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来到新疆工作已经2年了。对于没有来过新疆的人,对于新疆的认知就是新疆很远,远在天边,远到“西出阳关无故人”。
到新疆项目之前,我对新疆的感知既抽象又模糊,知道新疆有天山、吐鲁番葡萄、哈密瓜,有天山大草原、薰衣草以及连片的棉花田和农场。除此以外,印象深刻的还有沙尘暴、大沙漠、戈壁滩。
新疆真得很大,总面积占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东西长1950公里,南北宽1550公里。从乌鲁木齐到我们所在的工地大约500公里,车辆在北疆的大地上驰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情感油然而生。
大戈壁滩上环境是艰苦的,鲜有绿色、鲜有降雨、鲜有人烟,陪伴我们最多的是一年四季不肯停歇的大风、夏天的炙热、冬季的严寒,经历着一日内“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温差,蓝天白云的相伴成为最好的精神慰藉。项目所在的北疆地区冬季长达6个月以上,持续大风天气以及白毛雪、风吹雪形成了极地严寒天气,最低温度达到零下40摄氏度,夏季地面垂直温度可达60摄氏度。工地距离最近的居民点80多公里、最近的加油站120公里、最近的县城300公里。
对于戈壁滩上的工程人而言,听到最好的赞美应该是那句“坚守也是一种美丽”。工作中首先要克服的是和关内2个小时时差,早上9点半上班,中午1点半下班,下午3点半上班,晚上7点半下班,夏天直到10点半天才能黑,听起来有点另类。由于廖无人烟、由于路途遥远,在其他项目上很容易解决的事情,在这里都会成为棘手的问题。司机去加油站加一箱油,一去就是半天,一箱油三分之一消耗在去加油的路上。
对于戈壁滩上的工程人而言,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一项工作。先是打通了对外的交通道路、为各营地通电、通水、能洗澡,开通了手机信号、连上了互联网、宿舍里装上了网络电视,接下来又相继设立了职工服务部、小诊所、建起了职工活动中心,从而成为了员工们共同的家。
戈壁滩上的风早已声名远扬。记忆深刻的那场大风发生在2017年的初冬,七、八级大风接连刮了5天4夜,连续多天风声鹤唳让人心绪飞扬、心烦意乱,一场风把好几个新来的员工给“刮”跑了。
戈壁滩上的水是咸的,洗头时会脱发,洗完的衣服上会泛起白斑,洗完澡总感觉身上黏黏的,对于这里的员工而言,能酣畅淋漓的冲一个淡水澡是一种奢侈。
相互理发是工程人工地生活的又一个特色,理短点、再短点,这样就能保持的时间长点,于是有的人索性剃成光头,理发工具成为工地上不可或缺的生活物品。
经过2年多戈壁滩上的磨砺,大伙早已适应了戈壁滩上的生活。工程人的精神世界很容易得到满足,繁忙的工作之余,能和家里人用手机通通话、视视频、聊聊天;找个借口喝点小酒;到活动中心去健健身、约一场球赛;到戈壁滩上散散步、捡几块砂砾石;抑或在宿舍看看电视、追追剧;再去给营地的小树苗浇浇水、松松土……
不畏环境苦
不惧任务重
不辜岁月贵
不负我人生
这就是戈壁滩上的工程人!第一次看我联想起了一香识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