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翰墨丹青凝心血 倾力共绘新海东
青海海东高铁新区项目建设全纪实
  列车缓缓驶入青藏高原东方门户--西宁,在即将抵达前的最后一个隧道尽头,一片现代化住宅小区映入眼帘,山壑之间不再是单调的荒草牧帐,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谁曾想,十年前还是人烟稀少的村落,如今屹立起一座新城,而这成就的缔造者,正是立足青海、发展全国、走向世界的中国水电四局,以及因这座新城而得以发展壮大的水电四局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他们就像是有着天马行空般想象力的画师,在西北之域,酣畅淋漓的泼墨挥毫,绘就这令人叹为观止的盛世长卷。
  一个工程的筹备、开工、建设、验收就好比一幅画卷由白纸变得绚丽的过程,而海东高铁新区在世人眼前的呈现,则融合了中国画风的各种形式与技巧,这巧夺天工般的力作,正是工匠精神和四局精神的完美体现,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海东高铁新区,去领略这一画卷的诞生始末。
  青海海东工业园集中安置项目位于海东市平安区平安镇石家营村109国道两侧,总占地约3534亩。项目总建筑面积248.54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为128.7万平方米,公共建筑面积为119.84万平方米,项目主要是整体搬迁集中安置曹家堡临空综合经济园平西经济区平安、互助两区县15个村的农户,规划居住户约11000户,安置人口约3万人。水电四局承担了10个小区175栋楼房的施工任务,面积约为93.2万平方米,承担了17条道路的施工任务,约16.3公里。
  写意--政企共携手,联动话统筹
  海东画卷,可谓命题画作,在全国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战略背景下,青海省委、省政府高立潮头,与中央企业中国水电四局开展合作,以BT模式建设青海海东高铁新区。2012年6月,水电四局同青海省海东工业园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建设青海海东高铁新区集中安置房BT项目,以青海海东工业园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为主体,总投资30亿元,建设期2年。建成后的西北地区面积最大、规模最大、安置人数最多的安居小区,将有效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造福一方百姓。
  党和国家的战略目标、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千万户安置百姓的殷切期盼。既是给建设者的动力,也是严格的要求。决定与中国水电四局合作,也是对实力雄厚、信誉度高的央企满满的肯定。笔墨纸砚皆备,如何起好这决定谋篇布局的第一笔,显得尤为关键。
  既已确立了BT的商业模式,首先便要尽力吃透这一模式,作为有着多年项目建设经验的老牌央企,适应新模式、运用新技术、采取新措施并不是难事。“一定要对高铁新区BT项目建设给予高度重视,从管理理念、方法措施、施工工艺、科技创新等多个方面,展现出水电四局与其他在青央企的不同之处,打造出一种全新的工民建住房BT项目管理模式。”根据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晏志勇提出的要求,作为公司投资建设的第一个,也是至今唯一一个BT项目,海东高铁新区建设所承载的意义无比非凡,海东高铁新区项目建设协议的签订,是公司转型升级、战略调整后的一次实战,是公司投资领域开启新篇章的首要环节,更是投资公司今后发展的试金石。股份公司的要求中,将管理理念摆在突出位置,而这也正是眼下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我们在建设海东项目时大部分的管理人员和劳动力是之前参与玉树援建的人员,这种大项目完工后的承接虽然可以做到建设经验丰富,却也提高了我们管理的难度。”时任海东高铁新区项目副总指挥长的王福让如是说。他认为,管理理念的转变,在海东项目建设初期是一大难题,我们大部分的项目建设者都是干施工出身的,对待问题不能从投资的角度去考虑。团队中既没有专业学习投资的,也没有搞过投资的”。在这种情况下,基于投资项目各种关系的理顺便尤其重要。结合海东项目的实际出发,项目建设团队自主学习、自由协商、多方求教,努力以投资人的角度和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正是这一点一滴的积累与付出,由投资公司自拟的合同没有一丝差错的被拿到了签约席上,而这种基于投资项目各种关系的理顺和以投资人的角度、思维模式看待并处理问题也贯穿了海东项目建设的始终,并对之后投资公司各项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思维保证,这一管理观念的转变,也为公司之后的基础设施类投资项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中国画的表现技巧中,写意”强调其内在的精神实质表现的艺术创作倾向和手法,注重神态的表现和抒发作者的意趣。海东项目开工建设前的筹备过程便如同一幅写意画作,将投资人思维模式的管理理念表现出来,将投资能力和工程施工能力有机结合,抒发出誓建成青海省首个大型集中安置项目的豪情壮志。胸中有丘壑,这心中的风景,提笔便可跃然纸上,浑然天成、大气磅礴。
  勾勒--誓建新城镇,志坚破万难
  经过了项目前期周密的部署和紧张的筹备,海东高铁新区BT项目于2012年6月破土动工。该项目由水电四局委托投资公司负责融资、合同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在现场成立了高铁新区项目建设指挥部统一负责现场施工管理和协调工作,成立了六个施工项目部具体负责工程施工。建设海东高铁新区从无到有,就是在一张毫无渲染的宣纸上绘出图案的过程,这幅佳作,既要有壮美的亭台楼阁、交错的乡间小路,也要有鸟语花香、人来人往,然而创作的过程却是充满艰辛的。
  “要在1年多时间建设一座新城,这是在挑战我们的管理水平和能力,只有将施工任务细化落实好,才能按期完成工程建设目标。”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高建民(时任公司党委书记、海东现场指挥部指挥长)这样提出要求。
  海东高铁新区BT项目有几大特点:首先便是工程规模大,10个小区的房建工程,住宅、商业网点、地下车库及幼儿园,还有整个高铁新区16.3公里的市政道路;其次是工期紧迫,项目有效工期仅一年,而且地质情况复杂,施工难度极大,施工中地基需要大量的换填处理,地下水位高,这些都给施工带来诸多不便;再者就是施工干扰大,海东项目地处G109国道两侧,社会车辆和施工车辆来往频繁,加之高铁新区市政道路、雨污水管网等项目同时施工,各专业施工也对工程本身的建设产生很大干扰。面对这多种多样的难题,建设者们迎难而上、甘之如饴,不仅通过辛劳与付出化解了困境,更从中总结出了许多经验与方法,为之后各类投资项目的建设开展提供了蓝本。
  “抢进度、保质量”成为了项目建设者们常挂在嘴边的口号。
  为了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建设者们在进度管理方面多措并举。紧紧围绕总体实施计划和目标计划,编制了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并实行目标控制,将任务分解到周计划上,每周严格考核检查,及时研究和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确保工程进度按预定目标稳步推进;鉴于海东项目中有很多人参与了玉树重建工程,党员领导干部积极发挥带头作用,精心组织、合理安排,继承和发扬玉树重建精神,从而不断加快工程建设进度。正是有了进度管理方面的创新和建设者的吃苦耐劳,前八个小区于2012年11月主体封顶,2015年11月完成了全部竣工验收工作,后两个小区也仅用时八个月实现了主体封顶,2016年9月移交投入使用。
  要想如期完成如此大规模的建设任务,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是必不可少的。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海东项目指挥部创新了管理方法。“‘四个统一’的管理模式是我们参与海东项目最引以为豪的创新与贡献,它的出台与实施保证了海东项目建设的高效与优质,也实现了综合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王福让在回顾海东高铁新区项目建设时多次强调这一管理模式,难掩激动的心情。“四个统一”管理模式,即统一分包模式、统一承包单价、统一劳务承包合同、统一物资招标采购。各环节的统一管理,在每道程序上严格执行、大力监管,从而有效避免了相互哄抬竞价、施工人员从中谋取私利等现象的发生,同时也打造出了一支高素质、守纪律、肯实干的专业团队。“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日积月累中总结出的新模式,实现了管理的标准化,进而有利地降低了施工成本,确保了工程的顺利完成。
  制度上的保障,管理上的创新,进度上的把控,使得海东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劳动竞赛和青年突击队活动也在期间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工程不能拖,还须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及安全工作,要把海东高铁新区BT项目打造成精品工程、放心工程、民心工程,经得起历史检验。”公司副总经理、投资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戎建国(建设中后期任海东指挥部指挥长)对工程建设提出了总要求。
  在总要求的引领下,2012年9月21日上午,水电四局投资公司在西宁隆重召开了海东工业园区高铁新区BT项目“大干60天全面推进工程建设确保实现年度目标”劳动竞赛活动动员大会,在会上下达了要实现的目标任务和活动的具体要求。整个竞赛过程中,各参赛单位围绕竞赛要求始终坚持“五个结合”的原则。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面对工期紧任务重,各项目强化管理、规范操作,抓重点、攻难点、高标准、严要求,确保安全质量全面受控,充分发扬“五个特别”的高原水电人精神,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强攻硬上,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把高铁新区“大干60天”活动不断推向高潮,并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整个高铁新区的建设任务完成情况较好,总完成率达到93.5%。
  各参建单位还在活动结束后积极总结本次竞赛活动的成功经验,继续开展了赛安全、赛质量、赛进度、赛管理、赛创新的“立功竞赛”活动,确保重要节点、关键环节的(下转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