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贺建辉 赵云红 “我不是什么领导,我就是业务员,一个普通的追梦人。”从祖国的水电事业跨越到风电领域,他一步一个脚印,走过三峡大坝,走过木兰围场,走过烟雨江南,在戈壁滩上绽放出不一样的风采。他就是连续三年被评为甘肃省质量管理小组卓越领导者的高治学,也是四局公司2020年度“优秀项目经理”、酒泉经济开发区首批“优秀企业家”、酒泉市“2020-2022年度市级领军人才”,现任中国水电四局(兰州)机械装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酒泉新能源公司总经理。
作为酒泉新能源公司质量管理工作第一责任人,他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他指导完成30余项成果,先后获得甘肃省、青海省和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一、二等奖;指导建设的酒泉新能源公司质检班组和焊接班组先后荣获甘肃省、青海省质量信得过班组、电建集团青年文明号等荣誉。
作为甘肃省质量管理卓越领导者、酒泉市领军人才,他并先后随酒泉市工信局到玉门、瓜州等风电场和企业制造现场,就如何提高风电设备利用效率、如何降低风电设备故障率、光伏和光热组件生产制造技术和质量问题等方面为企业进行答疑解惑。
精一步持之以恒
1999年7月,他大学毕业,带着对未来的梦想和对水利水电的好奇,来到水工机械总厂报到,光荣地成为四局公司职工。
当时,由国务院组织建设的三峡工程一期工程大江截流完成,二期工程紧锣密鼓的开始筹建,四局公司作为主力军参建其中,水工机械总厂更是倾全厂之力为三峡建设贡献全部力量。他就是在这个时候加入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建设队伍,开始了他往后二十余年的工程人生。
他时常说,“我们一批大学生,能有幸参加如此宏伟的世纪工程,能在三峡建设中锻炼成才,让我们的青春多了一抹浓重的色彩!”
初到三峡时,惊涛拍岸、湿热难捱,北方出生的我们,过来很久才适应了当地的青山绿水和汗流浃背。培训结束后,我们就在公司的组织下深入基层,从一线员工做起,向老师傅们学习,向前辈们学习,慢慢从学生向职工的角色转变。一线的工作结束后,他被分到车间做技术员,为保证技术工艺的正确性和指导性,他深入车间向老师傅学习经验、向前辈学习心得,走遍了三峡的工地,感受了一线同事的工作状态,逐渐了解了一线作业的不易,深感自己责任重大。因为掌握了施工的第一手资料,他的技术工艺有了针对性,并有极强的指导性,施工起来减少了好多繁杂步骤。由于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和对一线同事的一种特殊感情,他在管理上严格要求,在工艺上敢于创新,学习阶段的各项工作提高的很快,他所在的车间技术突出、质量优良,进度有保证。并在实践和操作中,经过基层的摸爬滚打,对蓝图和一些技术文件,能发现不同程度的不足,有效的解决存在的问题。也就是那段时间,他在技术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峡的各项管理和要求,都是按最高标准执行的。在三峡期间,他先后参加了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压力钢管制造、EL120栈桥制造、自动扶梯钢箱梁制造、各种钢模板制造、拦污栅制造及安装、EL82栈桥制造及安装、150拌合系统改制及安装工程、电源电站钢闸门制造及安装工程、大型设备监造。这些项目经历,使他在技术、质量方面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后来又陆续参加了长洲水利枢纽工程钢闸门、拦污栅、拦污排制造、坝顶启闭机钢结构厂房制造及安装工程;参加了安哥拉万博和马兰热钢结构制造工程;参加了小孤山、纳子峡等闸门制造工程。由此他在技术工作上更加得心应手,在管理工作上也积累了一定经验。
这大大小小的工程项目,留下了他年轻的身影和奋斗的足迹。在水工机械总厂三峡分厂、长洲项目部、张北项目部工作的十多年间,他从一名初出茅庐的学生到技术员、质检员,再到项目部负责技术的工程办主任。他每一步走的坚实、每个阶段学的扎实,这些和“水”作伴的经历,这些青春留下的印记,伴随着他的整个职业生涯。
深一步砥砺前行 2008年新能源风力发电大规模的走入人们视线,全国开始规模化的投建。在张北风电66套塔筒的制造过程中,他从摸索到熟悉,对风电塔架设备有了一个全新的概念。为了将焊接完成后平面度控制在1.5毫米之内、顶法兰保证在0.5毫米,他每天像时钟一样转个不停,从测量钢板下料尺寸到控制组对错台量、焊接电流值,再到确保打砂等级等,每一道工序他都要亲自参与,即使如此平面度和椭圆度还是出现了偏差。面对这种情况,他不服输的劲头又上来了,在认真分析了产生偏差的原因,核查了组对间隙、下料尺寸之后,他判断是焊接过程和焊接方法出了问题,于是将焊接顺序进行了调整,并在此基础上将两个法兰把合进行焊接,用此方法焊接完成后,平面度、椭圆度完全符合要求,就这样他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张北风电项目的顺利完成,为水工机械总厂培养了一批风电专业人才,在管理模式上也取得新成效,为此后水工机械总厂追风逐日谱能源新篇,载歌载舞展青春风采的后水电时代埋下了伏笔。
有了张北风电项目的经验总结,正在谋求企业转型升级的水工机械总厂,紧紧抓住时代机遇,十年间在酒泉新能源公司、四川区域经理部、祥云公司、新疆恒合公司形成生产规模,新能源布局初具规模,他也南下北上,根据总厂的安排在多个区域任职,追逐风电的美好时光。
2009年10月,西北风凛冽,他踏上了丝路重镇酒泉。他以总质检师的身份经历了酒泉新能源公司的初期发展,从瓜州干河口第五风电场华锐50套塔筒项目任务开始,酒泉新能源公司连年任务饱满,科技创新、文化发展等百花齐放,成为西部地区风电塔架装备制造的排头兵。他带领年轻的质量团队,从质量管理制度的形成、质量管理办法的制定、质量检验细节的优化、QC小组的创立,逐渐形成了适合塔筒制造质量管理监督检验的一套流程,整个质量体系在受控良性向好发展,酒泉新能源公司也凭借着良好的履约精神和优质的产品质量,树立了中国水电四局品牌。
根据总厂整体战略规划和需要,几年间,他又辗转总厂四川区域经理部、加工中心、青海区域经理部,担任了副经理兼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副经理兼安全总监、党总支书记等职务。在各个岗位上尽职尽责,他当总工、让技术服务于生产,让科学服务于技术;他当副经理、让生产经营保持联动态势,占得市场先机;他当安全总监,让习惯成自然,安全文化进车间;他当党总支书记,为“新能源铁军”而倍感自豪!
从河西走廊到川府之国,他先后参于制造了河北、甘肃、新疆、青海、四川、云南、宁夏、广西、湖南、贵州等省陆上1.5兆瓦、2.0兆瓦、3.0兆瓦等塔架制造工程;并参于完成了江苏如东西门子2.0兆瓦海上风电塔架制造;广西兴安风力发电机组安装工程;并逐步参与了安徽庐江EPC农光互补总承包工程;安徽合肥屋顶光伏发电EPC总承包工程和安徽芜湖市无为渔光互补EPC总承包工程。
“这些年间,走南创北,跟随总厂大发展的步伐,对自己人生是一种历练,同时身上的责任和压力也明显增加,时刻让自己充满危机意识、担当意识和敬畏之心。这南来北往的风,让我们这批追风逐日创业的风电人,都定格在那段风起云涌、吹生英雄的时光里,一生都弥足珍贵!”后来他时常感叹当时的那段时光。
挪一步海阔天空 2018年7月,因工作需要,他又回到了熟悉的酒泉新能源公司工作。
当时正值西北风电市场持续低迷时期,西北地区弃风限电形势日益加剧、风电建设审批停滞,这让他认识到西北地区风电塔筒的市场容量已急剧萎缩,市场竞争将十分惨烈。只有紧跟市场走出去,才能迎“风”而上,借“光”发展。于是他先后在海西、瓜州、银川、灵宝、新乡、长垣、成武、曹妃甸、朔州等地布局,编织着一个辐射全国,全方位服务市场的生产网络。
乘宝马驰骋祖国大地,跨骏马奔腾长城内外,没有甘于现状的懈怠,只有紧追时代步伐,勇往直前。2020年,他再次出动,奔赴青岛考察,探索走出去的发展新路子——海上风电市场,于是山东青岛海工装备制造基地应运而生,至此极大地拓宽了酒泉新能源公司的市场覆盖范围,促进了战略合作的项目实际落根,从而形成了持久稳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促进了酒泉新能源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时光清浅,岁月嫣然,携一抹勤勉于流年里,那些镌刻在生命平仄韵律中的坎坷与收获,便是生活留下的馈赠。经过近三年的建设,酒泉公司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产量产值屡创新高,2018年产值6.36亿元,2019年产值11.10亿元,在2020年风电项目“抢装潮”与“新冠疫情”叠加的不利局面和双重压力下,产值突破20亿元大关。为企业风电发展蓝图再添光辉一笔!
这三年里,他主持研发了50余项新装置、新工艺,截至目前,已取得2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200余万元;主持研发的《超低温3.0兆瓦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塔架产业化制造技术研究》项目,解决了3兆瓦以上大功率风电塔筒多项制造难点,为企业带来了500余万元经济效益,最终也荣获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8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不仅如此,还有6项成果通过甘肃省科技厅科技成果鉴定,1项被评为国内领先,3项成果被评为国内先进,4项成果被认定为省部级工法。一点点付出,一点点积累,一点点超越,一点点收获,日新月异的变迁阻挡不住他大胆创新的脚步,更阻碍不了酒泉新能源公司的发展。因企业发展有活力,创新有效果,2018年酒泉新能源公司被评为酒泉市委、市政府2018年全市工业经济创新发展奖励企业,获得奖金845.5万元,2019年获得政府奖励1432.1万元,2020年获得政府奖励1177.43万元,为企业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创造了不菲的经济效益!
发展的道路没有终点,丰硕的成绩背后是无数的汗水与牺牲。他经常对管理人员说,“我们的思想站位还不够高,我们的能力还达不到事半功倍,我们的工作还可以做的更好,我们要在工作中全面提升自己,有责任、有担当,以服务大局为先。我们车间的工人干活太辛苦,你们要管好食堂,让他们吃好,肉必不能少,夜班一定要把夜餐准备好,不能让员工饿着肚子干活。咱们的员工最辛苦,没有他们,我们接了再多项目也办法干,所以岗级不能定低了,工资更不能发少了,项目太忙不能放假的时候要让他们调休,照顾好家里,过好生活。”他在生产现场呆过,最是懂得一线员工的辛苦,也最心疼他们,所以总能在细微之处关心员工、呵护员工。
面对蓝天,暖笑无殇;仰望星空,心至所系。水电事业、风电能源是他二十余年的人生轨迹,在岁月的打磨下,他就像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在指引着酒泉新能源公司的发展方向,他的工作作风犹如春雨润物细无声,激励着一批又一批年轻人执著地去追求梦想。他让周边的人坚信——时光不负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