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本期发布:
猪年话猪好运来
  犬辞岁去,猪带财来。2019年是农历己亥年,也就是大家俗话说的“猪年”。 独特的猪文化,为新一年定下了吉祥喜庆的基调,关于猪的趣闻和典故也成为此时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猪古称豕,在十二生肖中排在最后,与十二地支配属“亥”。《尔雅·释兽》中,对猪是这样解释的:“彘,猪也。其子曰豚。一岁曰豵。”据考证,猪是最早被驯养的动物之一,在半坡遗址中就有残留的猪骨、牙齿形象,这应该是原始的家猪。古人造字将“家”从“宀”从“豕”,意思是屋檐下面有头猪才是一个完整的家,由此可见我国古代人们养猪非常普遍。
 “一年春作首,六畜猪为先。”猪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家畜,肥头大耳,四肢短小,长着一副圆滚滚、胖嘟嘟的憨厚相,吃了就睡,饿了就吃,显得老实安分,与世无争。
  猪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全身上下,从头到尾,都可食用,有不少还是餐桌上百吃不厌的美味佳肴。大文豪苏东坡在黄州为官时,创制了一种烧猪肉的美味佳肴,“黄州好猪肉,价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由于肉味醇美,风味独特,此制法很快流传开来,并以雅号称之为“东坡肉”。现代人以猪肉为食材烹制的菜肴更是数不胜数,诸如红烧肉、猪肉炖粉条、木须肉等,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详的家常菜。猪肉不仅与饮食文化有关,它同时见证了时代发展,留下时代印记。
  提到猪,一般人都认为猪很愚蠢、懒惰,连骂人的词语中也充斥着笨猪、懒猪、蠢猪、猪脑壳、比猪还蠢之类的字眼。你想,每天只知道贪吃贪睡,哼哼唧唧,乱拱乱嗅,脏兮兮的样子,最大的本就是到烂泥塘里打打滚,摊开肚皮晒晒太阳,没有一点灵泛劲儿。其实,自古以来,猪不仅聪明可爱,而且也象征着勇敢、厚道、诚实和宽容。据文献记载,历史上有不少以猪为名的,比如秦二世叫胡亥,汉武帝小名叫刘彘,唐代有李猪儿等等,用猪寄托吉祥和运气,希望猪能帮他们实现美好的愿望。
  在民俗文化中,猪作为神圣之物代表着吉祥好运。猪谐音为“朱”,于是“朱笔题名”成了猪年的吉祥用语。从唐代科举开始,殿试及第的进士们任官后,就要请书法家用“朱书”,即红笔题名于雁塔。每当有人赶考,亲友们都赠送红烧猪蹄,预祝赶考人金榜题名。宋代陆游《岁末尽前数日偶题长句》诗云:“釜粥芳香饷邻父,阑猪丰腯祭家神。”
  “猪入门,百福臻。”猪还象征着财富。肥猪,为祥瑞之兆。每逢年节之时,在我国北方不少农村有“肥猪拱门”的节日窗花,是用黑色蜡光纸剪成。猪背上驮一聚宝盆,贴在家里,表示招财进宝之意。农家猪圈在过年时贴上“肥猪满圈”的春联,寄寓人们对富裕生活的企盼。除此之外,在民间工艺中,也有许多猪的造型。或体型敦实,憨态可掬;或略貌取神,趣味盎然。这些无不构成具有丰厚底蕴的猪文化,令人眼界大开,美不胜收。
  挥别玉犬,迎来金猪,必将给新一年的我们带来吉祥如意、喜气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