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做活流域“水治理”,打造城市“生态绿”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青山绿水金山银山”这笔大账、长远账。“青山绿水”已经成为人们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城市形象的发力点。公司第六分局(甘肃公司)与“水”渊源颇深,近年来,第六分局不断创新经营理念,在中小河道治理、城市景观打造、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生态修复、环境治理等领域持续发力,坚持做活流域“水治理”,打造城市“生态绿”。特别在西宁市湟水流域水生态综合治理上(包括北川河生态河道治理和湟水河城区段水生态综合治理)大做“水文章”。 
  

早为之所除旧立新

  湟水似一条银色的哈达,从几千年前流来,养育了世世代代的高原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河湟文化,当地百姓称之为“生命之水”。“雨罢风和黄鹂鸣,高原原上景清明。”曾经的湟水牵绊了多少诗人的情思,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这条曾经被诗歌赞誉的悠悠河溪,终究躲不过历史的雾霾。解决湟水河含沙量大、水体混浊、景观效应差,支流北川河水质污染严重等问题迫在眉睫。为“早日还人民一条清澈的母亲河”,西宁市政府决策实施“清水入城”工程。第六分局开始在湟水流域水生态综合治理上展示“水功夫”。
  “濯去旧见,以来新意”。为打造新的城市水生态环境,第六分局的建设者们在打造西宁市湟水流域水生态综合治理上首先专注了一个字———“废”。
  北川河生态河道治理上,开挖长5.6千米,底宽40米,过流能力每秒430立方米的景观水系外河,以用于农业灌溉。同时,对原河道进行疏浚和开挖,丰富原有河道功能。施工过程中由于疏挖工程土石方开挖、填筑工程量较大,为做好土石方开挖及填筑物料平衡,第六分局根据施工方案,对整改开挖、回填区域进行划分,每个区域平行施工,并且每个区域配置足够数量的、高效的设备。
  湟水河(城区段)水生态综合治理上,河道周边废旧建筑物多以及泥沙量大是工程施工的首要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第六分局开展“歇人不歇工”,开展“保工期、抢进度”大干劳动竞赛,加大现场施工组织力度,配齐配足设备、材料,清淤29万立方米,投入反铲70余台,自卸卡车120余辆,其他机械设备30余台套,拆除河道旧建筑物、橡胶坝,对河道进行清淤。并利用晚上高峰期过后出渣。出渣时由专人负责与城管的协调,专人指挥交通、专人清扫路面。 
  

万法归一精益求精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第六分局的建设者们在打造西宁市湟水流域水生态综合治理从始至终关注一个字——“精”。
  北川河生态河道景观水系建筑物浇筑施工中,为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及外观美化效果,建设者在挡墙B施工施工中采用造型式图案异形钢模对挡墙B进行改造。这种模板体系具有通用性强,可灵活组装,装拆方便,强度高,刚度大,尺寸精度高,接缝严密,表面光洁,定型钢模板具有节约木材,降低施工成本等优点。为保证北川河内河湖区内蓄水成功,形成人工湖面,在内河东、西岸采用高压旋喷截渗墙施工,闭水效果良好。截渗墙为地下隐蔽工程,施工工艺复杂,技术要求高,特别是在地基土层复杂时,施工中容易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造成施工中断。高压旋喷截渗墙还容易出现漏浆、墙体接缝有泥皮夹层、墙体槽间横向倾斜等技术难题,专门成立QC小组,对高压旋喷截渗墙施工进行研究。
  湟水流域水生态综合治理上,第六分局的建设者们还应用液压升降坝力拦水蓄水,液压升降坝力学结构科学、不阻水、不怕泥砂淤积;不受漂浮物影响;在损失极小水量的情况下,就能很容易地冲掉上游的漂浮物,使河水清澈;放坝快速,不影响防洪安全;结构坚固可靠,抗洪水冲击的能力强。北川河生态河道建设工程分水闸采用液压升降坝对沉砂池进行分水。沉砂池出口节制闸采用液压升降坝控制水流,对进入1号-6号湖区内水进行沉淀,使进入湖区内水质清澈。湟水河城区段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分水闸,1号-14号坝均采用液压升降坝进行挡水,使得水流平稳,形成小瀑布效果。通过北川河、湟水河工程中液压升降板的应用,总结出一套适用于高原寒冷地区需要注意及改进的施工工法,在施工过程中缩短施工工期,降低各项成本。液压升降坝施工新工艺的形成和完善,值得在今后河道治理、景观绿化等工程推广和应用。 
  

蓄水拦坝平湖岸绿

  “玉不琢不成器”,为将西宁打造成“高原水城、夏都花园、文化走廊”,实现亲水、近绿、怡人的生态环境新格局,第六分局的建设者们在西宁市湟水流域水生态综合治理还注重一个字——“琢”。
  北川河生态河道治理上,北川河景观水系内河修建6级蓄水建筑物(包括5级溢流堰和1级跌水瀑布)和2个小跌水,每个溢流堰的形态都不一致,并与该区域的文化定位相适应,如2号溢流堰位置位于“控规”中“河湟史诗”主题区,溢流堰配合周边景观定位,总体也采古朴造型,分三级跌落,下游及顶面外装饰采用长条壮黄锈石。主堰休上设置以古时骆驼商队为主体的情景雕塑,反映隋唐年间丝绸之路的景象。景观水系外河通过修建亲水平台,可以实现休闲娱乐的效果,修建的子槽可种植水生植物,水生植物可在视觉上减缓水质差带来的不是感,并形成与生态景观河道不一样的特色景观。
  湟水河(城区段)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在7.6公里的河道上修建14级蓄水建筑物,利用蓄水建筑物拦蓄过境客水,形成梯级湖面,减缓水流速度,沉淀水中杂质,以达到水清湖平的效果。解决了枯水季节河道干涸问题,美化了河道水体景观,赋予了河道更加丰富的内涵,形成具有高原特色的城市生态水系。未来的湟水河两岸将是兼具滨水绿廊与生态防护绿廊的中央绿脉,是承载西宁市人休闲、娱乐、健身的城市庭园,是充盈“老西宁”历史韵味的时空走廊。
  重现青山绿水,北川河生态河道治理和湟水河(城区段)水生态综合治理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百姓的一致认可。“飞鸟哟在河面上盘旋,划出愉悦的斑斓的弧线”那支悠远的歌谣重新响起,而第六分局做的“水文章”就是乐谱。