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葫芦娃,葫芦娃,哈尔滨盾构藤上五朵花,冰冻严寒都不怕,啦啦……叮当当咚咚当当……葫芦娃,本领大,五个兄弟一条心,葫芦娃金刚神通广大,天不怕,地不怕,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本领大,啦啦……”听到这个旋律,你的脑海里是不是浮现出了面对困难和荆棘从不惧怕的葫芦娃?而今天,我们要谈的是盾构工程公司“葫芦兄弟”的故事。
不畏严寒迎难而上
由盾构工程公司承建的哈尔滨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土建七标、十标共包含六个盾构区间的双线施工,施工地段位于哈尔滨市繁华区,环境复杂,地面交通繁忙、地下管线密集。区间共下穿26栋、侧穿67栋建筑物,河沟1处,施工环境恶劣,施工形势异常严峻,共投入五台盾构机,每台盾构机都始发、接收两三个台次,共计始发接收12台次,22次大件起吊,4次站内平移,3次空推,1次洞内拆解,1次站内整机掉头。吊装频次多,工艺流程复杂,给我们盾构施工带来极大的挑战,施工难度可谓是拔丁抽楔。
滴水成冰、天凝地闭,在哈尔滨这座城市不再只是一种形容词而是随处可见的一种景象,极度严寒下让我们施工更加艰难。全年结冰期190天左右,10月份至次年3月底一年过半时间的封冻期,零下三十多度的寒冷让人望而却步,严寒条件下现场施工人员降效,施工环境恶劣,设备受寒冷影响故障频发,极度寒冷的气温对本就艰难的施工无疑是雪上加霜。“葫芦娃”个个身怀绝技本领大13号要兵来将挡袁水来土掩
13号盾构机出洞后,因现场施工条件不足,吊装孔设置在出洞口前方36米处,现场施工人员采用步距法进行前移,盾体推至始发托架上后,把拼装机与桥架连接处断开,并且在接收托架尾部焊接支座,然后通过盾构机底部两个推进千斤顶使盾体在托架上前行。同时,为了满足盾体能够抬升,在盾体两侧各加工安装两个200吨千斤顶,然后通过盾构机推进千斤顶回缩时拖拉托架,使托架前行,再将盾体缩放在托架上,然后一起循环空推16.35米、向右线方向平移1.1米,再空推14.5米到达吊出位置;针对后配台车重量较轻的问题,直接采用电瓶车牵引返回尚志大街站吊出,在盾体没吊出前转入工省左线始发井并后移,加快了转场进度,减少了哈尔滨站主干道吊车占道时间,最大程度地把地铁施工对哈尔滨市民出行的影响降到最小。并在拆解夜间吊装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提前注浆封堵,铲除冰块,以步距平移的方法达至掘进面,保证了盾构机的顺利平移。
14号要穿铁破冰再新战
哈尔滨站为富水砂层,注浆加固效果较差,施工安全隐患较大,故采用冷冻法进行端头加固。零下30摄氏度,冷冻后施工洞门破除较慢,冷冻管极难拔除,破除过程中需保护冷冻管以便二次使用,破碎机无法施展,只能进行人工破除。“滴水成冰”的环境,工人“厚重笨拙”的穿着,再次增加了施工困难。
寒冷的天气影响砂浆拌运的正常运行,并且螺旋机多次出现故障,为争取早日出洞提高进度节约成本,14号号盾构机在安全到达哈尔滨站后,同样采用平移步距法,每天在冻土情况下步移20多米,专门编制了专项方案,且布置全自动化地面沉降检测仪,及时分析数据,在长达一个多月的严谨细心操作下,安全到达哈尔滨站-博物馆站站始发区间洞门口。
为了完成哈博区间的掘进任务,14号机冷冻法接收后,由于台车轮轨和车站存在1.05米的高差,为使台车能顺利过站,项目部自创加工了增高装置,台车前移一节,加一节支腿,不分昼夜的循环作业,终于在10天内完成了整机平移到位,为哈博始发调试节省了必要的时间。
15号要金蝉脱壳获重生
15号盾构机施工的博物馆站至工人文化站区间更具有挑战性,需侧穿、正穿多处年代久远建筑物,由于中途地勘调查不彻底,经过中山博苑幼儿园时,遇到地下泵房,经项目部及时拟定方案,调整参数,确保了盾体安全顺利通过。
由于地下负2层车站在地铁1号线施工时已施工完成,顶板已全部封闭,到达接收后,盾构机需在洞内原地解体,拆散之后拉回,从始发井口吊出,再进行组装。无法整机吊出,只能合理统筹,精细剖解,最终将盾构机顺利吊出。同时,隧道已通,温度骤然下降,并且焊接及切割会时常用到,刺激性气味较大,项目部全面制定洞内解体方案,制定24小时轮班制,工作人员全力以赴,专心解读方案,拆解步骤纹丝不乱,工作效率极高,保证了解体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且在地面进行了组圆吊装和刀盘更换刀具。特别是在刀盘焊接及刀具更换过程中,现有技术员及工程师观察磨损刀具,根据规范、地质情况及刀具的耐磨度统计需更换的数量,再根据科学系统的原理编写方案,由工程师及技术员现场指导盯控,在焊接尺寸、刀盘平圆度及刀具高低排列等细节特别加强监督,并且在每个焊接部位都有超声波无损检测仪探伤,确保百分之百的高质量完成。
18号要稳中求胜再掘进
衡珠区间右线共823环,18号盾构机在4个月内稳步求进,于2017年12月19日首台出洞,在零下30摄氏度的天气下完成了拆机保养,吊出转场,顺利完成组装调试。
2018年,衡珠区间左线掘进已经始发。项目部针对盾构机的装机、调试、始发托架安装、始发反力架加固、轨道铺设、洞门凿除等难题做了专项施工方案,合理安排人员现场施工,并在地面盾构机吊装区域布置了施工监测点,实时监控地面沉降数据,为施工计划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盾构端头井加固长度为6米,加固宽度约12米,在进行加固体掘进时,采用低扭矩,小推力匀速推进,最终安全顺利的穿过加固体,完成了负环拼装。号20要平移旋转再始发20号要平移旋转再始发
省政府站为盖挖逆做法施工,20号盾构机到达接收后,只能从两侧的竖井吊出,竖井距最近接收洞口21米,只有水平位移才能到达吊出孔,盾体总长9.6米,平移廊道宽8.9米,我们采用分段平移法,将盾体分为两部分,刀盘前盾先平移,中盾尾盾后续平移,由于竖井宽度5.4米,长度7.4米,盾体直径6.28米,平移到位后,盾体需要原地旋转90度吊出,平移采用地面满铺钢板的形式,接收托架承载盾体在液压千斤顶的推动下缓慢移动。
方法是“寥寥数语”,实际操作起来却是“车载斗量”。零下30摄氏度,各种不利因素、各种安全隐患须全面考虑,确保万无一失才可实施。
兄弟手牵手
戮力同心朝前走
在三九、四九之期,由于温度急剧下降,导致浆液迅速上冻,无法注入盾尾间隙,除了运送浆液管道的保温膜板外,将砂浆配和水加温,经热量交换换算,升至固定温度,既避免砂浆过热,也避免管道冻封。刚开始的时候砂浆冻结现象情况普遍存在,耽误了很多时间,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项目部积极应对,全方位加大冬季施工措施,24小时轮班盯控,保证5了台盾构机的正常注浆,确保了地面安全。
2018年1月底,五台盾构机先后出洞,完成了尚志大街站-哈尔滨站站区间左线、尚志大街站-哈尔滨站区间右线、博物管站-工人文化宫站区间左线、衡山路站-珠江路站区间右线、省政府站-衡山路站区间左线的盾构掘进施工,盾构公司全体人员为公司交了一份“美丽的答卷”。此时,两台盾构也已再出发,为新一轮掘进做准备,为圆满完成哈尔滨地铁2号线施工而努力。
繁杂的施工任务、受限的工期、寒冻艰苦的条件、前无先例的新工艺、富水疏松的地质、密而林立的地面建筑、错综复杂的地下管线……这些困难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战胜它就为我们后续各项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为了战胜它,我们就要拿出科学稳妥的方案,坚韧不拔的毅力、不畏严寒的魄力去迎战!
一帧帧震撼的视频、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一册册无可超越的画面,都证实着哈尔滨全体施工人员的“盾构标杆”精神。我们的努力换来了业主与监理的认可,更赢得了市民尊重与赞扬。
严寒之下,众人停工,唯我风雪无阻;冰雪之际,世人游玩,唯我应急排难;寒夜之中,群民休暖,唯我驱寒征战。连城乡之枢纽,穿历史之围墙;绘民心之图画,书不朽之文章。“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这个严寒之地,冰雪之城,在后续工作中,哈尔滨地铁2号线盾构公司全体人员将用实际行动去印证“宝剑之锋”、“梅花之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