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水电四局的“水三代”,我感到非常自豪和荣耀。因为在四局中,像我这样的“水电世家”颇具代表性,可以从某个角度折射出水电四局六十年沧海桑田的风雨历程。
爷爷就是搞水电的,从朝鲜战场脱下戎装,就到了刘家峡电站工地,成为一名光荣的水电四局(当时的刘家峡水利发电工程局)职工,一直干到了退休。可惜我那时很小,也没有和爷爷一起生活,对他的印象,只限于父亲的讲述中那模糊的轮廓。听父亲讲,那时刘家峡水电站工地施工条件异常艰苦,没有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大部分施工全是人拉肩扛,而且正赶上三年自然灾害,国家调整基本建设计划,刘家峡水电站缓建三年。但是建设者却硬是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完成了中国首座百万千瓦级水电站的建设任务,亮出了共和国水电面向世界的第一张“名片”,创造了当时的奇迹。
父亲对我的影响是深远的。从我记事起,父亲背着工具包上班、拖着满身泥水疲惫的身影下班时的样子,就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父亲心灵手巧、好学上进,刚参加工作当了几年水泵工,然后报考了驾驶员,凭着自己的聪慧和悟性,成为一名优秀的司机。后来又到生产管理部门工作,直到退休。之后还壮心不已,返聘到工地当咨询干了好几年,直到母亲身体不好需要照顾,才告老还乡。父亲以他的踏实敬业、诚恳老实,给我们子女以最好的熏陶和言传身教。他常常教育我们,工作要认真负责,干一行就要爱一行,只要肯努力,行行都能出状元。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我们家的箱子里放了一大摞他获得的奖状荣誉,他也时不时拿出来给我们如数家珍般地回忆翻看,但却从不自居,而是始终严格地要求自己。从小到大,凡是和父亲熟识的人,对他的评价都是高度地一致——好人!
如果说父亲的言传身教是我人生的宝贵财富,那么水电工地的氛围熏陶就是我投身水电的源动力。我们这些水电人的孩子,从小就生活在火热沸腾的建设工地,无论是儿时的玩耍中,还是上学的路途上,都能听到或看到一声声震天动地的开山炮、一辆辆呼啸奔驰的载重车、一台台高耸入云的缆机、一群群攀岩入地的施工者。有时跟随父亲去工地,看到幽深的峡谷中人头攒动、机声轰鸣的宏大施工场景,就觉得无比震撼和激动,于是就有了身处期中的冲动和思考。
记得1981年9月初,一场百年一遇的洪水侵袭龙羊峡水电站。当时工地基坑和坝肩正处于开挖施工的决胜期,如果洪水冲垮围堰,不但开挖施工的胜利果实将损失殆尽,而且下游地区几百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将面临巨大的损失。抗洪抢险,成了当时天大的任务,父亲和周围的员工都义无反顾地参加了突击队,冲在了抗洪抢险的最前沿。当时洪水峰值达到了5570立方米每秒,洪水随时都有漫过围堰的可能。龙羊峡成为全国的焦点,时任水利电力部副部长的李鹏等领导、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家铮等都亲临一线坐镇指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多次在头条播发抗洪情况,足见当时的情况是危急万分的。父亲几天未回家,母亲和我们都很焦急惦念,只有通过电视新闻了解面前的情况。电视画面中,原本宽阔宏大的围堰,在洪水面前却危如累卵,围堰上的人群更如蚂蚁般渺小。泛着巨大漩涡的洪水,似乎在狂笑、在咆哮,随时准备撕碎坚固的围堰。但是,参加抗洪抢险的每一个人都抱定了“人在围堰在”的决心,他们用一只只沙袋、一个个钢筋笼、一层层混凝土芯墙与猛兽般的洪水进行殊死搏斗。整个龙羊峡工地,从中枢指挥决策协调,到后方材料储备保障,再到一线抗击肆虐洪魔,各个环节、人员都显示出高度的责任感、默契感,象一台上足了发条的机器,高效有序地运转。时任副局长的刘海伦,72个小时没有下火线,以“拼命三郎”的精神鼓舞和带动大家。众志成城产生出强大的合力,子堤总是抢在水位上涨前筑得更高更牢。经过十几昼夜的奋战,人们最终战胜了百年一遇的超标洪水,保住了围堰和基坑,真正体现了“人定胜天”的伟大。事后,我们问父亲,你们当时怕吗?父亲说,当时感觉围堰都在震动,谁都怕,但是想到围堰后面的基坑以及下游的老百姓,脑子里就全是保住围堰的想法,别的根本顾不得想。这些话,这些情景,直到现在还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成为我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最有效的“强心剂”。所以说,生在水电世家,最直观的感受,最浓厚的氛围,也形成最永恒的记忆,慢慢融入了血液中、渗进了骨头里,子承父业,也就成了一种必然。
自己在四局工作后,便开始了四海为家的飘泊生活,曾在塞北滴水成冰的严寒中来往奔波,曾在陕南突然而至的洪水中抢险救灾,曾在鲁中昏天暗地的隧洞中调派设备,曾在南疆铺天盖地的黄沙中指挥施工。工作的艰险、生活的艰苦,让刚参加工作时的热情和新鲜都慢慢消减,取而代之的,是对水电工作的重新认识和冷静思考。我觉得,水电人都有着坚定的信念、崇高的理想,他们虽长年身处高山峡谷中,生活条件简陋,远离父母妻儿,很难享受都市的繁华与便利,但他们就如同大禹一样,牺牲和放弃了许多,却坚定地履行职责、播撒光明,为中国的发展默默地奉献着青春、汗水甚至是一腔热血。
华夏大地时光如梭一甲子,水电四局栉风沐雨六十年。一路走来,无数的四局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上下求索接力传承,不但在大江大河上铸就了一座座不朽的丰碑,更是在“一体两翼”+“增长极”的发展战略引领下,实现了公路、轨道交通、市政、水环境治理、投融资等多个新业务板块的并驾齐驱,国际化的脚步也更加铿锵有力。更重要的是“艰苦奋斗、严字当头、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龙羊人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高原水电人精神等企业文化精髓,更成为广大员工凝聚合力、焕发斗志的动力源泉,是每个四局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做为四局人,我们都和水电四局有一种血浓于水、割舍不断的情缘,更有一种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的感恩和依存,就象孩子与母亲,就象苍鹰与长空。我们坚信,中国水电四局将会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描绘的宏伟蓝图中,永立潮头、破浪前行,谱写出更加壮丽辉煌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