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压实企业责任 筑牢安全根基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企业的兴衰。要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就必须紧紧抓住企业这个责任主体,狠抓“五落实五到位”。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批示示精神指引下,各级各部门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在前所未有地提高,安全生产领域的改革在史无前例地推进。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已被逐步完善的法律法规、逐步增强的责任意和逐步提高的监管能力所托举。本质安全的基石如何夯实?要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就必须紧紧抓住企业这个责任主体,狠抓“五落实五到位”。公司党委、公司对此认识高度一致,为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公司广大员工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公司安委会办公室研究制定了《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公司安全生产“四个责任体系”实施细则》、《公司作业班组安全管理办法》、《公司安全生产驻地督察管理办法》等50多个管理制度。
  增强责任人的安全意识
  增强企业责任人的安全意识是关键。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作为企业主要负贵人,把主体责任落实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牛鼻子”来抓,以“五落实五到位”为准则,高起点谋划、高规格部署、高标准要求、高效率推进、常态化推进,做到思想上自觉、行动上自律、过程中自查自改,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也必须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既要对具体分管的业务工作负责,又要对分管领域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始终坚持把安全生产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督查、同考核、同问责,做到“两手抓、两手硬”。
  公司建立了“以各级行政一把手为责任人的安全生产行政管理体系、以各级主管生产的领导为责任人的安全生产实施体系、以各级主管技术的领导为责任人的安全技术支撑体系和以各级主管安全的领导为责任人的安全监督管理体系”。进一步明晰了各级党组织书记和“四个责任体系”负责人的安全责任。对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梳理领导班子和总部各部门安全职责,形成《领导岗位安全责任清单》,从安全生产履职痕迹等细化领导分工,提高各级人员安全履职的主动性,并建立了各级领导安全履职台账。
  强化各级管理人员责任
  各级管理人员是企业的中坚力量,是企业制定发展战略的参与者,也是战术的实施者和执行者,在企业运行管理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示范带领的“桥梁纽带”作用,是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贵任的重要环节。公司结合自身生产特点、特性和安全生产实际状况,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强化安全生产职责,发挥各级管理人员在一线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教育员工、在一线“传帮带”的作用,以“一石激干浪”,带动员工遵章守纪,落实岗位责任,真正在企业形成“人人关心关注安全”的整体良好氛围。
  公司开展了全员签订“岗位安全生产责任书”活动,编制了《员工岗位安全生产责任书》参考模板96个,内容包括安全生产目标、责任清单、操作规程、奖罚要求等。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工作,以推动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重要抓手,通过加强教育培训、强化管理考核和严格奖惩等方式,在公司上下实施安全生产责任制工作。
  实施全员安全生产培训
  实施全员安全生产培训是夯实企业主体责任的首要基础。要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规范员工的行为,必须发挥安全培训“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公司于2016年启动了“全员安全素质提升工程”,编制了《公司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指导教材》(上下两册),为各级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供了依据。据不完全统计,累计培训约6万人/次,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取得的实效。在电建股份公司2017年年度安全生产工作报告中给予了高度评价:水电四局启动“全员安全素质提升”培训工程,组织编写了《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指导教材》,印发至作业班组,并由培训老师和安全环保部人员分赴施工现场实施培训工作,通过考核检验培训效果。”为此,公司荣获2016年度“电建股份公司安全生产先进先进单位”和“青海省安全生产先进企业”。
  要树立红线意识,突出文化引领作用,使员工具有使命感、责任感、危机感;要严守准入门槛,实现安全教育,掌握必备的安全生产知基础培训全覆盖,全体员工必须接受识,了解本公司生产状况、工艺,知晓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区域和部位、各种不安全因素,掌握安全防范基本知识和安全生产技术规范要求;要严格实施分级定岗,突出业务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强制性,树立问题导向,突出“全面落实”这个关键,善于找出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提高培训质量;要严格培训纪律,对各类培训必须做到课堂纪律严明,确保收到实效,做到应知、应学、应会,实用、管用、真用。
  推进企业标准化建设
  推进企业标准化建设是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根本保障。企业作为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不仅是为了达标升级,还是企业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有助于企业加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从近年来的工作推进情况来看,企业对标准化建设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对各要素和各环节理解还不够多停留在“物”的层面上,忽视了人”的因素。企业要实现良性发展,有效控制安全风险,达到本质安全水平,必须在“规范人的行为、加强设备的管控、严格制度的落实、强化现场的管理”上下功夫,形成自上而下的立体管理格局,真正实现“四不伤害”,杜绝违章行为,让安全成为每名员工的习惯,从而实现安全生产制度化、常态化。
  近年来,公司相继通过水利、公路建筑施工和轨道交通建筑施工三个板块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达标认证。公司2017年组织举办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观摩暨现场经验交流活动”。同时,每年部署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自查及“回头看”专项行动。各单位、项目部围绕标准化建设要求,结合施工生产特点,开展多层次的安全标准化管理提升工作。2018年公司提出打造50%的项目为“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项目”工作目标,全年75个在建项目开展了“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项目”创建工作。2019年,公司提出打造80%的项目为“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项目”工作目标,89个在建项目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项目”创建工作。
  配足配强安全生产管理队伍
  安全生产队伍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的重要手段。“坚持把安全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是企业必须遵循的“保命守则”。企业要避免小隐患酿成大事故,就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借鉴纪检监察的模式,吸收巡察的方式方法,起到“执纪、追责、问责”的作用。
  公司实行了在建项目安全总监面试制度,拟任项目安全总监必须经公司面试合格后方可任职,同时建立个人履职档案。目前,公司在建项目安全总监配置率达100%。公司还通过提高一线安全管理人员的待遇,创造更多的岗位机会,吸引人才。公司明文规定,对持有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证并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人员,每人每月给予200元的岗位补贴;对基层一线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每人每月给予500元的岗位津贴,对项目部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每人每月给予300元的岗位津贴。通过以上举措,进一步激发了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项目安全管理水平。
  加强企业应急管理建设
  应急管理建设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最后防线。企业在开展安全生产工作时,必须抓好应急管理建设,树立“底线”意识,以“一万的努力”防止“万一的发生”,守住“最后一道防线”。要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通过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应急演练,常态化的应急准备,畅通高效的信息渠道,确保一且发生事故能立即响应,做到快报、快到、快处、快救。同时,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全员的应急意识,提高其预防、避险、自救、互救能力。
  公司2017年以来,积极推进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工作。组织修订或编制了《公司应急管理办法》等多个管理制度,全面厘清了各单位、项目部突发事件分级标准、响应分级标准和响应程序;组织召开了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工作推进会和培训班。2018年上半年,公司顺利通过电建股份公司组织的审核验收,成为电建股份公司2018年第一批应急能力建设达标单位;下半年,公司完成了17家单位和2个在建项目应急能力建设评估验收工作,为全面开展应急能力建设工作积累了经验。
  截至目前,公司各单位、项目部编制各类应急预案2391个,其中综合预案156个,各类专项预案1620个,现场处置方案589个,组建应急救援队伍162个。2018年,公司所属阁山水库项目积极应对抗洪救灾被当地政府授予“抗洪抢险先进单位”。叶巴滩施工局主动作为、积极应对“金沙江堰塞湖事件”得到业主和政府地高度评价和表扬,展示了中央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形象。公司应急能力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各单位、项目部反应迅速、措施得力、组织有序、应对从容,得到了当地政府、建设单位的高度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