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非洲嵌巨龙 国际添“金人”
——SK输变电工程获海外“鲁班奖”纪实

  2019年2月19日,中国建协公布的“2018年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境外工程)入选名单”,中国水电四局承建的安哥拉索约-卡帕瑞输变电工程(简称SK输变电工程)榜上有名,这是中国水电四局迄今为止在境外摘获的第一个最高奖项,同时还是中国水电四局在非水电领域摘获的第一座“小金人”。
  SK输变电工程位于安哥拉首都罗安达北侧的卡特特和扎伊尔省境内,是保证安哥拉首都及整个北部地区电力供应的“命脉工程”,也是我国技术标准与国际融合,践行“一带一路”的非洲电力先行工程、示范工程。
  这项总投资70.86亿元的工程,总占地面积112.8万平方米,站内建筑物面积7098平方米。建设项目主要为修建变电站9座,安装400千伏主变压器25台,安装220千伏主变压器8台,输电线路总长1020千米,杆塔总数2539(基),主设备及附属设备均为中国设计、制造。工程于2014年7月1日开工,分两期实施,于2017年12月16日竣工投产。

  严控质量捍卫荣誉

  SK输变电工程是安哥拉当地重点电力民生工程,为了高效保证项目的运营投产,早日结束安哥拉北半部地区三个省没有稳定市政供电的历史,2013年1月,项目部全体人员开始了“用质量捍卫荣誉,以荣誉征服非洲”的伟大计划,项目部大胆尝试构建了“三个一”质量管理体系,即一个质量管理方针、一个质量标准理念、一个全员学习模式,探索出了一条适用于安哥拉的质量管控之路。
  项目实施全过程,严格执行“动态管理,持续改进;精心施工,过程受控;改进质量,提高效率”的质量管理方针。建立了日常巡检、月度联合检查、重要工序质量专检的“三级质检制”,并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有效控制”的原则,逐级落实工程质量管理责任、建立健全质量责任追究制,对工程质量进行全过程控制。
 “策划先行,样板引路,一次成优”的质量标准成SK全体人员共同的信念。工程施工前,向咨询工程师报批分项工程质量控制计划,待审批后严格落实,收集整理适用于安哥拉行业规范及合同执行的ET-N系列规范,严格执行原材料进货检验、试验、见证取样、保管工作,原材料及其他物资、设备都须经过咨询工程师及业主资格预审获批后才能使用……坚决按章施工的理念,已成为每一名SK员工的行为准则,验证于每一项工作细节。
  除了严格执行程序、规范,面对一个全新的领域,学习显得尤为重要。项目部倡导“强化质量意识,打造优质品牌”的学习模式。组织项目部及各工区质量管理人员对相关的规范、施工标准、质量管理办法认真学习。并结合输变电工程的特点,从基础施工、组塔施工、架线施工、质量通病控制等方面,开展培训教育活动。各工区每天还会针对当地员工进行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铁塔组片、防盗螺帽安装等专项培训。
  有志者事竟成,工程验收检验批、分项工程共4931项,均达到规范标准要求,做到了合同要求的“零缺陷”移交,得了当地政府、业主的高度赞扬。工程于2018年获得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境外)奖。

  技术创新科技引路

  高质高效完成工程是公司对项目部的要求,高质履约计划如期推进,高效施工也不能放松,项目部树立了“技术创新引领,高效施工创优”的建设理念,开启了四局海外人的科技创新之路。
  开辟新路的过程从来都充满了艰难险阻,项目经理马朋成介绍道:“针对项目提出的科技创新目标,科技创新小组成立是最为关键的,但难题也摆在面前。一是专业人才稀缺,真正干过输变电行业的人屈指可数。二是施工技术难题,项目采用了大截面全铝合金导线,以往国内的导地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不能完全适应全铝合金导线的液压连接施工。没有较多的经验可以借鉴。”
  勇士面前无险路。经过项目领导班子反复研究,首先从公司范围内抽调输变电领域的人才,成立了科技创新领导小组,敲定了各个科技创新工作关键节点;二是领导小组每天要前往施工现场观察、询问施工困难,每天定时召开创新小组会议,及时汇总意见;三是反复试验,确保每一项理论上的成果真正成为实用的成果。看着一个个技术难题突破,一个个重要科技创新关键节点完成。科技创新小组成员林杰说:“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努力,没有干不成的事情。”
  在大家的努力下,一项项科技成果呈现出来,项目部先后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省部级及以上QC成果17项,获实用新型专利10项,获省部级工法4项,这些创新为项目节约成本124万美元。特别是三分裂大截面全铝合金导线张力架线关键技术研究、输变电工程用变压器关键技术研究、400千伏配电装置布置型式及系统技术规范,独创大截面电力导线压接台车工艺等成果,均为国内外首创,将有力推动国内电工设备制造业“走出去”。

  绿色施工环保建造

  为树立中国工程建设的先进理念,在严格执行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的基础上,项目部在施工中植入了国内“绿色电网,和谐建设”的绿色理念,使之贯穿于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中。
  而SK项目实施绿色施工在当地尚属首例。
  项目部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合理进行现场平面布置,将产生噪音的机械设备布置在远离生活、办公区的位置。施工中的混凝土振捣棒选用了低噪音混凝土环保振捣棒。在施工过程中对变电站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采取清理、散水、覆盖、保洁等相应措施,确保不出现现场扬尘较大现象。在生活办公区张贴关于“办公节能常识”的宣传图片,营造人人关心节能的氛围。施工作业用电量大时,启动大功率发电机,施工用电量小时,启动小功率发电机。线路廊道清障、施工便道修筑,尽量使用原有的道路,并尽可能避开生长时间较长的树木(如:面包树、芒果树),以减少对树木和植被的破坏。施工完成后,对线路塔底土方进行平整,回复原有的地貌。对于在山坡上的铁塔,在塔底部设置截水沟,防止由于雨水冲刷,而造成水土流失。
  SK项目在绿色施工,和谐建设中,成为了安哥拉区域绿色施工的示范工程,所形成的绿色施工日志也成为了其他项目学习的典范。

  攻坚克难汗撒非洲

  恩泽托至姆巴扎刚果220千伏输电线路是项目建设中最艰难的一条线路。该线路长度188.81千米,途经野外林区山地,河流和沼泽较多,约有48千米线路远离公路10千米,工期要求2017年6月30日完工,施工环境及交通极为恶劣。
  面对诸多难题,项目部积极商讨对策,采用“多条腿”并排走的方式。安排了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张维平进驻现场监督现场施工进度。张师傅深知“众人划桨开大船 ,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首先增加施工责任工区资源,采用激励绩效考核制度等方式推进现场紧迫的施工进度;其次积极搜集施工现场发现的问题,并将问题反馈到项目部,使“施工现场”与“项目部”之间真正形成了良性的沟通。利用团队的智慧,施工任务有序展开。
  张师傅没能目睹投运送电的那一刻就因多次患上疟疾,加之本身就患有糖尿病,仍每日坚持冲在最前线而晕倒在施工现场。在罗安达医院进行紧急治疗后他已调回国内工作。再次见到张师傅时,他说“身体已经没有问题啦,如果有机会我还是会去海外继续奋斗!”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像张师傅这样的四局海外人,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项目于2017年6月20日提前完工,为非洲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1200个日夜的鏖战、1020公里长的输变电线路、2539基银色铁塔、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7项省部级及以上QC成果、10项实用新型专利……这一系列耀眼的数据,成就了非洲规划起点高、执行规范标准高、设计标准高的SK输变电工程,成就了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最终摘得中国建筑工程桂冠上的明珠——鲁班奖。
  夕阳西下,一张张憨厚而黝黑的面庞眺望着万家灯火,他们开心的笑了,因为光明的到来,因为中安的情谊,更因为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