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北纬44°的来客
  哈尔滨位于东经125°、北纬44°,是中国冰雪之都,更是东北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2015年哈尔滨迎来了一批地铁建设者—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哈尔滨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正线长28.61公里,设19座车站,共划分为十二个标段,中国水电四局承担施工七、十标段的施工任务,共3个站点6个区间。自2015年进场以来,中国水电四局的建设者充分发扬了勇于攻关、吃苦耐劳的精神,积极投入到地铁建设的工作中,深得哈尔滨市人民与政府的高度好评。其中,十标省政府站更是成为了哈尔滨地铁建设的样板工程。

“PBA工法” 创冰城地铁行业标杆

  省政府站属于哈尔滨地铁2号线的中间站与远期4号线换乘,车站位于中山路与中宣街、和平路交汇处,沿中山路方向布置,车站大致呈南北向。省政府站为暗挖双层岛式车站,采用暗挖洞桩法施工,车站外包全长192.3米,标准段净宽21.3米,车站共设置4个出入口及两组风亭。“PBA”工法即由边桩、中柱、顶梁、底梁、顶拱共同构成初期受力体系,承受施工过程的荷载。其主要思想是将盖挖及分步暗挖结合,发挥各自优势。在顶盖的保护下可以逐层向下开挖土体,施作二次衬砌,最终形成由初期支护+二次衬砌组合而成的永久荷载体系。
  省政府站是哈尔滨地铁2号线唯一一座采用“PBA”洞桩法施工的暗挖车站,该区域管线、人防错综复杂且位于政治敏感地带,施工风险和难度非常大。哈尔滨冬季漫长寒冷,有限作业时间较少,如何保质保量完成建设工作是重中之重。面对这块难啃的硬骨头,从公司到项目,从管理层到作业层,大家众志成城、不惧艰难,勇攀高峰,在哈尔滨地铁的建设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省政府站采用“PBA”法施工,大断面双柱三跨三联拱暗挖,施工中如何减小地表沉降保证施工和交通安全、合理安排施工,保证工程节点工期要求是最大的难点。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超前支护及注浆加固掌子面等措施;开挖时严格控制施工进尺,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的原则组织施工,左右导洞步距控制在8~10米,避免群洞效应。测量组对格栅安装里程每2米复核一次,确保扣拱对接,并及时施作初期支护封闭成环,减少围岩变形带来的地表沉降。切实抓好施工管理工作,确保物资设备的供应,保证施工生产的连续,降低施工风险,同时加强现场人员的监督管理工作,保证施工生产安全有效开展。水电四局人发挥聪明才智,用超强的大脑和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奇迹。

看得到的是光鲜看不到的是艰辛

  7月的哈尔滨日头正热,工地上工人们辛勤的工作着。从竖井开挖到主体施工,一路走来,我们看到的是省政府站光鲜的一面,可是背后有多少四局人辛勤的汗水又与何人说。从水电站到轨道交通,从西部到东北,四局一路走来实属不易。“遇山开山,遇水架桥,千头万绪,止于一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纵横捭阖,运筹帷幄”,正是这种不服输的工匠精神才促就了省政府站的光鲜亮丽。哈尔滨地铁2号线是哈尔滨市连接南北两岸的重要交通枢纽,省政府站毗邻省公安厅、省政府等政治中心。在此地理位置下,省政府的标准化建设显得更加尤为重要。每一车土、每一方砼不掀起片克尘埃,标准化建设走在了施工单位前列。黑龙江省省长王宪魁、哈尔滨市长宋希斌对省政府站“PBA”工法、标准化施工给予了高度赞扬。赞扬与肯定的背后离不开所有水电四局人的努力与汗水,看得到的是光鲜,看不到的是艰辛。
  冬季的寒冷超乎常人想象,严寒和冻土是建设者不可抗拒的难题,水电四局的建设者,扎根大东北,秉承着艰苦奋斗的精神,注重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采取保暖措施,实行冬休政策,“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对四局建设者的真实写照。面对高难度的施工,四局人秉承“自强不息、勇于超越、精工良建、品臻致远”的精神披荆斩棘,谱写出一篇篇壮丽的诗歌。
生如夏花 不凋不败
  省政府站“PBA”工法犹如画龙点睛之笔,作为“迎检窗口”,先后迎接上级领导及同行参观达数百次之多,每一次的参观都彰显着对中国水电四局的肯定。省政府站建设的成功摆脱了中铁等老牌企业在哈尔滨轨道交通行业一家独大的局面,为公司打开哈尔滨市场创造了良好条件。省政府“PBA”工法的成功运用创造了哈市地铁建设的奇迹,使电建之花在龙江大地上开得更加璀璨夺目。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省政府站以高质量、严要求的建设标准屹立于冰城地铁,“PBA”工法更是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我们必将秉承工匠精神不断攻克难关,努力推进哈尔滨地铁的建设。“路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愿生来如同璀璨的四局之花,不凋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