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本期发布:
车陂涌登上全国第一批黑臭水体治理“光荣榜”

   广州讯(四宣)日前,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开展的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第一批专项督查已经结束,由水电四局承担治水重任的广州市天河区车陂涌因治理效果良好荣登“光荣榜”。
  作为广州市重点整治的35条黑臭河涌之一,车陂涌流域面积达80平方公里的车陂涌,仅主涌就长达18.3公里,有20多条支涌,覆盖9个行政村,水质常年为劣V类,处于严重黑臭状态,多年来已成为天河区“心病”。
  2017年5月26日,水电四局承建广州市车陂涌治理工程。包括车陂涌片区二期工程、城中村排水管网改造及支涌截污工程、调水补水及生态修复工程、水质提升综合工程、河涌清淤工程、查漏补缺工程等6个子项。
  面对只有7个月的工期,水电四局将工作任务分解到了每一天,全面倒排计划,当天的工作必须当天完成。但在此后的7个月时间里,8次台风来袭,15次暴雨,一个半月无法正常施工,工期就被“吹”走了五分之一。
  在电建集团的统筹下,水电四局联合其他参建单位,迅速调集资源,顶层设计,高点定位,按照“流域统筹、系统治理”的理念,为准备对车陂涌实施大兵团作战,做最后的冲锋,高峰期36台套顶管机同时施工,2300多人同时奋战。
  “在地质条件很不利的情况下,他们确实是不计成本代价在搞,确实有‘铁军’的风范。”天河区住房和建设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车陂涌的治理工期紧张,对施工单位确实带来了巨大挑战,此前有不少人认为,车陂涌不可能在去年底完成任务,但结果证明了一切。
  根据第三方专业机构的监测评价,车陂涌在去年年底前达到了既定目标,使水质达到了不黑不臭的治理目标,昔日黑臭的车陂涌很快就恢复了生机,经常可以看到鱼群在河涌内结伴而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