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乡关何处是,他乡游子最盼年。站在年的关口,游子心中的年,是一种牵挂,是一种寄托,是稀释乡愁的一碗清茶,更是点燃乡愁的一纸信笺。
20岁那年,师范学校毕业后,我背井离乡,到外地闯荡,平时吃多少苦,受多少委屈,我咬紧牙关挺了过来。在都市里繁忙奔走,从年头到年尾,只有过年,才能回家和父母团聚,获得难得的闲暇和放松。年,成为我心中一个驿站,消解乡愁和思念的中转站。每年进入了腊月,望年之情在心里冉冉升起,每一天都似乎变得漫长,焦急的心里充溢着难以言说的美妙,年是故乡,年是亲人,年是游子的心灵港湾。随着春节渐渐临近,提前买到了回家的车票,握着车票欣喜若狂、归心似箭,时时把车票放在手中,盼着,望着,望着的不是车票,而是回家的漫漫长路;望着,盼着,盼着的也许不是年,而是车票上的归期。
当回家的列车启动后,凝视着窗外的风景,想着什么,或者什么也没想,就是那样静静地发呆,心情舒畅而惬意。当故乡一点点临近,熟悉的山水、草木扑面而来,激动、欣喜,还掺杂着“近乡情更怯”的些许紧张,我站起来遥望着,遥望着故乡的炊烟,遥望着早已候在站台的父母。
还记得3年前的一个春节,因工作关系,无法回家过年。年夜饭的时候,在宿舍里我故作高兴地给父母打电话拜年,外面爆竹声声,合家团聚,屋内冷清静寂,异乡的年让我感受到了难言的孤单和苦涩。
我的同事很多都是家在异地,每到春节临近之时,大家都欢呼雀跃、兴奋异常,纷纷给父母亲人准备礼物,工作起来更加有干劲。同事们在高兴之余不免感叹,几天的年假过于短暂,年还没过够就要告别故土亲人,重新启程。对于游子来说,过完了年,就是一个新的起点,又开始盼望下一个新年。
游子望年,望的是浓浓亲情,望的是故土情深;游子望年,望的是亲情涌动的年,望的是喜庆祥和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