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姚雄飞
近期,深圳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为积极响应政府和深圳市地铁集团的号召,协助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有效管控疫情传播风险。深圳地铁12号线项目及盾构工程公司积极响应,组织青年员工建立抗疫先锋小组,火速支援深圳市疫情防控工作。项目青年员工踊跃报名、挺身而出、奔赴“疫”线、冲锋在前,全身心投入深圳市疫情防控工作中,司博就是其中一员。
司博是盾构工程公司一名盾构机司机,在经历21年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后,救援人员头顶暴雨、脚踏洪水到车站隧道中将所有人员救出这些画面每每在脑海中浮现,在看到项目团支部的号召后他主动请缨,加入“中国电建抗疫先锋队”。和日常抗疫志愿服务不同的是,他这次承担的工作需要深入疫情防范区,任务更重,时间更长。在抗疫工作之余,他也用手机和文字记录下了自己这一段特殊的经历。
3月16日晚,深圳地铁12号线项目团支部群中发出紧急通知:因深圳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深圳各区疫情防控工作者极度缺乏,为积极响应中电建南方公司组建“抗疫先锋队”的号召,深圳地铁12号线项目欲征集5名抗疫志愿者,支援深圳各区的疫情防控工作。看到通知后,在简单和父母沟通,征得同意后,报名参加此次抗疫志愿服务。
3月17日,刚刚吃过午饭,手机响了,是一同报名同事的电话:“刚接到中电建南方公司紧急支援通知,要出发了,抓紧时间收拾一下,到门口集合坐车。”短短数语,就让我感觉到疫情形势的紧张严峻,提着行李到达门口,项目领导正等着我们,临行前,他不断叮嘱:“一定要做好自身防护,一定要听从南方公司领导的指挥,积极配合好当地社区医护人员工作,平安归来,向你们致敬。”
在经过半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福田区梅林一村疫情防范区,志愿者安排我们逐一进行消杀、核酸检测。进入志愿者临时住所,放下行李,中电建南方公司领导召集所有志愿者进行上岗培训和誓师大会,辖区的医护人员为我们详细讲解了志愿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和应对办法。
3月18日,接到南方公司领导分配的任务,今天我们五人负责“扫楼”,扫楼,就是志愿者挨家挨户排查居住信息,督促居民及时做核酸检测,同时在扫楼的过程中,还可以了解到每家每户的生活情况,遇到家中有行动不便的老人还可以及时安排核酸上门服务,家中缺菜少粮的,可以及时向社区反应,及时补充......扫楼的过程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你们是谁?我不认识你们”一位老人执拗的不肯开门。“我们是志愿者,奶奶,您今天做核酸了吗?”我们回应道,“我不认识你们,外面都是病毒,我不会给你们开门的。”眼看沟通无果,我们拨通了居委会的电话,他们给我们提供了老人的儿子的联系方式,老人听到儿子的劝说,小心打开了门,同行的医生也顺利的为老人做了核酸采样。这时晚上9点,我们急忙赶去下一户。
“不做了,不做了,天天这么晚,还让不让人睡了”,“他们特别辛苦的”旁边的女主人急忙解释道,在做完采样后,女主人递上几瓶矿泉水给我们,“还是留给家里用吧,现在每家生活物资都缺乏。”我们推辞道,“我们是做餐饮行业的,在封小区的前两天我们刚刚进了一批货放在仓库,封的太急,没办法处理,现在我老公在家里急得直跺脚,他也不是故意的,麻烦也理解一下哈。”女主人的一番话道尽了他们的无奈,我们面面相觑,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在做简单道别后,我们和医生乘车回去了。
“终于可以换上轻便的口罩了,今天辛苦你了小伙子,帮我拎着医疗箱爬上爬下的”,褪下防护服的医生脸上是被防护服和口罩勒出一道又一道的印子,混杂着汗液和哈气的头发也贴到了一起。“我女儿现在两岁了,从一月份以来,疫情就一直反复,我也没办法回家,只能每晚给她姥姥打电话,才能看到她,今天太晚了,就不打了。”说着医生的眼角在路灯下泛起了泪光,此时是晚上11点。
正如今天深圳卫健委公众号文章封面所讲:“你出不来的门,是多少大白大蓝回不去的家。”在深圳生活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不易,也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体谅,可以共度难关。
3月19日,在忙碌了一天的“扫楼”之后,我们回到了住所,会议大厅中志愿者们七七八八的瘫坐在椅子上,有的在大口大口的吃着饭;有的已经在椅子上睡着了;还有的在和队长核对着核酸采样人数以及汇报工作进展情况。社区的书记爷爷还在忙碌的和别人打着电话,他是这边社区的书记,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因为疫情的原因,社区人手不够,很多事情都是他一个人操办的。
他和我们讲:“这几天不断有好消息传出来,现在盐田、坪山、光明等五区“解封”,后续地铁、公交也将恢复正常通行,慢慢的都会恢复正常的。”听到他的一番话,我们又燃起了斗志,这几天的辛苦终是没有白费。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讲到:“长征永远在路上。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当时代的接力棒传到我们手里,我们能做的就是听从国家号召,听从党的指引,走好我们这代人的要走的新长征路。殷忧启圣,多难兴邦,我们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就一定能取得这场战“疫”的最终胜利。
四局人的抗疫故事还在继续,疫情结束的春天不会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