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情倾测绘匠心终无悔
——记2021年青海省“最美科技工作者”乔世雄
   作者:董慧蓉
  为进一步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荣誉感、自豪感、责任感,近日,2021年青海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单正式公布,共计10人入选,中国水电四局乔世雄同志荣列其中。
  乔世雄同志,于1994年毕业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进入中国水电四局后从测绘一线干起,先后经历了多个工程测量项目施工的历练,从一名普通的作业员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管理人员,目前任中国水电四局设计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28年来,他心系测绘,乐于奉献,不断创新,先后获得多项国家、青海省、电建集团科技成果奖。多次被评为中国水电四局和电建集团“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先后获得“青海省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卓越领导者”“青海省‘十一五’建功立业标兵”“青海省‘十二五’中期建功立业先进个人”“2014-2017年度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先进个人”等荣誉,并连续当选青海省测绘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测绘学会理事。
  面对殊荣,乔世雄不骄傲、不炫耀,仍然每天默默耕耘在自己热爱的测绘岗位上。
  诚如他对自己的评价:我没有什么丰功伟绩,只是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不断摸索、学习,以匠心致初心,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回顾过往问心无愧,迈向未来从容不迫。
  勤于学习孜孜不倦追寻誓言
  工作以来,乔世雄始终将学习放在首位,只要稍微有点空他就会主动加强专业知识和管理理论的学习,他先后取得了国家注册测绘师、英国皇家测量师等资格证书,使自己在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的发挥专业才干。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专业技术干部,为贯彻落实中国水电四局对创建精品工程的目标和要求,乔世雄在日常工作中始终在抓好工程测绘质量管理工作的同时,认真组织有关质量检查和考核活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团队中发挥了很好的表率和先锋模范作用。他要求全体员工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和“一切为顾客服务”的思想,努力提高日常工作中的质量意识和服务水平,做好工作当中的每一件小事。多年来,他所参与和管理的工程测量技术工作均未出现任何质量事故。
  他身体力行的严谨工作作风,深深影响着身边的一大批同事。他说,测绘技术日新月异,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大数据、云计算等广泛用于测绘领域的各个行业,现代测绘技术即将取代传统测绘技术,并将逐步向信息化测绘飞跃。这些都会对每一个人的技术、技能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大家只有不断的学习、探索,才能更好的掌握这些测绘新技术,新工艺,使之更好地为工程建设服务。
   敢于创新挑战艰巨工作任务
  乔世雄始终以“科技为第一生产力”的理念要求自己。在多年的工程测量工作中,他应用过不同的商业化数字成图软件,在水电工程施工测量中此类软件有它的优点,但也有不足之处,给工程测量内业带来一些麻烦。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乔世雄经过反复摸索研究,结合水利水电工程实际情况,开发设计出《数字化自动成图系统(Dads)》,与其他同类国产商业软件相比,该系统成图更直观,工程量计算更简便准确,在拉西瓦水电站工程测量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不仅为企业节省了一笔不菲的采购费,还在后续的水利水电工程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看到国内当前水电工程中拱坝设计越来越多,但是拱坝体形设计复杂,施工测量和计算难度也相应增大。乔世雄开始思考设计出一套更方便、更准确、更快捷的施工测量软件和方案来解决这一实际问题。
  他根据自己在李家峡、龙首、江口等工程拱坝测量计算软件开发的技术经验,结合当时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开发了《黄河拉西瓦水电站拱坝施工测量计算软件》,实现了从测量内业到外业的全部自动化,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该技术软件开发和硬件调试完成后立即投入具体项目使用,获得国家电力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6年初,乔世雄结合本专业工作,完成了《掌上电脑(PDA)在施工测量中的应用研究》科研项目,该项目针对工程测量设计,当时在国内水利水电工程测量中首次研究使用在测量外业放样、曲线测设、断面测量、坐标转换、数据采集、数据计算、图形绘制等方面较传统技术有所突破和创新,使外业作业简便化、直观化,避免了各种人为差错的产生,在拉西瓦水电站的土石方开挖、砼浇筑、地形测量等领域提高了测绘质量和工作效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在企业内,乔世雄较早开展了数字化自动测图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他先后带领和参与完成了甘肃文县柳园、白衣坝、甘肃陇南地区椒园坝、甘肃宕昌县沙湾水电站、青海河南县尕孔水电站等工程的1:500原始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及外业测量和内业成图工作。这几座水电站都是中国水电四局设计院单独承担的设计项目,在人员少、工期急的情况下,得到了有关领导和业主单位的肯定和好评,充分展示出中国水电四局测绘技术实力,为企业树立了良好的的品牌形象。
  甘于奉献勇攀科研技术高峰
  传统的影像图制作需要价值不菲的专业软件和硬件设备,这些对于施工单位所属的测绘单位来说是很难实现的。
  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乔世雄摸索出一种新的方法,在基本不投入成本的情况下,他独立完成了拉西瓦水电站全貌工程影像图、甘肃陇南椒园坝水电站、甘肃宕昌县沙湾水电站原始影像图的制作,并且在甘肃陇南椒园坝水电站原始影像图中实现了建筑三维效果图与影像图的融合跌加,得到了有关专家和业主等单位领导的好评,大大节省了影像图拍摄和制作成本,为此项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发挥更大的作用和效益作出了贡献。
  作为施工测量的基础和基准,他多年来先后完成了黄河李家峡水电站、黄河拉西瓦水电站、长江三峡等10余座电站的控制网设计、优化和平差等工作。
  他研发的《黄河拉西瓦水电站拱坝施工测量计算软件》和《特高拱坝测量控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两项科技成果,软件涵盖了施工测量的全部功能,操作人员只需将外业采集的数据导入后自动进行施工放样、模板复测、混凝土变形、仓号方量的计算,自动生成各类测成果表、平面图、数据表等,直接输出打印,仅需40秒,与常规成果耗时1小时相比效率极高,人为错误为零,彻底将人从海量数据中解放出来。
  当时该项成果的成功应用标志着中国水电四局已自主迈入了智能测绘新时代,得到了广泛的好评和关注,国内先后有40余家网站和媒体转载和报道。研发的《水利水电工程开挖填筑工程量精密计算》的研究应用,比传统计量方法更为精准,且可视化程度高,计量效率高,在多个项目成功应用并获得业主、设计单位的一致好评。
  锐意进取做测绘技术的引领者
  2010年,乔世雄组建了设计院无人机专业技术团队,研发的《无人机低空航测系统应用研究》具有机动灵活、高效快速、精细准确、作业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等特点,能快速获取地形图数据资料,提供高现势性的地形图,形成高分辨率、高清晰度的影像信息和实景三维模型。
  该成果在多个工程中成功应用,使企业在工程施工中减少了大量测量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安全性、生产效率和工程效益,获中国电建科学技术三等奖。在他的积极推动下,中国水电四局也成为中国电建集团各子公司中第一家拥有和使用无人飞机航测的单位。而今,由这支无人机专业技术团队发展壮大成立的中国水电四局设计院智能数字中心已成为国内行业内一支重要的专业技术力量,为国内外多项重大工程提供了现代测绘技术的支撑作用。
  2011年,在白天温度高达60摄氏度的世界最高薄拱坝——伊朗巴哈提亚瑞大坝,乔世雄采用最先进的激光扫描和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带领队员在极短时间内成功完成了原始地形测绘任务,得到了伊朗官方的赞扬。
  与此同时,乔世雄还主持完成了《特高拱坝测量控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高速铁路工程施工测量技术研究与应用》等10余项科研项目,编写完成了《水工隧洞施工测量工法》等多项工法和《一种适用于GB-SAR滑坡监测的可移动观测台》等两项实用新型专利;参与完成了《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规范》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两部行业规范的修编工作,先后取得10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和3项国家优秀测绘工程奖,有12篇学术论文在国内相关学术期刊上发表,其中5篇获得表彰。
  学无止境,达则为先。乔世雄深知现代测绘技术在光电、计算机等相关技术的带动下发展迅速。他在不断“充电”的同时还长期开展了如工程测量基础知识、AutoCAD制图、CASS成图软件、软件开发与设计、BIM三维建筑建模与动画制作、全站仪观测等内容的内部技术培训工作,不仅让员工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整体技术水平,还通过“传、帮、带”等方式,让许多员工成为技术骨干。
  近几年,他致力研究并积极推进的“白鹤滩水电站控制网布设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地基干涉雷达技术在地铁监测工作中的研究与应用、无人机与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灾害中的应用、全自动安全监测系统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GIS+BIM在工程中的应用、拱坝施工测量计算在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应用”等,均取得较好的成绩和社会效益。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乔世雄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了过来,他的努力和勤勉大家有目共睹。如今的他,始终保持着对测绘技术得敬畏之心、执着之情,将与同事们一道,穿梭于水利水电建设的山水之间,践行自己的初心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