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浴”雪奋战 情满高原
——中国水电四局玉树抗雪救灾纪实
 
  海拔4700米,气温零下25摄氏度,冒着刺骨的寒风……中国水电四局17名勇士在雪域高原艰难前行,在13时间里打通被大雪覆盖的500余公里乡村道路,为数万民众在困境中打通了“生命线”。
  央企显担当铁军急驰援
  今冬以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简称玉树州)遭遇近十年来最大一次雪灾。据中国气象局消息,2018年12月下旬以来,玉树已出现多次大范围降雪,日降雪量多次接近历史极值,全州1市5县28个乡镇72个村遭受不同程度雪灾。在受灾最严重的扎朵县,扎青、莫云等6个乡镇的18个重灾村道路严重堵塞,局部地区积雪厚度高达45厘米。
  面对灾情,驻青央企——中国水电四局迅速反应,积极与青海省玉树州对接,共抗雪灾。2月19日,中国水电四局所属第六分局玉树国庆水库工程项目部即刻组织越野车3辆、救灾人员17人、装载机6台,以及40万元救灾资金紧急驰援灾区。
  2月20日,8名救灾人员先行赶到玉树州与政府对接,与青海省、玉树州负责同志和有关部门交换了意见,详细了解最新灾情、救灾工作开展情况和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研商解决困难的办法和措施。根据玉树州政府部署,中国水电四局救灾地为扎朵镇、清水河镇、珍秦乡三地,主要任务为清理乡镇与村之间道路积雪,抢通“生命线”,保证万余名牧民进出乡村道路畅通。
  接到命令后,玉树国庆水库项目经理孙伟全立即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灾情,研究对策,成立抗救灾领导小组及后勤保障小组。先后成立3支救灾应急分队,同地方政府一道开展救灾抢险、物资运送等工作。
  逆行风雪中守护生命线
  中国水电四局救援队伍所处的扎朵镇、清水河镇、珍秦乡三地,作业区平均海拔4700米,气温零下25摄氏度,部分道路地段积雪厚度达2米,而且乡村道路路况复杂,清理积雪任务十分艰巨。且当地空气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区的一半左右,平常人在这里快走几步都感到气喘心跳,而他们却在干体力活儿。17勇士置身茫茫旷野,只为早日打通牧民进出“生命线”。
  2月22日一早,清晨第一缕阳光下,抢险队员们揉了揉冻僵的脸便分2组进入清水河镇扎麻村和珍秦乡八村清理道路。他们积极克服救灾地点多面广、间距超过百公里、危险性较大等因素,当日完成55公里道路清理。
  2月23日,抢险队分3组分别进入扎朵镇向阳村,珍秦乡十一村、清水河镇扎麻村清理道路,现场气候恶劣,大风并有降雪天气,在异常困难的条件下,当日完成41公里道路清理。当晚19时30分许,应清水河镇镇政府要求,抢险队员李延寿和毛永芳即刻安排一台装载机前往扎哈村外20公里一土路处对陷入雪坑的运草车进行救援,经奋力抢险,于20时55分将运草车成功拖出。“尽管人都快冻僵了,当牧民在车窗外目送我们离开时一声声‘嘎珍切’(藏语谢谢的意思)、‘朵撒齐’(藏语注意安全的意思)听得心里暖暖的。”毛永芳说。
  2月24日一早,抢险队分4组进入清水河镇扎哈村,珍秦镇一村、八村,扎朵镇治多村清理道路积雪,当日为7户牧民家周边进行了积雪清理,同时清理对外道路36公里。
  30公里、40公里……他们每天用生命在刷新着记录,水电四局抗雪救灾抢险队伍整整在玉树灾区奋战13日,清理各乡村道路积雪500余公里,清理积雪、撒盐化雪、应急处置、助运草料……很多路他们只能凭感觉走,一不小心就会掉进雪坑里,有时一天下来鞋子都被雪水完全打湿。“风雪天气一直在持续,几小时前清理出的路面不久又被积雪盖住,成了‘雪阻路’,与风雪的较量一刻也不能停。必须争分夺秒,只有道路通了,草料和救灾物资才能早些到达灾区。”救灾队员邓成说。
  陈欣是抢险队伍中最年轻的小伙子,曾经还学过体育,他被分到了海拔最高、灾情最重的扎朵镇去救援,头疼失眠、胸闷气短等一系列高原反应,纵使是别人眼中体能不错的他竟也有些扛不住了。他说道:“知道要去救灾的时候我心里既紧张又兴奋,紧张是因为要去救灾有些不知所措,兴奋是因为我也能够去灾区尽些绵薄之力了。当时到了扎朵镇我就开始浑身打颤,有种头重脚轻、喘不上气的感觉,厚重的防寒衣帽也难抵寒风的无孔不入,露出的两只眼睛不停地流眼泪。由于我们那支分队地处偏远,只能选择住在牧民家里。藏族老阿妈看到我们满含热泪地为我们拍打身上的雪花说:“这么大雪,你们还能想着来帮我们。来了好,你们来了,我就不怕了。”老阿妈说着便热情地为我们端来了糌粑和酥油茶。我恨自己不争气的身体,每逢坚持不住了我就会想起老阿妈的话也就坚持下来了。”
 “一路上下着茫茫大雪,雪天一色,牦牛、藏原羚等成堆的动物尸体,它们仿佛在一瞬间被冻成了冰雕。牦牛背上黑色的皮毛结出一缕缕冰条。乍一看好像是我俩看过的《流浪地球》电影中的场景。”抢险队员谷永程去救灾的第一天晚上和妻子报平安时还这样说起他在那边的所见所闻,未曾想到一向身体健康的妻子于2月26日晚在家里突然晕倒,送往医院却被检查出卵巢黄体破裂、腹腔内出血、右侧输卵管系膜囊肿,必须立即动手术,由于当时他在扎朵镇进行救援行动,直到夜里12点通讯恢复后他才知道这一切,并且那时妻子已经做完了手术。他强忍着心里的难过和不安、顶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和自责,依然坚守在抗雪救灾一线。
  半个月以来,项目副经理杨金龙同志毅然决然的放弃在家陪伴82岁父亲、照顾生病的幼子,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先锋作用,带领抗雪救灾抢险队伍全体队员在寒风呼啸、冷风刺骨的环境下,不畏艰险,冲锋在前,他们每天平均战斗10小时以上,喊哑了嗓子,冻青了脸庞,熬红了眼睛,冻伤了手脚,身上冒出的热气凝结成霜贴在衣服和帽子上刺骨的冷,四级以上的寒风使他们的脸和耳朵被吹得刺痛,嘴也裂开了血口子吃不下饭。
  有天装载机在清雪的途中出现了故障,救援队员吴铭爬在雪地里检查车辆。他说,顾不上让自己的肚子加满“油”,也一定要让装载机加满油工作。由于救援任务险重、时间紧迫,很多时候他们都顾不上吃饭,甚至连口水都顾不上喝,蹲在地上或躲在装载机斗里凑合吃点冷馒头、火腿肠之类的裹腹后又投入到紧张的救援任务中,一个个逆行的身影在风雪中成为一道安全屏障和靓丽的风景线。
  连夜救孩童情洒三江源
  2月23日晚22时30分许,抢险队接到清水河镇政府求助,距清水河镇70公里外的普桑村有一牧民小孩高烧,情况危急,因部分道路被积雪覆盖无法出山急救,请求抢险队支援。接到救援通知后,抢险队迅速反应,第一时间联系该镇镇长、书记会面商讨支援方案。由于距离远,且无拖车运载装载机疏通道路,救援面临巨大困难。抢险队以救人为要,经过充分研判,大胆提出由抢险队员冒雪驱越野车直接前往救援。征得领导同意后,抢险队员李延寿、毛永芳迅速动身。后镇政府又安排国家电网一台车辆随行。
  在该村支书的带领下,他们于凌晨2时05分赶到普桑村,接上患病女孩及其父母后,迅速返回。当夜气温已降至零下25摄氏度,车窗全部结冰,道路崎岖难行,途中还两度遭遇狼群,所幸无安全事故发生。历时5个半小时后于凌晨4时02分抢险队终于将高烧女孩安全送达清水河镇卫生院进行治疗。
  这不是中国水电四局第一次挺进玉树了,9年前一场地震让玉树变得残垣断壁、满目疮痍,牵动着全国上下人民的心,中国电建各援建队伍战天斗地、倾情奉献,形成了灾后重建的强大合力,书写了荡气回肠的恢弘篇章。而今,当玉树人民遭遇雪灾,四局人又一次冲在前面,在茫茫雪原中,他们用生命和担当,挺起了中国电建责任央企的脊梁。13天的奋斗,112.5万立方米积雪被清除,背后是17勇士超越生命的付出,而500余公里被打通的“生命线”,背后是灾区牧民困境中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