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本期发布:
徐银林、庞旭到国际公司开展“十四五”发展规划专题调研
  北京讯(管湛钦)3月13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银林,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庞旭一行到国际公司开展“十四五”规划专题调研。与干部职工座谈,听取国际业务“十三五”期间发展回顾、面临的问题和“十四五”发展展望,结合当前国际形势、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对国际业务提出了针对性、指导性意见。公司副总经理董贵林、总会计师胡伶勇参加调研。
  在认真听取工作汇报和大家发言后,徐银林作了讲话。他代表公司感谢长期坚守海外业务的广大员工的付出与奉献,充分肯定国际公司在“十三五”时期所做大量工作,高度评价国际公司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
  徐银林指出,通过“十三五”时期努力,水电四局海外市场布局、国际项目管理体系、后勤保障体系等进一步完善,取得了一批重大项目成果,成为四局利润的主要贡献者,初步形成了全局参与的“大国际”格局,国际业务为公司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支持。
  徐银林指出,当前,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政治形势的影响,以及公司传统优势国别市场的萎缩,加之自身管理水平同行业骨干企业还有一定差距,给国际经营带来巨大挑战。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四局推动改革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国际业务开展尤显重要。要认真总结“十三五”时期工作的经验和不足,扬长避短,高质量编制“十四五”规划,扩大市场、管好项目、降低风险,上下同心把国际业务发展好。
  结合公司“十四五”战略规划和国际业务发展实际,徐银林对国际公司提出工作要求:一是牢固树立发展国际业务信心。正视疫情形势下国际业务发展的困难,客观研判国际经济发展大势,把握风险挑战中伴随的机遇,牢固树立发展国际业务的信心。二是着力构建“大国际”格局。坚决落实全局“国际化”发展战略,从全局形成国际业务的支撑力量,引领国际业务发展;举全局之力做好国际项目的策划,在全局配置履约主体力量;增强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和力量;实施差异化考核,激活国际业务各层级活力。要坚决实施属地化管理举措,提高整合国际人才资源的能力和水平,形成公司新的发展力量。努力形成上下联动、内外连接、横向协作的“大国际”格局,推动公司国际业务的发展。三是着力夯实管理基础。从管理要素入手,建立健全有效的管理制度、管理体系和管理机制;从工作薄弱环节入手,坚持问题导向,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防范问题的工作体系;从发展形势的需要入手,提升我们的工作能力,聚焦企业的治理、活力、效率、科技创新的提升,提高我们解决管工作中重难点问题的能力。四是着力化解和防范风险。做好新冠疫情常态化防范工作;认真梳理疫情、政治局势、汇率波动等对我们项目实施的进度、经济影响因素,提早着手,最大限度降低风险;重点防止因自身管理带来的履约风险;注意防范集团通报的国际风险项目,汲取教育。五是着力加强人文关怀。在做好薪酬待遇保障和职业规划的同时,要强调感情留人,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国内外人员交流机制;要加强教育,从各级干部做起,加强思想教育,通过思想水平提高、政治觉悟提高、企业文化引领,提升员工的企业认同感。
  庞旭对国际公司提出工作要求:一要坚定公司国际业务发展信心。要从战略上藐视对手,从战术上重视对手,守正创新,在市场营销体系健全基础上,直面困难,坚定公司国际业务发展信心,抓好后疫情时期国际经济发展爆发性增长机遇。二要整合全球资源,推动人才和设备管理属地化。坚持高端人才从第三国引进,中低端人才属地化和从特定的第三国引进,苦练内功,提高自身人才指挥和管控能力,实现整合全球人才能力;以租赁等方式在当地国别市场盘活设备,推动设备属地化。三要化解风险风险,合规经营项目。做实国别分公司、代表处,及时排查当地财务税收、合规、自然风险、气候环境、当地病等风险,通过建立风险、合规等相关特定的制度体系和政策体系,化解风险,为公司创效。四是坚持“以内促外,以外促内”双循环。充分认识国家提出内外双循环政策,要把公司发展和公司国际业务发展真正融合起来,把国内先进工艺、方式推广到国外,实现高效循环。五是坚持党建引领生产经营。强化党组织建设,抵御外部思想侵入。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形式广泛内容丰富的迎接建党100周年活动。
  调研中,董贵林、胡伶勇对国际公司“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成果进行了点评,同时结合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从内强管理、外拓市场、降本增效、化解风险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调研组成员结合公司“十四五”规划和各单位“十四五”规划进行对比分析,就国际公司战略布局、项目履约、前期策划、成本管理、经营管理、财务资金管理、党建工作开展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国际公司也就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配套政策和措施提出诸多建设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