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 拉响“战斗警报”
叮铃铃!叮铃铃!又是一阵紧张的电话铃声响起。
“武汉市蔡甸区党员干部在疫区防控一线紧缺防疫物资,请求支援”……
“武汉市江岸区急需防疫物资,请求支援”……
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自2020年2月起,公司就不断接到疫区相关单位请求援助防疫物资的电话。2月7日,投资公司分别收到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武汉市蔡甸区水务和湖泊局、绵阳市安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请求援助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物资的函。在全国上下面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物资严重紧缺的情况下,公司作为武汉市、绵阳市的区域营销合作伙伴,立即拉响“战斗警报”。投资公司临危受命、勇挑重担,为救助伙伴走出水深火热之中而不懈奔走,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拉开帷幕。
第二天 全面安排部署
2月8日早晨8时30分,投资公司紧急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班子成员明确分工、划分任务,按照每天早晚汇报工作进展的严格部署,要求发动投资公司全部力量,采取一切办法筹措物资,坚决支援疫区人民打赢防疫阻击战!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会毕,原本安静的办公区域一时间变得异常嘈杂,全是此起彼伏的电话声和微信消息声。为了打赢防疫阻击战,微信群、QQ群、朋友圈等社交网络上,不断发出紧急采购防疫物资的请求消息。公司党委工作部、办公室全力提供协助,公司工会张志民主席也广泛搜索渠道,为投资公司采购防疫物资提供多方信息。
第三天 理顺采购思路
2月9日上午,短短一天时间,一份简单的防疫物资货源清单出现在会议室的桌子上,随之而来的还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消毒液、75%消毒酒精需求量较大、市场严重紧缺,一时难以找到采购货源;如果通过非正式的采购平台采购,物资质量又无法保障。而且大多数物资都在省外,商家要求必须先支付货款再通过快递或物流发货,金额较大,存在一定采购风险。同时,目前各省均启动了一级响应,防疫形式严峻,快递、物流中转缓慢,到货时间难以保障。
面对这些问题的疑难杂乱,投资公司领导班子经过一番深入探讨,认真研究,一条采购思路逐渐清晰:汇总周边所有的现有货源,迅速安排人员现场查看、采购,积少成多;省外货源要求商家提供产品合格证明,务必保证质量合格,按照要求先行支付货款;通过多方渠道迅速与物流、快递公司联系,说明情况,请求给予最大支持,尽力保证货物及时送达;没有75%消毒酒精,就采购一批高浓度酒精,联系周边生产企业迅速加工成符合要求的75%外用消毒酒精……
第四天至第六天 畅通一切渠道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三天时间的紧密联络,防疫物资的筹措逐步有了着落,高浓度酒精采购也锁定了货源。但是,消毒酒精加工企业均未复工,外用酒精消毒液加工灌装成了难题。时间不等人,投资公司领导班子即刻做出响应,班子成员分头行动、同步运作,联系政府部门在允许范围内给予支持,协调加工企业尽可能调动员工紧急复工,紧急采购盛装桶3462只、租赁28吨承载力运输车辆3台、办理交通厅通关资料6份,报备相关证明材料20余份,出台应急预案、运输方案各1套。
第七天、第八天 领导带头行动
确定酒精加工企业后,为了加快节奏,2月13日一早,投资公司相关领导便前往高浓度酒精厂家所在地,协调原料运输通关、灌装等工作。(高浓度酒精属于危险液体,燃点极低,很容易触及并引起火灾,且酒精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会引起燃烧爆炸,因此,它的运输必须符合平稳、轻缓、密闭等多项条件。)大家深知其中要害,全程盯控、一步不离,待高浓度酒精协调运输至酒精加工厂露天厂区时,已是2月14日凌晨1点多钟。
2月的青海,天寒地冻、寒风凌冽,现场待命等待加工、灌装酒精的工厂工人也不过寥寥几人。特殊时期,加工厂产能严重不足,奋战了通宵消毒酒精也只加工、灌装了不到10吨。照此速度,加工完所有的82吨消毒酒精至少需要5天时间,疫区的人民无法等待,工作推进再度进入困境。投资公司立即组织十多名党员干部前往酒精加工厂露天厂区,紧密安排、明确分工,井然有序地开始灌装、集散、装运消毒酒精等工作。饿了就站着吃桶泡面、渴了就喝口冰冷的矿泉水,没有休息、没有轮班,就这样马不停蹄地忙碌到深夜。
第九天 众人团结一心
2月15日星期六,室外温度零下14摄氏度。早上不到9点,投资公司机关已经熙熙攘攘聚集了40名要求参加工作的自愿者。整整12个小时,投资公司全体班子成员及40多名干部员工,冒着寒风在露天厂区内紧锣密鼓的灌装、搬运50斤装的消毒酒精,共装载酒精3200余桶。当大家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还没来得及喝一口热水,工作群里发来消息,现场突发紧急情况,原本已经装车的消毒酒精因车辆移动产生挤压,需要立刻重新卸装。
“我能来!”
“我马上到。”
“我可以”……
一句句简短的回复,就是一颗颗心系疫区滚烫的心。40余名干部员工从西宁市的各个方向奔赴而来,不到半个小时便全部到位。查找了问题所在后,大家群策群力,就地提出解决方案,立即开始重新将酒精卸车,添置隔板、科学摆放、压牢固定,直到2月16日凌晨2点,终于顺利完成装载。来自不同岗位的40余人,2天时间,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低温,80余吨消毒酒精,反复人力装车,合计搬运达到了240余吨。
第十天 谁来做逆行人
为保证物资运送途中的安全,需要有专人进行护送工作。鉴于这批物资的特殊性,已经不仅仅是损坏、丢失、易燃、易爆等风险,而是交接责任重大、手续繁杂、环境危险等更严重的情况。谁,来做逆行人呢?当征集押运志愿者的通知发出,几乎没有迟疑,群消息瞬间被一条条报名信息覆盖。一时间,竟有多达15名志愿者主动报名,请求做“逆行人”。
在疫情紧张,全国交通管制的特殊时刻,逆行进入重灾疫区,是决定生死的大事。投资公司再次召开专题会议,班子成员均主动要求参与运输工作。最终,经过组织严肃考虑,确定了以两名班子成员为领队的六人队伍,逆行进入重灾疫区护送防疫物资。
第十一天 满载爱心出征
经过十多天的努力,投资公司成功筹措到医用口罩、防护服、护目镜、医用酒精、消毒水、防护手套等防疫物,总价值140余万元。2月16日是出征的日子,似乎已经形成了默契,一大早每个人都出现在了自己的临时岗位上,有条不紊地开始搬运、装卸、分散其他防疫物资。下午1点,所有物资在发车现场装车完毕,通关手续全部交办完毕。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银林,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万金铭到达发车现场,为车队送行。
千里驰援、不畏生死,这八个字是对“出征者”的最好诠释。当3辆满载公司爱心捐助防疫物资的大型货车从青海省西宁市出发;当印着“武汉加油,公司和你在一起”、同舟共济,中央企业显担当”的红色条幅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当岗位不同、不同职责的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一起踏上征程。患难与共、风雨同舟,从昆仑山脉到武当山脉,从三江源头到古江城,车队横跨大半个中国,途经一千六百余公里,将公司与武汉人民的双手紧紧握在一起。
第十二天、十三天 我们使命必达
疫区就是战场,时间就是生命。为了确保车队的安全运行,车辆全程不下高速、不接触其他疫区。6名押送防疫物资的“逆行人”不辞辛苦,沿途克服道路临时管控、行车线路调整等种种困难,一路靠着泡面、罐头、白饼充饥,累了就换班休息,一刻不停地向着防疫一线疾驰。一路披荆斩棘、无所畏惧,经过48小时的星夜兼程,在2月18日顺利将公司百万防疫救援物资送达武汉等疫区。
物资送达后,押运人员第一时间与当地政府进行了对接,及时盘点、整理、分配物资。疫区人手不足,单靠几名志愿者搬运物资非常吃力,押运人员不顾舟车劳累,二话不说卷起袖子加入到搬运工作中,协助物资搬运调配80余吨。把带着四局人深厚情谊和温情牵挂的物资,顺利交到了武汉市蔡甸区、江岸区等相关单位手中,确保物资及时送至防疫一线。随后,押送人员立即返程,于2月19日下午6点40分安全抵达西宁,并要求进行了身体健康基础检查、车辆消毒、防控隔离等措施。
时疫无情、人间有爱,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公司人挺身而出、日夜驰援,为物资援助工作不辞辛劳,也正是这样一支队伍,在同胞危难之时勇于担当、无畏逆行,宵衣旰食、夙兴夜寐,把团结的力量变成了抗击疫情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