技术交底、安全事故分析、常见预防措施、应急演练等多方面对农民工进行宣贯培训,筑牢一线人员安全生产思想防线,是为“党建思想+安全理念”。
  建立“党员示范岗”“党员安全责任区”,选拔“党员安全监督员”,开展党员身边无“三违”和“人人都是安全员”“党员红臂章”等活动,凸显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带动责任区内员工履行好岗位安全职责。是为“党建责任+安全责任”。
  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完善“责任清单”,建立覆盖全员、全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利用分解工作清单和责任矩阵,细化工作标准,严格考核管理。形成安全生产“一把手”总负责、多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是为“党建工作+安全管理”。
  “视觉文化”进一线,打造“花园式”办公环境,建立文化橱窗,引导员工以项目为家,与项目共荣;“亲情文化”进班组,注重改善生活条件,通过“夏送清凉”“冬送温暖”,逢年过节“送关怀”等,营造亲情氛围;“价值文化”进人心,利用每日班前会,强化安全教育,使员工守牢安全质量生产红线、底线、生命线,是为“党建活动+安全文化。”
  项目将党建工作与安全生产各面相结合,深入人心、春风送暖,得来花团锦簇的美好局面,也使得项目安全质量管理各项工作迈入新台阶、更上一层楼。
  云程发轫、万里可期,下一阶段,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西延伸段土建4标项目将紧扣新安全生产法,以“5831安全屋”管理模型为理论基础,持续不断提升项目班组安全标准化建设和安全管理水平。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经得起摔打、考验、磨砺,方能够成为奋斗路上的耀眼星光。愿我们始终将安全牢记心间,让质量乘风破浪,真正做到并不断完善“激活班组‘安全因子’,夯实安全管理根基,打造安全标准、精品典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