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世界级工程彰显“四局”智慧
  由河南平顶山往东南三十公里,就到了鲁山县境内有世界第一之称的沙河渡槽。站在一处山坡上远眺,竟无法完全看到渡槽全貌,只见一条灰色宽阔的“立交桥”架在地势低洼的沙河之上,宛若一条长龙向前蜿蜒而去。这里距南水北调水源地丹江口大坝200多公里。
  2010年,我来到了这里,从一个懵懂的学生变成了世界最大渡槽建设者中的一员,我深感骄傲。沙河渡槽工程全长11.9公里,其中1.88公里的沙河梁式渡槽和0.5公里的大郎河梁式渡槽由我们水电四局承建。梁式渡槽槽身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U形槽结构,并排布置4槽,槽身纵向为简支梁形式,跨径30米。大跨度薄壁双向预应力结构的槽身空间受力复杂,架设难度极大,因多项工程指标排名世界第一而被誉为“世界第一渡槽”。
  根据招投标方案,梁式渡槽提槽机采取跨双联运行方案,横跨四片槽片,双线施工铺设。提槽机跨度为58米,高54米,这相当于一栋18层高的楼房,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同时吊起1200吨重的梁式渡槽在地面行走,必然会有些不便。在工程开工后,通过对方案反复分析、论证,发现如按照跨双联运行方式提槽机的制造和安装难度将大幅度上升,58米长的提槽机顶部大横梁的吊装必须采取底部支撑、分段吊装、高空对接加固的安装方式,对起吊方案和起吊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将占用较长的安装时间,同时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风险。
  不分昼夜开着的白炽灯,让人亢奋的浓茶,还未来得及熄灭的烟蒂,敲得噼啪作响的键盘,桌面堆积着的图纸,房间里烟雾缭绕,都掩盖不住项目部技术团队中智慧碰撞的火花。最终通过优化制槽场的布置,将梁式渡槽提槽机由原跨双线改为跨单线方案,通过精心计算,最终,我们将提槽机跨度确定为36米,高度为40米,由大减小的施工方案,大大减小了提槽机大梁的重量,解决了提槽机自身机构的稳定性,提高了运行的安全稳定性,降低了设备制造成本、安装成本和吊装难度,加快了提槽机的安装进度;同时减小了提槽机的动力驱动,降低了设备运行成本;从根本上降低了安全风险,保障了工程的顺利进展。
  我们有了成功的第一次,一次又一次的创新随之迸发出来。梁式渡槽采用工厂化预制,单槽钢筋使用量就达到65吨,还要加上15吨的钢绞线,如果是在制槽模具内按照设计图纸一根一根地来完成绑扎,必然耗费大量时间,通过工期计算,这一传统施工模式,很难保证工程按期完工。如果模具外绑扎,由于钢筋太重,防止吊起放落时钢筋变形就成了一项巨大难题。通过研究、计算,设计出一套钢筋绑扎胎具和专用吊具,模具采用圆10槽钢和长70等边角钢制作,并按照设计钢筋间距,在角钢上设置卡槽,使用模具绑扎完成的钢筋横平竖直、间距均匀,大大提高了施工质量。模具成本低廉,使用灵活、方便,可拆卸、再利用。合理控制钢筋间排距,提高钢筋绑扎质量,节省渡槽模板占压时间,通过吊具整体吊装,加快预制周期,实现工厂化流水作业。我们这一创新成果得到上级单位的认可,并成功申请到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这种大型预制构件工厂流水化施工,为我们今后类似工程施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并创造出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抢抓工期进度,我们艺高人胆大。在渡槽提、运、架过程中,通过方案优化,提槽机在提槽工作状态下,完成90度转向。每次转向大约需要20分钟,通过新型技术重载转向的应用减少了两次起落槽体,加快了提槽的速度,解决了大型预制渡槽在地面的运输难题;渡槽正线运输需要运槽车,运槽车自重300吨,靠着4纵列16轴线共64个钢轮组成的走行轮组,驮载起1200吨槽片的重量,单个轮压达23.4吨。运槽时,运槽车依靠在槽片顶部架设的四条轨道,以每小时1公里的速度向前行进。这就是沙河渡槽在施工中的一大奇景———“槽上运槽”解决了架设水平运槽难题。由提槽机整体转移运槽车和架槽机的创新,节省了设备转向后面临的拆除、安装时间,运槽车直接运载架槽机的设想,缩短了架槽机靠底部油缸60厘米一个行程的“蹭”回时间。提槽机提起的是技术创新,运槽车运送的是改革动力,设备的成功研发及使用填补了中国水利工程施工的空白。想象力引领着我们,一次又一次冲向新的巅峰。
  质量是企业发展的根基所在,我们牢牢记住这一信念。对于重量达1200吨,高7.4米,宽7.2米,最薄处的厚度却只有35厘米的“U”型混凝土预制件来说,如何保证混凝土不产生裂缝,并且要过水,还要做到滴水不漏,是非常重要的。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关键是混凝土温度控制和养护方式。在混凝土温度控制方面,我们夏日让它“吃冰棍”,冬日让它“穿棉袄”。夏日在混凝土拌合时,在拌合水里加入冰块,降低拌合水温,保证拌合完成的混凝土温度满足设计、规范要求。冬日里通过锅炉,采用热水拌合,提高混凝土温度,采用覆盖棉布等一系列保温措施,并在渡槽混凝土内部埋设观测仪器,监测温度、应力变化等,保证工程质量。混凝土养护方面,采用蒸汽恒温养护。将制槽台座采用养护篷整体包裹,通过锅炉输送蒸汽,达到蒸汽养护条件,从养护方法提高混凝土预制质量,加快模具台座的周转时间。
  我们对技术的精益求精、对质量的孜孜追求、对事业的强烈期许、对责任的固执坚守,赢得了来自各方面的赞誉:2011~2014年多次获得南水北调中线河南直管局劳动竞赛一等奖,2011年6月获得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优秀单位,2010~2012年度多次被评为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安全生产先进单位,2012年度获得中施企协科学技术奖科技创新成果特等奖,2012~2014年度多次被评为青海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2013年7月“梁式渡槽钢筋绑扎模具”“钢筋笼整体吊装吊具”均获国家新型专利,《U型渡槽施工工法》2013年被评为青海省省级工法、2015年被评为国家级工法,2013年获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等,2013年度获得水力发电科学技术三等奖“沙河特大型预制U形渡槽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12年度获得中施企协科学技术奖科技创新成果特等奖,2013年度获得中国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14年度获得中国质量评价协会科技创新奖;2016年4月被南水北调建设委员会评为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建成通水先进集体。2017年5月获得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工程先锋号”。
  在春去秋来多少个日日夜夜里,多少人为了这份收获,披肝沥胆、兢兢业业、无怨无悔。这一个个荣誉,就是我们最好的军功章。我们坚信,在不远的未来,在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引领下,中国水电四局必将创造出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