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两次,三次......海娃负气的使尽全身的力气蹬着山地车向着草坪边上的小缓坡一次又一次地冲去,他似乎想把所有的不满、委屈连同刚才和妈妈的激烈争执都发泄出来。妈妈,唉!我这是怎么了,怎么越来越和妈妈水火不容了。不过,也难怪,她的心里只装着她的门机她的检修工作,哪还有我这个儿子的位置啊。不想不想就不想,海娃心里狂喊着,用力咬住下唇,吵都吵完了,还想它干什么!男儿有泪不轻弹,他不能哭也不许哭!突然,、砰......
一阵晕眩,海娃还没反应过来,已经四脚朝天摔倒在草地上,旁边是那个倒在地上的山地车,轮子还在得意地转着。
“海娃,你看我们一天上这个班难道不累吗?你以为我们就不想歇一歇、逛一逛吗?可是,我和你爸爸不就是为了能给你的将来多存点钱吗。”
“钱钱钱,你们就知道拿钱来压我,我才不稀罕钱呢!”
“海娃,你懂点事好不好?爷爷和姥姥、姥爷岁数都大了,哪一样不需要花钱啊,我和你爸身上的的担子还重着呢!”
“行了!你别老和我提这些事,我不爱听!从小到大,我就好像是你们的负担,你们把我从这家寄养到那家再转到另一家,早知道,你们还不如当初不生我呢!”
......
回想起刚才和妈妈的争吵,海娃眼眶又不由地红了。不就是让父母带他出去转转吗,一年他放假才来爸爸妈妈的施工点两次,这不,又要开学了,临走前海娃想让爸爸妈妈请上几天假顺带着送他的时候一起一家人逛逛,这要求算是过分吗?海娃想不通。他实在是搞不懂在爸爸妈妈的心里到底是他这个儿子重要还是工作重要。从小,他就很少和父母在一起,他甚至都不记得自己有没有在父母面前撒过娇。十四年了,从他记事起三不转就转学了,难怪老师说他是打一枪挪个地方,好像游击战一样。同学也送他个绰号“水电娃!”——水电娃,土气,呸呸呸,都怪爸爸妈妈,起啥名字不好,非得起个海娃,不就是在青海出生的吗,为了纪念你们的电站工程非得让我叫这名字!害的同学们都问我为什么要叫海娃,既然是水电人的孩子,那就叫水电娃更合适,哼,土气!
其实海娃也知道同学们没有恶意,可他就是不想听到“水电”这两个字。凡是和水电沾上边的他就来气,这可能要归咎于爸爸妈妈的那份工作了。父母是水电工人,常年奔波在江河流域的山沟沟里,居无定所,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也不太方便,所以小时候海娃先是被寄养在奶奶家,奶奶过世以后,七岁的他被爸爸妈妈带到了姑姑家里,姑姑对他也很好,海娃想要什么就给买什么,曾有一阵子海娃潜意识里觉得姑姑就是妈妈。直到表哥很生气地警告他:“这是我的家,不许和我争东西!想要,找你爸爸妈妈要。”这让海娃知道了家的区别。九岁,姑姑的工作也调动了,不得已妈妈又把海娃托付给了远在四川的大伯家,刚去还好,没过多久伯母的脸色冷的像冰一样,有一次大伯给海娃买了一双运动鞋,伯母大发脾气,伯父息事宁人的说:你吵什么啊,不就是一双鞋吗,当初不也是你答应帮弟妹的忙吗?再说,孩子还交着生活费呢。”一席话说得伯母气悻悻的扭身走了,可从此,伯母和伯父的口舌之战不断上升,活拨的海娃学会了沉默,他害怕看见伯母的脸色,每次接到父母的电话海娃话到嘴边又不敢说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