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在建设美丽中国实践中推动企业发展
中国水电四局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综述
  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为我国中央企业转型发展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提供了新的更大的机遇。多年来,中国水电四局在坚持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自身改革转型同时,进一步将生态文明建设有效纳入企业发展的全过程,充分展示在清洁能源、新能源、水资源调配方面施工建设和管理运营的专长,在我国清洁能源、新能源建设的浪潮中快马加鞭、阔步前进,大力开拓,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模范遵守文明生产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实现了企业的绿色、低碳、健康、持续、快速发展,为青海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为今后按照十九大精神指示、建设美丽中国、推动企业创新转型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发挥优势展示特长
  凸显央企担当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党中央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系统化、完整化、理论化地提出了“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态文明战略任务。年月日至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省视察指导工作时,指明了青海在全国的战略地位,提出了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的奋斗目标和四个扎扎实实”的重大要求。鉴于在全国生态气候中的特殊重要地位,生态立省成为青海省发展的基本思路。
  电建央企拥有雄厚的实力和优良的传统和作风,在水电等清洁能源、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和水资源调配工程、水环境治理工程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和专业特长。在建设美丽中国伟大号召和国家战略中担负义不容辞的责任,理应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军、排头兵。
  万家灯火从头说。在年至年的年间,中国水电四局广大职工发扬“战风沙、斗严寒、忍荒凉、耐寂寞”的大无畏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相继在黄河上独立建成盐锅峡、刘家峡、八盘峡三座水电站,填补了我国水电建设史上的多项空白,开创了我国水电流域管理和梯级开发的先河,为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能源支持。
  其中,由中国水电四局独立建成的黄河刘家峡水电站是亚洲第一座百万千瓦级水电站,为开发黄河水电资源和我国西北地区能源结构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水电清洁能源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水电四局驻扎青海年来,发挥企业自身优势,积极参与青海建设,承担了众多重点、骨干和民生工程。雄厚的实力、科学的管理、精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为企业在行业内外树立了良好的品牌,使企业先后获“跨世纪质量无投诉示范企业”“全国用户满意施工企业”全国优秀施工企业”中国建筑业竞争力百强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文明单位”等殊荣。 
  1976年,中国水电四局从甘肃刘家峡逐步整体转移到青海龙羊峡,万多名职工及家属,苦战年建成了当时国内大坝最高、库容最大、单机容量最大的黄河龙羊峡水电站,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其后,中国水电四局先后承建或参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小浪底水利枢纽、小湾水电站、李家峡水电站、公伯峡水电站、拉西瓦水电站、抽水蓄能电站工程余座,以及格尔木光伏电站、龙羊峡水光互补光伏电站、锡铁山风电场及酒泉、江苏如东等多地的新能源工程数十座,为我国清洁能源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近年来,中国水电四局以战略为统领,加大开拓市场的力度,强化项目管控提质增效,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激发内生活力,公司发展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在工程建设方面,以雄厚实力广泛涉入基础设施领域,在全国电力水利、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和水环境治理等领域的承担了多项重大项目,投资、国际业务蓬勃发展。其中,中国水电四局承建参建的南水北调工程、山西中部引黄工程、定西引洮工程,西宁引大济湟工程、北川河湟水河生态治理工程和兰州、深圳等地的水务、水环境治理工程等的实施,为我国水资源水环境的建设和保障作出了突出贡献。一大批水电工程、新能源工程、清水工程,既为清洁可持续的能源供应、国土整治、水源优化、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了保证,又明显改善了局部气候环境。例如黄河上游水电“富矿”,是全国一,拥有大水电基地之座大中型水电站。这些水电站,不仅提供了强大的绿色能源,还兼具防洪、防凌、灌溉等作用,为“三江之源”、中华水塔”构筑了天然屏障,使龙青河段增加了平方千米的湿地面积,库区条件变化形成的降雨、湿度和风频等“库区效应”,明显改善了生态气候。
  2017年6月17日0:00至23日24:00,青海省以光伏、风电和水电清洁能源,连续7天合计168小时内供应全省用电。这是中国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节能环保
  齐心绘就蓝天绿水中国梦
  文明生产和节能减排水平代表一个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中国水电四局不断完善(环境和职业健康管理体系),不断加强标准化场地建设,视驻地如故乡,在体验和享受青海特有的高原自然环境同时,加强节能减排,十分重视对驻地、项目所在地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升级。
  中国水电四局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完善相关制度,配足配强职业健康、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三项业务专职管理人员,健全完善管理机构,以职业病危害和重点人群为切入点,对粉尘、噪音、高毒物品等危害因素加大现场监管力度,深入开展职业病危害情况普查,持续改善工作场所条件,从源头预防控制职业病危害。所属各单位在建项目认真遵守国家清洁生产法律法规,保护了环境、保证了安全。
  世纪之交开工建设的黄河公伯峡水电站工程是实现国家“西部大开发”、西电东送”北部通道启动项目。中国水电四局作为主要参建单位之一,在该电站施工中,大力落实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在国内水电行业率先提出并大力推广“以良好的文明施工保安全、保质量、保护环境”的理念,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被树为全国水电系统安全文明施工的样板工程。
  自2014年12月起,中国水电四局先后承担了西宁北川河、湟水河水生态治理工程。广大建设者在不破环周围水土、空气的前提下,为“早日还人民一条清澈的母亲河”,尽快建成西宁市政府“清水入城”工程,可谓是不惜血本,用足水功夫、大做水文章。2014年,该项目荣获“青海省现场管理五星级现场”称号同时,被中国建筑协会授予“第四批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称号的美誉。2017年6月2日,《人民日报》14版“西宁北川静 湟水复清流(美丽中国.调查)”和5月12日《青海日报》4版“不再“黄皮肤”的湟水河” 对西宁北川河、湟水河水生态治理工程情况进行了报道。
  长年来,中国水电四局党员、团员按照青海省“关爱社会、关爱他人、关爱自然”活动要求,积极参与到母亲河的保护当中,在全社会广泛传播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资源理念。
  牢记责任与使命
  为绿色中国鼓与呼
  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衡量指标中,生态文明不可或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保护生态,留一张白纸”,饱含了习近平总书记以民为本、心系百姓的初心情怀。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我国“一带一路”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我们要秉承以绿色中国梦促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为人类社会永续发展提供有力自然资源和环境保障。“一带一路”、生态文明建设把各个国家、民族紧紧联系在一起。
  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引下,一幅绿意盎然的中国梦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一个充满勃勃生机的中国梦正向我们稳步踏进。“十三五”是我国能源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实现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年非化石能源占,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从补充能源向替代能源转变。中央全会高度重视水资源问题,把防范水资源风险纳入风险防范的重要内容,对加快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加强水生态保护、系统整治江河流域、连通江河湖库水系等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是举世闻名的中华水塔,其独特地质条件和地形地貌对于中国乃至全球的气候调节、水土保持等生态作用至关重要。青海省按照“四个扎扎实实”的重大要求,以建设生态大省、生态强省为主攻方向,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以建设三江源国家公园为重点,以生态功能提升、资源节约提效、环境治理提质、国土绿化提速、生态制度构建五大行动为载体,努力开创生态保护建设新局面。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
  面对新时期新任务,中国水电四局作为中央驻青企业,将一如既往,牢记使命,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进一步增强生态强国的自豪感责任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乘势而上,持之以恒,在这场强化水、土壤污染防治,推进生态保护和建设,构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长城,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蓝天保卫战中,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工程建设中大力推进资源节约提效、环境治理提质,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推动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促进自然资源资产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肩负“创建优质企业、实现自身价值、更好服务社会”使命,坚持推进以工程承包业务为主体,以投资业务和国际业务为两翼的战略,积极培育勘察设计、制造、贸易物流、民生产业四个增长极,科学筹谋,顺势勇为,以人为本,建设创新驱动、业绩卓越的世界一流工程建设和投资创新企业,使众多的水利水电工程、新能源工程,使我国清洁能源规划、水资源科学调配宏图尽快变成现实,为生态脆弱的黄河中上游和青藏高原生态彻底改善,为中华版图再次呈现山清水秀、人人安居乐业的美好画卷而努力奋斗,为人类社会永续和谐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