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博
“我是一名普通共产党员,不畏艰难,砥砺前行,向竞争挑战,向压力挑战,向‘双80%挑战’,加油!”这句话康明经常挂在嘴边。
康明,男,汉族,1976年11月出生,甘肃景泰人,1998年7月份参加工作,2003年6月毕业于武汉水利水电大学经济管理专业,后又在三峡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进修,取得本科学历,200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第一分局副局长,高级工程师职称。
一把铁锹度春秋,一张图纸写人生。康明同志自1998年参加工作以来在建筑的岗位上一干就是22年,这22年里他兢兢业业、勤奋努力、不断进步,将自己宝贵的青春全部献给了水电事业,但他无怨无悔,无私奉献、勇于拼搏、追求无止境的党员干部的伟大形象。
把青春献给玉树
如果记忆的蓝天上有一双眼睛,是否能看见康明忙绿的身影。2010年6月21日上午,他接到参加玉树援建通知,立刻从拉西瓦水电站赶往西宁参加援建动员大会,22日早晨,他仅带了简单的生活用品便启程前往玉树县结古镇。在颠簸十几小时后终于到达,由于玉树地处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多数人都会出现头晕、心跳加速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还没有来得及适应,23日就全身心投入到玉树重建工作施工现场。9月25日,玉树县第二民族中学也顺利开工,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好评。
为了抢抓施工进度,他每天早出晚归,有时候到深夜一两点才回来,本来身体就不好,再加上没日没夜的加班熬夜,他对妻子说:“我真的感觉太累了,真想休息一会”。可是面对紧张的施工,他又默默的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在他的带领下,2010年11月20日,首栋房屋完成封顶,12月19日首套样板房建成。2011年小苏莽乡农牧民住房241套全部封顶并具备入住条件、新承建的73户中50户具备入住条件,小苏莽小学首栋综合教学楼于10月8日实现主体封顶,标志着小苏莽乡农牧民安置房工程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也确保了各项目保质保量的按期交工。他曾多次被分局、公司、玉树州委州政府评为“先进生产工作者”“优秀领导干部”及“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改造“天空之镜”
在青海省有一片美丽的“天空之境-茶卡盐湖”。2015年10月,茶卡盐湖景区改造项目如期开工,这是康明担任项目经理一职后的第一个新开工项目,对他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从项目部营地的选址建设到协作队伍的招标选定,他都要进行反复思考、仔细斟酌,过度疲劳加上茶卡冬季的恶劣气候,开工后的一个月里他每天都是靠药物在维持着日常的工作。为了节约施工成本他跑遍了附近的砂石料厂、混凝土拌合站,为了节约生活成本他结合项目“短、平、快”的特点毅然选择了租住宾馆,为了节约劳动成本他将项目部人员始终控制在了二十人以内。在别人眼里他是个十分抠门的人,但他的这一系列举措让项目节约施工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经济效益。
短短八个月的工期,茶卡项目部完成产值1.3亿元,实现利润一千多万元,康明不负众望,用自己突出的领导才能和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为公司实现了利润、赢得了口碑、树立了形象,也证明了他具有迎难而上的韧性、攻坚克难的毅力和把控全局的管理能力。全身心投入老虎口建设
康明同志身为老虎口水库工程项目部项目经理,在工作中认真负责、开拓创新,克服了气候恶劣、海拔高、工期紧、任务重等种种困难,带领项目部全体员工攻坚克难,完成了老虎口水库工程导流洞开挖支护、左右坝肩开挖、防渗墙施工、1号永久道路铺设等重点施工任务,实现了进度、质量、安全、效益的全面协调推进。2017年度项目部超额完成年初下达的各项经营指标。项目部通过不断加强现场施工管理,项目利润良好、效益明显、业绩突出,各项工作都能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的完成,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合同履约情况良好,得到了业主、乌兰县委、以及海西州政府的一致好评,为公司继续开拓海西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飞翔在海拔五千米的青藏高原 2019年,康明又带着项目班子成员来到西藏,3月初,他率相关人员组成了现场踏勘工作组首先奔赴一线进行实地探勘,短短一个星期的时间他们走遍了西藏的两市、四县、八个项目的现场。8个项目,5个开工,分散在西藏多个地区,最高的海拔有5080米,面征地总面积约577亩,其中含有基本农田、国家森林公园等红线保护区,存在征地面积广、手续办理复杂、群众协调困难等问题,使征地工作进展缓慢。他认真梳理征地流程后,组织相关人员配合使用单位与相关单位进行了大量的沟通对接,完成了所有项目的勘界、地灾、林勘报告的编制工作以及现场实物量调查统计工作,推动当地政府与使用单位签订了征地补偿初步协议。项目部收到了工程业主单位发来的《表扬信》和《感谢信》,这是对我们项目部全体员工在这一年里辛勤工作和付出的充分肯定。
甘于奉献诠释无言大爱
作为一位多次担任国家重点建筑工程的主要负责人,康明数十载的积淀与磨砺成就了他前瞻性的战略眼光、突破创新的设计理念、扎实深厚的专业技术功底、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民主求实的工作方法和极为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他领导的团队不怕吃苦、敢于挑战使项目部的管理和水平得到极大创新和提高。
可是,作为儿子、丈夫和父亲,康明是不合格的。为了保障建筑工程的工作按节点完成,自工作以来他每年至少有10个月的时间都坚守在千里之外的施工现场。为此,不能承欢膝下孝敬父母、不能陪伴妻子、不能看着女儿长大。有次女儿打过来电话:"爸爸,爸爸,你一点都不爱我,一年到头见你的次数用手指头都可以数的过来,你总是忙忙忙,我都忘记你长啥样了。"孩子哭了,他也哭了。
面对缺氧、高寒、风暴、风雪,立下"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追求更高,缺氧不缺精神,风雨强斗志更强"的铮铮誓言,克服缺水断电、施工期短等重重困难,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工作,以超常规的付出、超常规的效率,赶进度、保质量,顺利实现各项目标,用无悔的人生和真诚的奉献诠释了四局人的誓言。这一路走来,康明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承诺,为许多党员干部作出了表率,成为了一面旗帜,在建设强国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