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钱归回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十个坚持”,其中两次提到了“创新”,即坚持理论创新和坚持开拓创新。在中国共产党百年苦难辉煌的奋斗史上,始终坚持守正创新,与时俱进,大胆进行制度创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并领导中国人民全面推进创新,各行各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许多领域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上,作为国有企业,我们必将高举“创新”引领发展的旗帜,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
坚持守正创新引领发展航向不偏离
“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企业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才能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创新发展理念,兼顾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在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面前做出正确的取舍抉择。“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只有全面坚持党对创新工作的领导,才能确保我们步调一致、航向不偏,才能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集中力量和优势攻克难关,才能更好地服务企业自身建设。过去、现在、未来,无论是理论创新,还是实践创新、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都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守正创新,始终坚持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初心使命为检验的根本标准,才能为开拓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与活力。
坚持战略导向在解决矛盾难题中谋求主动创新
创新成为赢得发展主动权的重要手段,特别是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创新成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工效和动能最有效的手段。要在竞争中赢得先机,就必须坚持创新,并把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导向,企业要发挥好出题者的作用,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当前,我们企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履约能力不强、盈利能力低下、掌握的核心技术少等诸多矛盾,要在困境中脱颖而出,必须把创新作为企业的战略性安排,主动对标世界一流,在管理上升级,在技术上超越,特别是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集合精锐力量,尽早取得突破,才能从根本上树企业品牌,创立企业信誉,强化企业竞争硬实力。
坚持前沿攻关加快创新占据竞争制高点
“我们国家进入科技发展第一方阵要靠创新,一味跟跑是行不通的,必须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已经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已经进入深水区,“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肯的硬骨头”,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的大背景下,企业只有立足世界前沿,抓住大趋势,下好“先手棋”,不断打破常规,大胆创新,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探索更多人类未知的领域,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只有创新在前,才能赢得战略机遇,否则就会错失战略机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作为老牌水电建设企业,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随着我们深度参与新型市场领域,更应摒弃传统思维,以超凡的创新能力,在跟跑、并跑中实现领跑,才能为未来谋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坚持依靠群众在万众创新中实现新作为
企业要为群众创新清障搭台,要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更多的机会。企业要大力培养高端创新型人才,更要激发全员创新的活力,培养全员创新的精神,提升企业创新的综合能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工作氛围。既要对取得创新成果的人员给予奖励,也要对创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人员给予更多的包容与支持。企业党组织要加强对创新的引领,依靠群众、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到创新创造队伍当中,在员工中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尊重首创精神,号召员工认真对待自己的岗位工作,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优化工艺流程和技术方案,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效和品质,为企业在同质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战略主动和先机。企业要加大创新工作室的覆盖面,强化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让全体员工焕发工作热情、释放创造潜能、创新开展工作,构建全员参与创新的新格局。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只有勇于面对挑战,坚持主动创新、全员创新,不断加快创新步伐,才能为企业的明天铺出一条通天大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