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出自屈原的名作《离骚》,也是这位水电站建设者的座右铭,在20年的水电生涯里,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水电建设者“自强不息、勇于超越”的企业精神,他的足迹踏遍青藏高原上的高山峡谷和安徽江淮大地,他用满腔热血和顽强拼搏诠释了水电建设者的责任与担当。他就是“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第一分局党委书记、副局长王裕彪。
王裕彪,男,汉族,1974年12月出生,青海民和人,1999年7月毕业于青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本科学历,后又取得西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200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于2015年6月顺利通过了一级建造师考试,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99年7月,他被分配到李家峡施工局浇筑大队任技术员,并先后在李家峡、刘家峡、公伯峡、尼那水电站、拉西瓦水电站等从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后被调任至第一分局工程办、市场开发部工作,并担任第一分局工程办、市场开发部主任、总工程师、副局长、党委书记,曾在第一分局纳子峡、橙子沟水电站、引洮引水工程及玉树灾后重建、羊曲水电站、西藏金桥水电站、共和45千瓦风电、引江济淮J010-2标等工程担任过项目经理、副指挥长、羊曲施工局局长、西藏分公司总经理、西藏金桥项目部项目经理、共和45千瓦风电工程、引江济淮J010-2标项目经理等职务。
开路先锋 勇于担当
9月17日,公司成功中标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江淮沟通段施工J010-2标工程,这是公司深耕区域市场的又一重大突破。随后,公司迅速成立了“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江淮沟通段施工J010-2标项目部”,王裕彪被公司聘任为项目经理,第一时间带领技术管理骨干奔赴项目一线,迅即展开前期各项工作,在公司成熟的项目管理程序和制度的协调下,整套班子将发挥不可估量的战斗力和创造力,不但能化解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更能在对施工过程的预控、事实上发挥有效作用,保证了施工进度的顺利实现。
作为本年度第一分局的重点项目,在项目管理中他严格按照公司“履约为先、品牌为重、效益为本”的管理理念,做好项目精细化管理工作。自开工以来,项目部坚持高起点、严要求,管理做到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严格执行合同履约要求;在承建过程中融入徽派建筑风格文化元素;在项目部驻地设置工人业余学校、活动室、安全体验馆等设施,充分展示央企的企业文化和以人为本的理念。
精准对接 齐抓共管
由于引江济淮J010-2标共计20个公司,横跨3个镇、13个行政村,施工区域内各项准备工作千头万绪,王裕彪第一时间进驻施工现场,立即组织前期进场人员召开前期工作部署会,明确责任人。大家白天各自按照分工推进工作,晚上召开碰头会集中在一起商讨未尽事宜,对当前工作任务进行合理化分工,对下一步工作计划再次进行完善补充。在日常工作中,他要求领导班子成员对每项工作都做到有安排部署,有督促检查,有执行落实,最后形成闭合。
2018年11月23日,项目部严格按照业主单位施工标准化要求实行工程首次施工、形成施工样板、做到“先样板引路、认可后推广”的模式;2019年3月19日,引江济淮渠系交叉建筑物柳树台排涝涵基础开挖完成,标志着渠系交叉建筑物工程正式拉开序幕;2018年12月12日,J010-2标项目部营地标准化建设进行验收,最后以95分成绩一次性通过了验收,得到了业主、监理及其他标段兄弟单位一致好评;2019年2月12日和2019年9月28日,引江济淮10-2标项目部分别获得安徽省引江济淮集团公司淮南建管处施工单位月度考核评比“第一名”的佳绩,极大提高了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感;2019年4月15日,引江济淮项目在项目部会议室召开部署开展“1+6+N”安全生产隐患集中排查治理专项活动,项目部从源头抓好安全管理工作,加强施工过程中安全监督检查与整改,倾心尽力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为项目部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市场开发 砥砺前行
在项目管理中,他大力实践和推行“项目经理经营责任制”经济风险抵押金制度“模拟股份制制度”,促使各在建项目始终处在良性轨道上运行,最终形成以预防为主管工程、细化管理抓效益、严格履约创品牌。对于新开工项目,他亲力亲为,积极做好项目的前期策划,通过前期策划确定合理的工期目标、质量安全目标、成本目标、品牌目标、利润率、管理模式、主要施工方案和考核兑现办法等,并签订责任书,实现了新工项目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在开拓安徽市场方面,他时刻保持清晰头脑,理顺工作思路,积极寻找市场的突破口,在他的积极奔走下,公司成功中标引江济淮J009-2河渠工程,9月11日,公司再度成功中标安徽省牛岭水库大坝枢纽工程,为公司深耕安徽区域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齐抓共管 以党建促生产
虽然引江济淮J010-2标项部直属党支部成立时间较短,但是项目部直属党支部始终坚持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急、难、险、重任务,直属党支部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
在抓好党建工作方面,项目部直属党支部针对党支部工作的实际,不断探索和完善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保证作用的有效途径,制定了《关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通知》,明确了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职责、规范了流动党员的管理。在项目部成立伊始,项目部直属党支部及时制定了《第一分局引江济淮J010-2标项目部党建管理制度汇编》,主要涵盖了生产经营、党建工会等各个方面,并且对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三重一大民主决策程序实施办法》等17项党建工作制度,建立完善了一整套覆盖各级党组织、适应目前工作需要的党建工作制度体系。将创先争优、劳动竞赛和青年建功竞赛活动与生产经营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表彰。围绕中心工作,开展了“三创建”(创建党员先锋工程、创建党员平安工地、创建党员示范岗)活动,工会组织开展了“三比”(比生产进度、比工程质量、比文明施工)活动,共青团组织开展了“三亮”(亮岗位、亮素质、亮业绩)活动,形成了党工团“工作互促、活动互融、资源共享”的良好工作局面。
9月18日,成立引江济淮J010-2标项目部“学习强国”领导小组,并积极组织全员积分学习,做好统计上报等工作;9月25日,积极配合业主、监理举行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旗红+4+N”创建启动暨授旗活动;9月29日,组织班子成员学习了公司徐董事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上的讲话;9月30日,组织全体党员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知识竞赛答题。
拴心留人 从点滴做起
从奔赴江淮大地的那一刻起,他始终把“实现员工的愿望”、“满足员工的需求”、维护员工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通过大力开展多项“暖心工程”,让职工得实惠,增强了职工凝聚力和归属感,使职工们无时无刻不感受着来自企业无微不至的关怀。第一按照标准化的配置,在项目部的员工宿舍配备电视机、无线网络做到全覆盖,在盥洗室、洗衣房、洗澡堂配备了洗衣机、淋雨器等设备,满足员工的基本生活需求;第二耗资60余万元建设引江济淮沿线第一座安全体验馆,主要对参观各级领导和对新进厂的员工都进行安全体验培训,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管理理念;第三新进场的员工第一时间及时购置被褥、洗漱用品和桌椅来满足新员工的日常需求,并及时签订“导师带徒”协议,让年轻员工尽快成长起来,早日成为项目部的中坚力量;第四花费12000余元为职工购置了点歌台等全套音响设备,满足大家业余时间精神文化的需求,花费28000余元购置了乒乓球台、桌球、羽毛球、篮球架,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通过开展以上“暖心工程”,进一步增强了职工的凝聚力,提升了职工的向心力和责任感,使项目部的职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目前,新项目部新的设施完备日趋齐全,各项管理工作井然有序,大家斗志昂扬,充满信心,随时准备好在这场引江济淮战役中大干一番。
面对荣誉 不骄不躁
在兼任项目经理期间,他在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现场项目管理经验,也锻炼了他遇事冷静、沉着应对的处事方法,也学到了和现场不同行业、不同单位之间协调、沟通的方法。在20年的工作中他一直致力于水电工程技术革新和推广工作,在不同领域,不同的刊物上共计发表各类专业论文8篇,有力地宣传了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施工能力,在工作中他注重技术的研发和总结,他20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奉献在施工一线,以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求实创新的进取精神诠释了水电四局“自强不息、勇于超越”的精神。在工作中他勤于钻研技术业务,充分发挥在施工技术、设计等方面的特长和优势,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和科技进步奖17项,工法7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同时还获得全国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青海省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青海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等诸多省部级、集团公司个人荣誉。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面对一系列荣誉和成就,他并没有感到满足,反而更加谦虚谨慎,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各项管理水平,时光不断延续,生命不断升华。如今的他仍然每天都要亲赴工地查看工程进展,且坚持学习研究,总结提高。他说“这不是重复自己的工作,而是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他的心里,清楚每一处山形走势,了然每一条河流蜿蜒;
他的脉搏,因着河水的滔滔奔涌而愈发强健;
他的脚步,随着山脉的重峦起伏而愈加沉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