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漫步在步行街旁,微风轻拂,一阵淡淡的桂花香飘来,我猛然惊觉:桂花开了呢!八月桂花香,那么中秋节也要到了!
中秋节也叫团圆节。人生中走过了几十个中秋节,印象最深、最甜蜜的,却是儿时最纯真、经济最匮乏的那些年度过的中秋。
记得,老家门口有一棵年代很久的桂花树,树枝的高大粗壮是我现在再没看到过的。每到八月前后,它就满树满树的挂满了金黄金黄的小花,一把一把的,一簇一簇的,香遍了整个院子,香遍了半个村子,吸引了许多人前来采摘。大伙采了回去是要做桂花糖的。桂花糖做好了,中秋也到了。
中秋,总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这天,再困难的人家,也总会买肉回来改善生活。当然,这并不是重点。重点是,你看,天还没完全黑下去,天上一轮又大又亮的月儿就挂起来了。风轻云淡,四海通明。虽然大人都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但我总是固执的认为,中秋这天的月亮是一年中最亮最圆最漂亮的。这一天,月宫里的嫦娥和玉兔,会像此刻的我们一样,也坐在桂花树下欣赏夜景。我们赏月,嫦娥就欣赏人间的团圆和温情。吃了晚饭,父亲把桌子移到桂树下,母亲把月饼和桂花糖拿出来摆在桌上,然后,每人分一份。全家围坐在桌子边,边吃月饼,边聊着嫦娥奔月的故事。每次分到月饼,我总把月饼举起来,对着月亮说:你先吃一口!虽然我看不见她,但我相信,月宫里的嫦娥仙子一定看到我了,她一定在对我笑,她一定不会那么寂寞了。
后来,我们长大了,都离开了家。中秋还是年年过,月饼也越来越精美,但我却不喜欢吃月饼了。总感觉离开了老家的桂花树,中秋再也不是以前的中秋,月饼也失去了本来的味道。
那年,朋友送了我许多月饼。我精心挑选了两盒不同口味的月饼寄给父母,想给他们一个惊喜。谁知,他们收到月饼后打来电话说“我们现在也不吃月饼了,你寄那么多回来,得花多少运费啊?你们都不在家,过节不过节的,都一样。”话里,有种淡淡的失落。我知道,父母想我们了。
中秋那天,我约了弟弟一起,坐了几个小时的车,终于赶在晚饭前回到了家里。两老见到我们,兴奋的跑过来为我们提行李、端茶倒水、安排饭食。还一边抱怨:“咋回来也不说一声,好准备你们爱吃的东西。”一边又乐得合不拢嘴。看到他们开心得跟小孩似的,我也乐了:爸,妈,你们别忙活了,随便吃点就好。月亮要出来了,吃完饭要吃月饼赏月呢!还有,我要吃桂花糖!”好,好,桂花糖有,我每年都做许多,就等着你们回来吃呢!”母亲笑着说到。
望着父母的满头霜鬓,脊背一年比一年佝偻,我的心不由得一阵酸涩。
中秋本是团圆日,何故总是多情伤别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