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03版
本期发布:
工地的腊味
  作者:曹禹
  过了腊八时节,进入腊月,年味也就越来越浓了。鲁迅先生曾在《祝福》中提到:“过年是要杀鸡,宰鹅,买猪肉的……”。这腊肉香肠,就是南方人过冬过年的仪式感,尤其在四川这个美食之都,更是不可或缺的。于是掀起了一股自制腊味的热风,形成了一条独特饮食文化链,挑逗着寒冬里别具风味的食欲,洋溢着家的气息。
  要谈地铁施工管理,项目部员工们是各显神通,但是谈做美食,则要向食堂主厨杨师学习了。杨师虽是陕西人,却已在四川工作多年,算是半个四川人了,由他腌制调味的腊肉、灌制的腊肠有着地道的四川麻辣风味。
  年轻技术员敲惯了电脑键盘,哪见过这个阵仗,不断的让杨师讲解腊肉香肠的制作方法,而杨师也毫不吝啬地分享他的独家配方,他将刚买回来的一大串猪小肠摆在砧板上,大声讲解着:“先将猪肉绞成肉丁,再用盐、醋将猪小肠反复清洗干净,然后将辣椒面、花椒面、盐、白糖、酱油、味精等各种调味料与肉丁搅拌均匀……”,这样一顿复杂的操作下来腊肉香肠也制作好了。看着棚子里挂满的腊肉香肠,感觉整个冬天都充满了富余,也让一年到头随项目四处漂泊的我们有了归属感,感受到了家的温馨氛围。
  腊味不光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思绪、一种情感,它是年味的象征,也是舌尖上的乡愁。正如舌尖上的中国所说:“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回头再看看那一串串饱满润泽的腊肉香肠,散发出阵阵醇香,眼前不由浮现起家人团聚的场面,似乎更诱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