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困境中求索 逆境中突围 助推公司国际业务企稳回升再迎新机
  兰国龙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加剧,国际政治经济形势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工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年来国际公司战大疫、迎大考、蓄大势,排除万难、百折不挠、坚定前行,取得了非常不易的进展。
  2021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之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同时也是国际公司新一届领导班子履职的第一年,是公司国际业务打破“瓶颈”、突出“重围”的关键之年。因此,国际公司必须全面系统谋划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国际公司的发展,使各项工作稳健有序、渐次推进。
  一、持续严防死守袁做好境外疫情防控工作
  一是进一步强化各类防控措施,及时调整完善防疫、应急组织体系,健全完善现场防疫应急预案。
  二是积极借助医疗咨询平台、防疫平台,及时掌握境外防疫动态,做好医疗就诊、防疫物资和生活物资三重保障工作。
  三是要从严从细抓好体温测量、门禁管理、定时消毒、错峰出行、分餐用餐、健康情况跟踪、人员出入登记等具体措施的落实。
  二、创新思路方法袁把握野后疫情冶期市场机遇
  (一)高度关注国家层面利好政策。
  一是关注我国对外经营政策。二是关注所在国后疫情时代相关政策。三是高度关注国内外投资开发商的投资计划。
  进一步加强与外界的联系沟通,以国际公司的履约能力为基础,与其投融资能力相结合,积极借助外部资源响应“投建营一体化”市场需求,实现互利双赢、共同发展。
  (二)加强与集团内外部单位的合作。
  一是积极寻求外部合作“借船出海”,通过互利合作提升自身资质,拓展营销网络。二是加强与属地公司的合作“借梯登高”,其对当地资源的熟悉程度、运作能力,提高中标质量,巩固现有国别市场,拓展新的国别市场。三是加强与集团内部单位合作“并船出海”,发挥国际公司在交通、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的优势,积极对接集团各区域总部、代表处,充分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在市政、清洁能源等更多领域取得新的斩获。四是重点开拓伊拉克、智利等新国别市场,以集团国际为依托,抓住“后疫情时代”的黄金期趁势而上。
  (三)主动适应国际市场环境扩大业务范围。一是进一步拓宽埃塞核心市场。二是充分利用公司在装备制造方面的行业优势,将公司的优势产业向国外延伸。
  三、注重风险研判袁努力降低各类风险损失
  一是加强风险研判,及时采取措施。要正确认识疫情救济机制和合同履行中存在的相关风险和不确定性,应量入为出,合理投入,积极履行减损义务,避免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二是合理确保投入,积极转嫁风险。
  三是深入做好沟通,及时化解风险。
  四是科学把控重点,确保项目履约。
  四、聚焦关键环节袁推进项目稳健高效运行
  一是强化“三位一体”职能体系落实执行。不但要压缩本部职数、提升服务质量,按照“两中心、两平台”职能定位,充实国别分公司力量、提升管控效能,还要统筹公司内外部资源、全力保证项目履约创效。
  二是优化应用国际工程协同管理平台。
  三是不断规范各项核心管理要素。
  四是继续做好索赔维权工作。
  五是大力提升海外员工履职待遇,推动前后方轮岗。
  五、坚守安全底线袁强化管控到位防患未然
  (一)强化红线意识。一是层层压实安全责任,扎实推动制度标准落地。二是加强高风险作业项目、场所、环节、部位管控。三是坚决做到疫情不受控不生产,防护不到位不生产,风险不消除不生产,员工不安全不生产,守住“不安全、不生产”红线。
  (二)强化底线思维。一是结合疫情新进展、新情况、新要求,不断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并加以演练二是统筹做好疫情防控、生产经营、生活保障、安全保卫、对外关系、舆情监控和社会安全突发事件等应急处置。
  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的新起点上,在疫情和国际政经形势大环境下,推动公司国际业务“活下来、谋发展”的重任就落到了全体员工的肩上。2021年,全体员工要沿着徐董事长提出的“回归本来、面向未来”思想路径,持续推进“走出去”发展战略,扎实践行“四勇一为”价值追求,为公司国际业务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