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山东之北,渤海湾之南,俗有“中国冬枣之乡”美称的小县城——沾化县,地貌成因为黄河三角洲冲积平原,海陆交互相沉积,因其临海且地势平坦开阔,故风力资源丰富,是良好的风力发电开发选址。山东天融滨州沾化风电场一期工程为中国水电四局水工机械总厂2016年11月底以EPC总承包管理模式承接的风电项目之一,联合建设单位共同承担风场设计、设备采购和工程施工等多项工作任务。山东新能源项目部正式成立于2017年3月底,总厂直属二级单位,为项目建设施工管理的具体实施单位,沾化分部具体负责施工现场各项管理工作。
沾化分部的成立对于山东新能源项目部而言,寓意深远,山东天融滨州沾化风电场一期工程是项目部自成立以来首个即将开工的项目之一,对于沾化分部这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来说,任务光荣,责任重大,是梦想扬帆起航的起点,他们的平均年龄不足27岁。伴随山东新能源项目部的成立,总厂各级领导对职工现场的工作和生活极其关注,为此,总厂厂长董贵林、党委书记康学军、副厂长梁金亮、党委副书记兼工会主席步万铜、总工程师张阳勇及总会计师赵泽等厂级领导数次前来项目现场检查指导工作,期间始终不忘关心员工的生活,每次来都亲切问候员工的吃、住、行等问题。
山东天融滨州沾化风电场一期工程是这群年轻人扬帆起航寻梦的第一站,本期工程总装机容量为48兆瓦,共装设24台单机容量为2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组和一座220千伏升压站,21公里35千伏集电线路和3.8公里220千伏送出线路为其配套工程。从骄阳似火的夏天到寒风刺骨的冬天,一期工程终在2017年12月31日成功并网发电,顺利实现年内目标,而在这俗有“中国冬枣之乡”之称的沾化县发生的每一个小故事都让彼此记忆深刻。
阳光总在风雨后
论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山东天融滨州沾化风电场一期工程的顺利推进离不开前期充分的准备。所有的工程建设都离不开繁杂的组织和实施过程,特别在工程施工前期,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这些准备工作大多都很棘手,且项目分部面临管理人员紧缺、专业知识匮乏和施工现场管理难度大等方面的严峻挑战。面对沾化分部人员紧缺这个严重问题,项目经理魏虎明深谋远虑,在项目开工前的第一时间根据员工特长来分配工作任务,项目副经理王有新是一名电气专业知识扎实、土建施工方面又有一定经验的同志,他则负责该项目的集电线路、送出线路和升压站土建及电气安装现场管理和协调,并兼管项目内业工作;项目工程办主任王鹏善于沟通且有着丰富的土建施工工作经验,他则负责风机基础、箱变基础、场内道路及吊装平台的施工管理和现场协调,及负责各分项工程的进度款计量审核和竣工结算工作,并兼职项目专职安全员;新入职的薛桂庭工作细心、认真,他则负责安全内业和项目资料管理;从祥云公司来项目部实习的王建云聪明伶俐,勤奋好学,根据需要为项目各个岗位增砖添瓦;项目经理魏虎明精明能干,作为项目第一责任人,他的任务最为艰巨,负责项目现场对上、对下的沟通和协调事宜,并直管风机设备进场、卸货和风机吊装工作。但分工仅是原则性的,团队最重要的是互相补台,哪里有需要,其他人都会第一时间补上去。就是这简简单单的五个人担负起了一个完整的风电项目建设任务,可想而知他们肩上的责任重若泰山!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少不了总厂及项目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项目分部全体人员的不懈努力下,最终,各项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升压站土建工程自2017年4月20日开工以来,先后遇到了征地受阻、场平阻工、引电受限及图纸交付延迟等特殊情况,面对以上困难,沾化分部在总厂及项目总部的领导下,积极发扬主观能动性,主动与各参建方沟通、协商解决项目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各项困难,督促相关方加班加点保证工期的顺利实现,最终在业主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项目分部的不懈努力下,升压站土建工程全面有序向前推进。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11月19日,一辆辆车辆伴随着爆竹声驶进升压站,看到业主入住新建升压站的一刻,我们曾经倾注的热血和汗水也是值得的。
业主入住升压站说明该工程取得了业主充分的认可,在建设这总占地面积为875平方米的升压站的过程中,出现了太多棘手的问题需要协商解决,在解决这些困难上,项目分部项目经理魏虎明用他多年的工作经验加上独特的沉着冷静带领着这个小团队一起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他仿佛是天空中最亮的星星,为我们指明前进的道路,并鼓励我们永不言弃,永不放弃。
在升压站紧张的施工期间,一条全长约21千米的风电场纽带施工道路和风机基础开挖浇筑也在同步开工,为打通这条施工道路可谓历尽千辛万苦。征地难、村民堵路、施工方设备不齐全等一系列问题摆在我们眼前,面对这些困难魏经理和王鹏主任并没有妥协,而是起早贪黑的开车去现场协商解决,“运气好”时还能遇到村民堵住施工道路、扣车等,五月的沾化就仿佛人生活在蒸笼里一般,面对村民堵路,他们只好下车顶着烈日徒步向前或就地和村民协商解决问题。这样一天天的去现场奔波,他们并没有一丝抱怨,而是不辞辛苦的去各现场协商解决各类问题,希望更快更好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让项目如期并网发电。
施工道路通畅后,为了不拖并网发电的后腿,集电线路施工和送出线路施工也在夜以继日的施工中,每个工程施工过程中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困难,而在项目负责人的带领下,困难被一一克服,施工队伍如期按计划完成施工任务。譬如施工单位在如期完成集电线路工程的那一成果背后,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也付出了不少汗水,在项目上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说出来都是很心酸的故事,集成线路施工队伍为了如期完成施工任务,在施工过程中遭到村民无理阻工,几经努力却实在不能协商解决且工期马上就要结束的情况下,施工负责人决定带着施工人员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夜袭”施工,第一晚取得圆满成功,但第二晚施工队伍带着喜悦的心情准备再次夜袭时却被村民发现,完美的夜袭计划也只能就此结束,领导们和施工负责人只能再次与村民协商,经过多次协商,村民们看到施工队伍的不易、工期即将到期,终于同意施工队伍继续施工。施工再次恢复正常,施工人员脸上露出如花般的笑容,作为EPC总承包管理方的我们身上的担子也轻了许多。
该项目自2017年9月9日整机吊装启动以来,项目部紧扣时间节点,积极主动与各相关单位加强联系,结合吊装现场实际情况,合理协调设备及时进场,重点跟踪施工单位抓安全、保质量措施的落实,期间克服了民事纠纷、气候及设备到货影响等一系列的困难。功夫不负有心人,山东天融滨州沾化风电场一期工程终于在2017年11月29日如期完成24套风机吊装任务,吊装完成意味着该工程离并网发电的小目标更进了。
在沾化分部还有这么一个真实的“玩笑”,有一次,魏经理的爱人高怡姐告诉我,有的时候她一连好几天都见不上魏经理一面,我想怎么可能,每天晚上你们同睡一张床竟还见不到人!后来我才了解到,在项目建设最艰难、最忙碌的时候,为了有效管控项目现场,魏经理带领大家天不亮就赶到现场,晚上半夜才回到宿舍,原来是魏经理由于晚上回宿舍太晚高姐已入睡,清晨出发太早她还未睡醒,因此便就有了这则“夜不归宿”的玩笑。
相亲相爱一家人
山东天融滨州沾化风电场一期工程好像一座缘份桥,把来自五湖四海的我们相聚在一起组成新家庭,我们不是亲人,但胜似亲人。风电工程不会建在繁华的大都市,都是在各方面条件相对艰苦的平原、高山、丘陵等地区,山东天融滨州沾化风电场也不例外。
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来到一片陌生的土地,为出色完成工作,他们不怕辛苦,项目开工前期,吃、住、行也是一大问题,为了找到住房和办公地点,他们一行人东奔西走到处打听寻找一个适合办公和居住的地方,经过多方打听和择优选择,项目办公、居住、生活的地点选择到离风电场不足2公里的滨海镇新河社区,在居住的地方不经意间打开窗户就能看到洁白的风机高高耸瞭立;朝着风机方向望过去就能看到雄伟壮观的升压站等一幕幕美景。
生活中我们相亲相爱一家人,搬入新家以后,同事们都各自展露自己的厨艺,给彼此品尝各自的家乡口味,考虑到我们都是来自不同地方,为照顾彼此的生活习惯,午餐和晚餐都是米饭和面食轮换着吃,令我记忆最为深刻事还是在我第一次来到项目分部时,以前的我一直有一种错误的意识,认为领导是不会和普通员工一起做饭甚至他们还会独自开小灶,但我错了,在这个新家里没有领导和员工之分,我们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工作中的领导下班后也和员工一起彼此说说笑笑做饭吃饭。
有人说,那屹立的风机只能用来发电,而我说,那屹立的风机还是友情和爱情的见证者。友情很简单,生活中相互关心,工作中相互帮助;爱情也很简单,不在乎各方面条件怎么样,而是在乎那个他在哪里。在这道亮丽的风景线下发生了许多温馨的故事,正是这些故事的发生让我们关系更加密切,生病时彼此关心,想家时彼此陪伴,到现场时彼此叮嘱……记得那是我第一次去升压站,刚到升压站的我对一切都感觉比较陌生,下车后自己就前往施工现场观看,这时恰好被项目经理魏虎明看到,他立即叫住我,和蔼可亲的对我讲了许多施工现场需要注意事项,并让我牢记:到施工现场一定要戴上安全帽!因为我是刚到这个项目的,还没来得及发放安全帽工作服等等,这时魏经理立即把自己头上的安全帽给了我,并安排安全员薛桂庭和我一起去参观现场,在参观现场过程中,他一直的和我讲注意事项,防止高空坠物、防止脚下踩空、防止被利器刮伤等等,然而自己还是很不听,只顾着看这些新奇的事物。当来到GIS室的时候,我只顾着仰望这些高大的电气设备,自己的脚却被一颗小钉子扎了,这时同事薛工看到我被扎了立即蹲下来帮我把钉子取出来,还好只是鞋子被扎破。
歌手李兴宇的一首歌《你会到工地看我吗》唱出了爱情的不易与项目的艰苦,在山东天融滨州沾化风电场一期工程这个艰苦条件下也有那么俩对让人羡慕的爱情,她们放弃了各方面条件都相对不错的工作环境,来到条件艰苦的一线和我们一起为工程的建设而献出力量,他们彼此放弃太多,但他们没有放弃工作,没有放弃爱情,他们用青春年华为沾化这片热土添加力量。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沾化的冬天风呜呜地吼叫,肆虐地在旷野上奔跑,它仿佛握着锐利的刀剑,能刺穿严严实实的羽绒服,更别说那暴露在外面的肌肤,身为水电人的我们不畏苦不怕累,即使条件何等的恶劣也不能挡住我们向前冲刺的步伐和决心。
后续,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全体员工对工程质量依旧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严格按照“三高三检”制度来执行,即:高要求、高质量、高标准、自检、互检、交接检,以确保各道工序的施工质量。积极总结经验、攻克难关,以“保质量、保安全”为前提圆满完成剩余工作任务,不负众望!
曾经有人说过,“人和人在一起叫聚会,心和心在一起叫团队”沾化分部这个小团队将继续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忍耐的优秀高原水电精神,在今后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