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刘东东)创新,一个老生常谈却又充满远见卓识的话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历次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始终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双创”“五大发展理念”中也把“创新”放在首要位置,“创新”精神迅速融入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并在各行各业竞相迸发。在水电行业,单纯用大量人力物力的旧式劳动密集型生产模式已经使其发展进入“瓶颈期”。为此,打破常规,寻求创新,成为每一个水电企业和每一位水电建设者都必须要面对和破解的课题。
2016年6月19日,中国水电四局工会命名了“第一分局蓄集峡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经过一年多的发展,项目部的创新之风已经席卷了工作的各个方面,也吹进了每一位员工的内心深处。项目部上下同心协力,在创新意识的驱动下,勇于打破工作和生活中的常规思维定式,大胆设想,大胆实践,创新性的理念运用在了生活、工作、管理等诸多方面,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创新实践成果。
技术创新确保工程进度
技术是基础,技术是先导,技术对一个工程项目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技术为施工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平台,同时也决定了技术必须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蓄集峡项目部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的主要任务就在于引领广大职工积极投入“万众创新”的伟大实践,提高项目部广大员工的技术创新意识和技术业务水平,打赢提质增效攻坚战,推进项目部的生产发展。经过长期努力,项目部已经取得了多项技术创新成果。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应用广泛,而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是施工过程中亟需解决的一项重要难点。传统的铜止水压制方法速度慢、效率低,在投入大量人力的同时,仍然难以达到质量要求,影响了施工进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蓄集峡项目部技术创新小组积极研究解决方案,集思广益,创新性地研发了一种新型智能型止水的滚压一次连续成型压延机。该技术具有加工尺寸精准、加工成本低、成型质量好、可加工W、F型止水、定长切断、操作方便等诸多优点,特别是通条连续成型,极大减少焊缝接头,保证了止水的完整性和延展性。目前,采用连续改进后的压延机大大提高了施工生产效率,预计节省成本120万元。
蓄集峡水利枢纽大坝工程的填筑量为420万立方米,传统的地磅称量都为人工手动记录,人工投入较大,车辆的等待时间也较长,延缓了上坝料的供应。为准确掌握填筑方量,提高功效,项目部在做了大量调研和技术方案对比后,针对上坝料的施工特性,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施工面上安装了两套无人值守电子智能称量地磅系统。该系统将采集保存每一辆过磅运料车的车牌号、运料重量、经过时间等信息,并把称重数据及时精准地上传到管理单位。该项无人值守电子称重系统具有称重准确、稳定可靠、操作灵活等优势,避免了人力操作的主观性,在节约人工成本的同时,便于有效控制和统计拉运料数量,为大坝填筑提供准确及时的数据支撑平台。系统投入运行以来,收效显著,得到了运输司机的一致好评。
为进一步改善支护效果,提高作业水平,创新工作室成员以及现场施工人员一起商讨研究,尝试进行锚杆钻孔施工新工艺的研究与技术创新的运用,将液压钻机110钻杆改装为76钻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使日钻孔进尺数比手风钻高出18米,在投入生产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工效,而且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截止目前共制安2156根锚杆,按1根节约人工及机械费45.48元计算,共节约成本9.8万元。
另外,结合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在创新工作室人员多次研究讨论的基础上,制定出了料场爆破采用聚能预裂(光面)爆破技术的施工方案,该技术是在不降低国家规范标准要求的前提下,减少预裂(光面)爆破造孔工作量,能够提高保留岩体的稳定性,进而达到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双聚能预裂(光面)爆破的施工质量,降低预裂(光面)爆破施工成本的多重目标。
在创新工作室的号召影响下,项目部的广大员工结合施工实际,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新工艺、新技术,不断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优能力,从而努力优化施工方案,提升改进施工技术,在节约施工成本的同时提质增效,促进了项目部的施工生产水平。
创新驱动凸突管理成效
在当前企业纷纷转型发展的大趋势下,一个组织机构的管理模式也相应地出现了新的变化。作为施工一线的综合指挥管理机构,蓄集峡工程项目部也正在力求由施工型向管理型的模式转变。项目部通过竞聘考核、整合部门职责、人员“一岗多能”等举措,组建了一支优质高效的管理团队,优化了人力资源的配置,在相比同等工程规模下人员大幅减少,并且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并通过交流管理经验、组织学习等方式,进一步提升项目班子、干部队伍的管理才能,在工程施工以及日常管理上发挥出了愈益明显的重要作用。
为优化人力资源,提高管理效率,项目部在工程施工上实施了外包制度。在拌合楼的使用中,项目部提供设备支持,而把具体的生产任务交给外包队伍,并制定出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来进行日常生产的监督,在跟进生产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督促改正,节约项目部人力资源的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此外,项目领导深化“纯管理模式”,将健全的管理制度与先进的数字信息技术相融合,并广泛运用到施工建设上。
为进一步提升现场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项目部安装了安全质量监管一体化系统,该系统是通过监控及时发现和应对突发情况的一项安全保护系统,通过安装的360度无死角高清摄像头,可随时监控到各个施工面施工情况、现场管理、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导流洞进口水位等情况,安全质量监管一体化系统实现了对施工现场的全天候可视可控管理,有效提升了项目部施工安全生产管理。
同时,为提高大坝碾压质量的管理和控制,项目部安装了GPS智能监控系统,该系统通过与监控中心通讯获取监控中心实时采集的信息,通过网络实时监控一个或多个施工面或施工单元,一个或多个机械设备运行状态及质量控制参数,支持质量控制参数动态分析与评判,并将分析成果自动上传至监控中心,同时反馈至施工现场对应的施工机械上,对碾压遍数、击震力、密实度等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必要时发出报警信号强制提醒、指导纠偏,从而实现现场管理实时化、规范化,有效提高管理水平,保证施工质量。
安全与生产息息相关,在蓄集峡水利枢纽工程施工生产过程中,蓄集峡项目部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制定并落实了多项安全生产制度。为进一步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项目部借鉴了许多优秀施工单位的相关举措,并结合项目部自身工程实际特点,投入资金打造建设了中国水电四局水利水电行业首个安全体验馆。该体验馆打破传统口号式、开会式的安全教育模式,设立了消防体验区、综合用电体验区、安全帽撞击体验区、安全带使用体验区、安全讲评台等12个体验项目,通过各类体验区来模拟施工现场可能发生的各种安全事故,让体验者亲身体验不安全操作行为带来的危害,从而达到提高安全意识的目的。许多员工体验后都表示对安全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使“要我安全”变成了“我要安全”。这种全新的安全警示教育模式,对于工程施工的安全教育而言,是一个质的跨越,对蓄集峡水利枢纽工程大坝工程今后的安全施工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服务创新提升生活水平
条件艰苦的施工环境下,怎样让职工体会到家的温暖?项目领导时刻都在关心这个问题。项目部从职工的立场出发,秉承“只有让职工吃得好、住得好,才能工作得好!”的原则,一次次地实践改进,本着“以人为本”的服务型理念,项目部从食堂建设、生活用水改善、洗澡间建设、暖气供应等方面做了诸多努力。
民以食为天。前方条件的艰苦,要求后方的伙食补给必须要起到“慰劳”的作用。蓄集峡工程项目部距离德令哈市60千米左右,食材供应条件有限。为此,项目部设专人专车定期外出采购食材,保证了瓜果蔬菜、鲜肉干品的及时供应。同时狠抓食堂菜品花样和质量,色香俱全、荤素搭配的菜品最大化地满足职工的伙食需求。除此之外,在职工食堂的硬件配置上,项目部也做出了全新的规划。不仅配置了整套标准化的桌椅,还增添了网络电视,在布置上也是花费心思,营造出“家”的温馨氛围,使员工在其中能够充分享受放松、愉悦的心情。
创新,也体现在对水资源的改善利用上。蓄集峡常年气温较低,为保证员工的正常生活用水,改善低温刺骨的水源状况,项目部采用先进的太阳能供热水设备,为食堂、洗衣间24小时提供全天候的热水供应。同时,为了给职工提供洗浴条件,结合太阳能供热水系统,项目部建立了标准化的洗澡间,并设置了桌椅、衣柜、穿衣镜、吹风机等物件,在每一个隔间都设置了隔断门,安装了浴霸灯,在细微处传达着项目部对员工的关爱。此项措施节约了成本,降低了能耗,清洁低碳环保,经计算节约成本40余万元。另外,为改善水质差的现状,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活用水,项目部购置了饮水净化器,极大地改善了生活用水的水质,保证了员工的身体健康。
蓄集峡项目部地处青藏高原,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区,具有高寒缺氧、冬季寒冷且漫长等特点。为了保证员工在冬季正常过冬,项目部通过多次考察和成本预算,安装了无人值守电锅炉供暖系统,该系统避免了普通锅炉耗费人力、成本高、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特点,节约了人力和资源,起到了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目的。
“有房好晒衣”这句话在蓄集峡项目部得到了充分的实现。项目部设置了单独的晾衣房,空间大,几排晾衣杆整齐排列,顶部采用阳光板遮挡,采光度和吸热度都达到了极好的效果,并且及时进行打扫,干净明亮,美观而又实用。
这一系列的举措,真正做到了服务到位、关心到位,让职工吃上“热乎饭”、睡上“暖和觉”、洗上“热水澡”,让广大职工身上暖,心里更暖,为紧张的施工任务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
以人为本打造温馨之家
建设一个催人奋进、凝心聚力、温馨舒适、激发工作激情的职工之家,是前期蓄集峡项目部领导和职工们的共同心愿。
2016年5月份,为响应公司、分局工会号召,提高员工的业余生活水平,在建设项目部营地的基础上,项目部结合自身具体实际,建立了“职工之家”,以此为平台,为员工提供了多种优质的业余活动形式。
“职工之家”建立初期,设立了活动室,购买了读书,配置了跑步机、健身自行车、台球桌、乒乓球桌、标准化篮球场等。同时,活动室里还设立了“角落KTV”,点歌台、麦克风、音响设备等,工作之余,吸引了项目上的音乐爱好者纷纷来此一展歌喉。
今年项目部又对“职工之家”进行了重新规划,设立了专门的活动室和读书室,在活动室又新增加了综合健身器,大中小型的健身器材满足了员工们的不同需要,员工在业余时间里争相前来这里锻炼身体。
项目部的图书室由“职工之家”的图书角扩大而来,单独设立的图书室空间增大,除了新增加500余本各类书刊,也在环境布置上颇为用心,桌椅、饮水机、绿植、标语、笔筒文具,以及墙上张贴的醒目标识,无不弥漫着清雅温馨的氛围。
生活营地作为工程项目上的后方大本营,方方面面都关系到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大事小事都会影响着职工内心的归属感和幸福感。项目部建立了温馨的“职工之家”,让大家在蓄集峡项目部工作有归属感和幸福感。同时,项目部一直还在努力、在创新、在改进,贴心的服务让员工真正感受到了来自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创新驱动生产,实践催生成就。在创新理念的推动下,一项项的创新成果代表了蓄集峡项目部蓬勃的生机与活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现如今,创新的因子已经融入项目部每一位职工的血液里,打破常规,寻求新思路正在成为他们新的思维模式。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创新之花一定会继续开遍蓄集峡项目部的每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