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心怀装备梦铁血绘蓝图
——记2019“青海省劳动模范”获得者董贵林

   董贵林,水电四局机械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装备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多次荣获集团公司“优秀项目经理”和水电四局“劳动模范”“优秀领导干部”。他没有伟岸的身躯,没有特别高的学历,中等的个头,朴素的衣着,略显纤瘦的身材透着稳重和干练,不苟言笑的脸上充满着自信和坚毅。就是这么一位普普通通的人,从2013年起担任装备公司一把手的七年时间里,把责任扛在肩上,敢于担当,激情作为,把装备公司从面临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默默无闻的专业技术单位,打造成了水电四局规模效益综合排名前三,在风电塔筒制造领域更是连续多年排名全国第一,树立了装备制造“中国电建”品牌,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平凡铸就伟大,细微彰显精神。装备公司2019年完成经营产值25.63亿元,比2013年增长360.91%,完成市场营销45.3亿元,增长171.28%,实现利润2.48亿元,增长843.22%,缴纳税款4502.70万元,增长92.30%,缴纳社会保险费2538.27万元,增长206%,人均劳动生产率达373.04万元,增长281.08%,产值规模和经济效益均创历史新高。企业被授予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钢结构特级资质”,多次被评为青海省先进集体、水电四局“四好领导班子”;董贵林也荣获青海省“劳动模范”“中国优秀诚信企业家”等荣誉称号。
  这些成绩荣誉的取得印证了装备公司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完美诠释了一个国有企业领导人十几年如一日,砥砺奋进、报效国家、治企有方的企业家精神,生动展示了一个创业者责任在肩、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靓丽风采。
  脚踏实地善作为
  董贵林1992年中专毕业参加工作,从车间技术员干起,经历过长江三峡电站、青海黄河公伯峡电站、广西长洲水利枢纽等大中型水电工程,参加了河北张家口风电场、甘肃酒泉风电场、江苏如东海上风电场等多个新能源风电场的建设,靠着踏实肯干、勤奋好学,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对企业的发展有着清晰的认识和明确的目标方向。从风电市场到钢桥梁市场,从海上风电到海外市场,一步一步,不断开辟新的市场领域。
  2008年10月,河北张北坝头风电场工程,是装备公司第一次承接风电塔筒制造任务,董贵林带领平均年龄不足35岁的年轻团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圆满完成近7000吨塔筒制造任务,在实现盈利近2000万元的同时,培养了一大批风电制造领域的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
  二十余年基层工作的丰富经历,练就了董贵林沉着稳健、谦和低调的性格和严谨务实、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走上主要领导岗位后,他依然是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做到心中有数,运筹帷幄。对每年执行的百余个项目,他都是了如指掌,如数家珍。他经常讲:装备公司不属于垄断行业,也没有高科技的产品,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每个人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极致。
  董贵林作为项目管理专家,对项目履约、成本控制、安全质量、队伍建设等都是轻车熟路,是装备公司的“救火队员”和“盈利高手”。2004年他在广西长洲开创了装备公司利用社会资源,实现合作共赢的“长洲模式”,彻底改变了以往在施工工地建厂的做法。随后在全国开辟了近30个新能源制造基地,为规模化生产打下了基础。他常说:单位的每一分钱就是我的命,不该花的钱一分钱也不能多花。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通过材料采购、工艺优化等各环节来严格控制成本,坚决杜绝亏损。从装备公司近几年执行的合同没有一项出现亏损,全部合同实现盈利,2019年实现利润总额达到2.48亿元。
  改革创新勇担当
  董贵林任党委书记、董事长以来,改变了装备公司几十年来的单一的产品产业结构,在水电站运营检修、项目EPC总承包、海外工程等多个领域完成了突破,实现了良好的经济增长和经营业绩。这七年,是装备公司历史上发展最好、最快的阶段,谱写了装备公司发展史上崭新的篇章。
  在2013年担任一把手后,董贵林提出了“企业有未来,员工有尊严”的企业愿景,立志要把装备公司打造成为质量效益型行业标杆企业,陆续实施了“12345战略”,为企业的快速健康和谐发展奠定了基础。
  完成了机关向省城的搬迁,实现指挥中枢的前移;
  完成了资源整合和权利下发,调动了各单位的积极性;
  建设了阳江、福清海上风电制造基地,积极打造国外新能源制造基地;
  打造优秀项目经理、技术人员、商务人员、优秀技工等四个团队,为装备公司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完善“转型升级,履约保障,全员营销,人才强企,和谐发展”五大体系建设。
  董贵林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勇气,不断打破常规,创造了许多诸如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成立合资公司、获得政府现金奖励等水电四局的“第一次”和“先例”,奠定了装备公司未来的发展。
  殚精竭虑谋发展
  作为国有企业的带头人,董贵林把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系于一身,牢牢抓住党的建设这条生命线,以政治领先带领企业领先,以党的建设引领企业发展,使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转化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董贵林视工作为事业,始终以把装备公司做强做大做优为己任。按照“突出主业、相关多元”的原则,逐步建立起了以市场为导向、以经营为龙头、以管理为基础、以技术为保证、以业绩为激励的竞争模式,形成了以兰州为中心,辐射全国的产业布局,保证了装备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董贵林非常注重技术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在他的带领下,2013年至今,装备公司获得授权专利191件,获得企业级、省部级工法28个,获得政府科技资金扶持达3000余万元,获得企业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达20余项。2013年以来,装备公司在项目管理、技术创新、队伍建设、质量安全、品牌创建等各方面屡获赞誉,主要经济指标更是实现7连增,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10.19亿元,利润6.06亿元,缴纳各种税费3.06亿元,解决就业人数超过2000人。2020年装备公司工程储备达29.65亿元。经过近十年的努力,董贵林终于将装备公司这个专业队伍带领到了水电四局的排头兵行列。
  以人为本促和谐
  董贵林在把发展责任扛在肩上的同时,始终把职工的利益放在心上。提倡“工人伟大,劳动光荣”“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文化理念,大力弘扬企业正能量,在装备公司上下形成了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
  董贵林就像大家长一样,永远把职工的事放在第一位,在职工中威信极高。装备公司基本上每个员工都有他的微信号和联系方式,有事直接就可以和他交流沟通。每次出差到项目上,一定要请班组长、一线员工骨干吃个饭,跟大家一起畅所欲言,近距离听取员工的心声,了解一线员工的所思所想,为员工解决实际问题。
  员工们都知道董贵林的特点:视工作为事业,视同事为战友,视员工为亲人。在他的直接安排下,装备公司各单位均建设有公寓楼、食堂、职工书屋、活动中心等设施。他要求,一定要让我们员工能买得起房,买得起车,活的有尊严。截至2019年底,装备公司已成家的员工购房率97%,购车率37%,员工的幸福指数直线上升。2019年,职工月平均工资达1.437万元,每一位职工都真正享受到了企业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成果。
  清正廉洁做表率
  在2013年担任一把手后,好多人都向董贵林表示祝贺,他只是淡淡地说“没有什么特别的,每个企业总要有人一代一代去经营,如今轮到我这一拨了,现在我感觉到的就是压力。”的确,他就是这么一个人,从不张扬,尤其是对自己说得更少。平实的语言,掩盖不了他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也体现着装备人特有的严谨务实的个性。
  董贵林始终将“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作为行为准则,保持着一名农民儿子节俭勤勉的本色。把精力集中在研究企业发展和解决实际问题上,把功夫用在抓好工作思路与措施的落实上,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跟他共事久了,大家都知道他的习惯,出差都是乘坐最早和最晚的航班,基本都是入住快捷酒店;吃饭不能点的太多,一定要光盘行动;业余时间就是打球散步。
  “谁的工作干得好,就跟我的关系好”,这是董贵林常挂在嘴上的口头禅。是的,在装备公司,不论是干部提拔,还是收入分配,一切都是业绩和数据说话,你想找董贵林套个近乎,走个后门,那你最好想都不要想。他说,决不能牺牲企业的利益换取个人的好处,如果坏了规矩,就麻烦了。在工作中,他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从不搞特殊化,主动接受职工的监督。正是他的光明磊落,执着正直影响着装备公司的每一个人。在装备公司上下,提起董贵林,没有人不为他那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对工作的认真劲所折服,也没有人不为他那质朴、正直、善良、包容的品行而赞叹。他脚踏实地、坚韧不拔,用一流的业绩带领装备公司一步步走上新台阶,用平凡的事迹,真正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国企好干部“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的标准。
  董贵林,一个笃定前行,扎实苦干的管理者,一个勤奋敬业、不计名利的奉献者。他对事业献出了一个诚字,对群众付出了一个爱字,对管理突出了一个严字。在他的带领下,装备公司的发展向着更高的目标不断前行,不断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