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作者:姚红平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品牌的基础。”这是乌鲁木齐房建项目部总工程师张刚常说的一句话。对于质量管理,他始终坚信只要用心去做,永不言败,永远坚持一直走下去,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7年的工作时间,在经过技术员、质检员、副主任、副总工等岗位上的历练,如今已是一名项目总工程师。一路走来,凭借他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道德素养和善于总结、高效务实工作态度,在从事技术、质量管理的道路上,做到了中心抓管理,重点抓质量,力争将每一个环节做到精细、做出精品。
  起点路上有突破
  2013年,毕业后加入水电四局这个大家庭。随后步入分局承建的第一个房建项目——海东高铁新区项目部。
  他跟随师傅师彦军从最初的学习CAD制图、图纸、核算材料数量、现场技术质量管控,凭借专业优势,切实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的充分结合,积极吸取书本知识,深挖工作潜力。几个月后,因知识水平的提高,他曾主动申请由技术岗位转至经营管理岗位进行了“深造”,短时间的“充电”这给了他充足“迎战”的准备,熟知后便主动走上“前线”,参与现场技术质量管理。于是很快就独当一面,胜任他的本职工作。
  “沥青路面的铺设稳定、厚度、压实度,以及水稳层铺设标高及压实度是施工过程控制的重点与难点。”张刚说。在C-3小区场区道路施工时,他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要求,把控道路质量控制,与试验室对接,调整砂石配合比,做到每个环节紧密结合。随后在质检单位进行了路面“取芯试验”质量检测。经检测,抗压强度、压实度等完全符合规范要求。有了合格检测结果,这才让张刚静下心来做其他的工作。
  “屋顶渗水处理工作要严肃对待,否则将会影响到后续住户正常的生活。”在与施工班组负责人交流时认真第说,那种强烈的责任心告诉他,渗水缺陷处理也是质量管控的重中之重,不能有半点马虎。他立即组织施工人员对每一处漏水点进行严格处理,在后续施工中取得了较大的效果,将小区屋面漏水处理降低到10%。
  他所负责的C-3小区场区道路的施工、五栋多层的二次结构与装饰装修的质量控制,因前期准备工作到位、过程受控严格、工程质量达标,在最后整体验收的时候一次性顺利通过,得到了各方的高度赞许。
  一心钻研搞亮点
  2015年,张刚又辗转宁夏小罗山风电项目,在工作环境、专业技术转变上,他的适应能力也是非常快。短时间内主动掌握了风电理论技术,制定了合理的施工工艺、计算施工进度计划,有效保障风机基础砼浇筑的连续性。进入冬季施工后,他研究制定改用蓄热法、蒸汽加热法、暖棚法等方法,有效提高了冬季施工保温措施。
  有人称他是施工方案“高手”,没错,2019年,在乌鲁木齐房建项目开工时,他经过现场勘察,查看图纸,独自编制了《深基坑开挖施工方案》《群塔防碰撞施工方案》《塔机安拆事故方案》《模板安装施工方案》《悬挑脚手架施工方案》《卸料平台施工方案》等方案,并且每项方案都有很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指导推动施工作业,有效提升了工程效率。
  2015年8月初,在接受宁夏自治区吴忠市电力工程质量监督站的检查过程中,发现项目部对平时进场的原材资料收集与过程资料的整理上有很大缺项,工程过程管理与检验批资料进度未同步进行,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张刚积极与材料供货商、试验检测单位及现场施工人员联系,将电力工程质量监督站提出的问题逐条完善与整理,在10月底再次迎接质监站的复检时,对小罗山项目部平时资料管控、收集的完整性与施工现场的同步进行收集表示赞同。
  他善于钻研,勇于创新,2016年,他参与编制的《一种建筑用吊带分隔结构》,获取了中国水利水电专利证书。同时编制了《风力发电机组安装质量控制》获得2016青海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三等奖。
  齐心协力抓质量
  2017年3月,在分局接受公司PRP的培训工作,回来后,精心研究,弄通了该系统的操作流程及重要性后,及时给各部门专责进行宣贯学习,让PRP系统在项目部各业务口得到充分运用,并结合管理模式,各业务模块数据相互关联,环环相扣,为项目起到“三管三控”作用,得到项目领导与分局PRP管理人员的赞同和认可。
  “年轻人要有耐心,才能做好每件事”张刚经常告诫他的“学生”,因为在他心里,每件事都是从头到尾梳理,不怕麻烦,坚持没有结果绝不放弃,要做的事总要看到成绩。
  深夜的办公室经常亮着灯,每当推开门后,他还在琢磨着画图、写方案、做技术策划。一副乐呵呵的眼神,透露出对事业的追求,从未松懈过,也许这与刚参加工作后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是分不开的。
  每当有闲暇之余,张刚总是召集技术员们给他们讲“木桶效应”的故事。尤其在房建工程施工,每道工序为什么要执行“三检一验制”?为什么上一道工序要与下一道工序互相沟通?因为我们都是公司这个木桶的一块木板,大家互相镶嵌,构成了整个木桶并且决定了木桶所能盛水的高度。各作业面白夜班浇筑的时候,他始终坚守施工一线,叮嘱技术员们盯好工作面,尤其在多个作业面全面开展,出现交叉作业的时候,重点要做好工序的衔接,更需要团队协作精神,不能各扫门前雪,有问题要及时反馈并整改。
  他每次把检查出的质量问题,及时记录下来,经过转化,利用生活中的例子讲解给大家,把技术质量管控经验传递给青年人,采用不同的方式极大的提高了他们热心工作、学习的积极性。
  抓细节就是抓质量,每个高质量的品牌背后总有像张刚这样许多质量技术人员辛勤的付出,干出了好的成绩,都是属于自己的品质,更是企业的骄傲,人民的需要,这条路,是他最初的选择,也是未来的选择,终将永远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