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本期发布:
以精细管理为抓手促进提质增效再升级
——贯彻落实公司2018年工作会议精神解读之五
  以精细化管理作为公司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措施,持之以恒加以推进,是公司多年来稳步发展的重要基石,也是未来持续强化的工作方向。
  过去几年,针对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我们不断强化企业经营管理标准化、精细化、信息化等方面的建设,深入推进项目经营管理责任制落地,全面实施预算管理,强化成本控制,考核压降“两金”,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取得较好的成效,为企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同时,我们也不可否认,在强化精细管理的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比如:一些单位、项目对精细化管理的认知上还有不到位的情况,管理的程度和效果良莠不齐;规章执行自上而下执行力有逐步递减的趋势,制度的刚性约束大打折扣;在部分项目中,项目经理经营责任制落实不到位,考核流于形式,问题整改不及时不到位,导致经营成果不理想,甚至出现亏损;有的单位和一些领导风险控制意识不强,对单位、项目风险预警机制缺少足够的重视,对可能发生的风险预判不足,出现问题没有应对措施。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发展的质量不高,创效能力不强,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公司整体持续发展的能力,使我们在市场上承受巨大的压力。
  进入新时代,公司面临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都在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外部竞争将更加激烈。与此同时,随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质增效的新要求,内部改革的任务也愈加繁重。要推动公司改革发展不断向前,要保证公司立于市场竞争不败之地,我们需要更加强有力的精细化的管控体系促进提质增效再升级。
  当前,要把打好“降减防”攻坚战摆在突出的位置。牢固树立“市场是源头,管理是基础、效益是目标”的经营理念,把控杠杆、减负债、防风险融入到公司市场开发、项目履约和经营的全生命周期中;严格控制、清理压缩“两金”占用规模,加大内部资源的整合力度,坚持全面清理与重点清理相结合、存量清理与增量控制相结合、短期目标与长远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对于正常经营需求规模内的“两金”占用进行持续优化管理,对于超出正常经营需求规模的“两金”占用坚决进行清理压降,坚决遏制“两金”占用过快上升势头;积极推行精细化管理理念,加大资金监管力度。严格按照集团(股份)公司、公司的规定执行资金管理流程。杜绝一切不按流程调控资金的现象。加强内部资金的整合和统筹管理,实现内部资金的相互平衡,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继续健全风险管理工作机制,完善风险评估、预警、排查、考核等工作流程,有效落实各级风险管理责任和管理措施。持续推动重大经营风险项目专项处置工作,采取针对性措施确保重大风险项目全面在控、受控。
  要把提升项目的履约创效能力摆在核心的位置。切实深化项目减亏扭亏成效,完善风险管控处置长效机制,维护公司制度的权威性,严肃整治项目管理游离公司管理制度以外的现象;切实抓好项目策划管理,以顶层设计的思维,做好项目高端策划,明确战略目标、确定经营模式、实现高效资源配置;切实落实项目经理经营责任制考核机制,把项目经理的责权利与项目经营成果有机结合起来。实施项目全生命周期考核,综合运用项目经理风险抵押金、模拟股份制等考核激励机制。要突出“以经营成果选项目经理”的理念,将项目经理的留用、晋升、加薪与项目经营效果挂钩;切实强化项目预算管理,优化施工方案,强化二次经营,强化成本管理,加强经营过程中成本监督、控制、考核,强化成本核算、分析、反馈、改进的管理循环,促进成本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切实强化分包队伍管理,严把队伍引进关,强化合同管理,使分包队伍管理始终不偏离合同约定,注重过程管理,防范过程风险,推行企业内部分包定价,掌握分包实际成本,保证项目履约。
   要把健全完善风险管控体系作为提质增效的重要保障。逐步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贯穿、覆盖各业务、各专业领域的公司风险内控管理架构,将风险内控管理工作内嵌到各经营业务中;不断完善三级法律审核管控模式,组织落实重大经营风险项目管控处置方案,不断加大内控审计力度,逐步实现内控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相结合,审计范围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立体全覆盖;注重专项风险评估,以重大专项业务风险为突破口,防范重大风险发生;实施风险管理考核评价、责任追究制度,持续优化风险内控体系,提升风险内控管理能力,确保风险可控,为提质增效筑牢保护藩篱。
    提质增效是一个大课题,涉及公司管理的方方面面,集中体现在在建项目管理、经营成本管理、财务资金管理、物资设备管理、投资管理、风险管控六大方面。只要我们以“精”着眼,从“细”入手,认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集中智慧解决工作中的难点和要点,就能真正把精细化管理的精髓落实到位,就能成功实现提质增效的再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